|
作为公众人物,应该听得群众批评,这是为官的基本功,老百姓说他两句是非、编个短信调侃一下,就火冒三丈,说自己名誉、隐私受到了伤害,我看这不是一个公众人物应有的表现。
毛超峰书记 “不删批评帖子” 的这句话,表达了一位市委书记对属下官员、人民群众及网友们的殷切期盼和要求。也体现了一位领导干部的胸怀,以及对互联网的深刻理解。 [详细内容]
|
|
黄河野人同时给我们一面镜子,而“批评我的帖子不要删”,既是市委书记工作中的一面镜子,通过这一点,其可以用互联网作为一面镜子,经常“正衣冠”,“知兴替”,“明得失”,从而让市委书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工作中不会有失误,也不会有错误,更能融入到百姓之中,拉近领导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详细内容] |
|
|
>>“批评我的帖子别删“以网施政” |
|
“批评我的帖子别删”务实强音,是一种正确面对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态度,是一种务实与务民的时代强音;是网民福音,此乃网民参政议政的正义之声,此乃网民监督政务的幸福之音;此乃新锐新风,折射了当代官员的正义正气正直之风,折射了新锐官员的执政新风。 [详细内容] |
|
>>不删批评帖=创造条件让人说真话 |
|
“批评我的帖子不要删”,就是让人民说真话,创造条件让人民说真话,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只要领导干部都有这种气魄、这种胸襟,群众就不会有“以言罪人、因言罪人”的担心,讲真话、讲实话的群众就会越来越多。 [详细内容] |
|
|
话说,在去年此时,有网友在浏览吉林永吉县政府网时,发现雷人一幕,在该网站所做的一项关于“满意度”的民意调查中,居然只有两个选项:满意和非常满意。
“满意、非常满意”与“批评我的帖子不要删”,对待民意截然相反的两种态度。前者想掩盖,结果欲盖弥彰,沦为笑柄,后者敢于面对,最后赢得一致好评。可见,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为民做主,谁应当回家卖红薯,老百姓的心里有杆秤。 [详细内容] |
|
|
因为我知道在那生我养我的黄土地上,有许多处于“失语”地位的孩子们,他们只拥有一个平淡无奇的“六一”,一个不是“儿童节”的6月1日。在这一天,他们的父母仍在遥远而陌生的城市用汗水浇筑着钢铁水泥,他们也有一双清澈明亮的大眼睛,他们和城里的小朋友一样,也渴望电视里的摩天轮、旋转木马和过山车,他们做梦都想到这样的“欢乐园”玩一次,哪怕是看一眼,远远地看一眼,他们都会感到节日的快乐。 [详细内容] |
|
网友
隐私何以成为争夺地盘的工具? |
|
以毛超峰书记的零距离接触网络,落实民愿的范例,笔者以为,回应网络民意需要地方政府制定完善的网络民意办理及问责规定。具体说来:就是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网络诉求处理环节中发挥好中枢的作用,加强网络民意的动态收集,对网络民意及时分类、甄别、处理和反馈,努力实现投诉有结果、处理有时限、谏言有回音。对因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解决网络民意不及时、不认真,处置失当,导致事态恶化,造成恶劣影响的,必须予以严肃问责。如此,网络民意才能确保得到有效的落实。
[详细内容]
|
|
|
|
>>设立个有奖征集批评帖子何如? |
|
毛超峰书记的态度着实如清风一缕,让人感到格外清新。但我觉得只是消极、被动地不删除批评自己、反对自己的帖子还远远不够,如果能积极、主动地建立起批评帖子奖励制度,就像当年齐王接受邹忌意见后奖励进谏臣民那样广开言路,于国于民于领导干部自己都是一桩幸事。 [详细内容] |
|
|
|
|
|
|
熊传东,《决策与信息》杂志社总编助理。多家知名网站评论员和特约评论员,多家知名网站“十大优秀评论员”。三十未立又未稳,来自“九头鸟”之称的湖北恩施土家山寨,既逊于“九头鸟”的智慧与傲慢,更贫于“九头鸟”的神勇与强悍。行走的文化,指点的江山。大学读的是法学,却偏爱上了新闻,特别是钟爱写新闻时评、热点冷评、焦点热评、难点快评、世态观察等文章。先后在《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求是理论网、理论网、新华网、光明网、中国经济网、中国日报网和本网等报刊网站发表近千篇新闻及评论文章。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