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超八成孩子有交通烦恼 中国式过马路困扰孩子
千人问卷调查中小学生最希望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河南商报记者李亚沛宋晓珊
编者按
今年3月25日是第18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为“普及安全知识,确保生命安全”。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他们的安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年人的作为。河南商报特别推出“关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报道。我们想通过体验、调查等形式,还原郑州市中小学生安全现状,希望孩子们的安全问题能被更多的人所关注。
郑州市中小学生安全状况到底怎样?调查结果显示,两成多的中小学生曾遭遇过“运动伤害”,八成多学生对上下学路上的交通状况“有意见”,而食品安全问题成了孩子们最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
孩子们的上学路中国式过马路,孩子们也“随大流”
早晨7时:丹丹和妹妹准时坐上公交。车上早已经站满了人,姐妹俩抓着铁栏杆,牢牢遵守妈妈的嘱咐:陌生人说话不要理。
7时15分:她们在老代庄站下了车。出了站台,得穿过航海路。指示灯还没变绿,对面的行人开始结队过马路,姐妹俩也随了“大流”。有次过路口时,一辆车闯红灯加速开来,和丹丹擦肩而过。
7时36分:姐妹俩拐进了学校所在的胡同,迎面过来一辆电动车,车上载了5个人,丹丹却见怪不怪。
11时40分:因为住得远,中午丹丹和妹妹都在学校度过。而在市区,刚放学的小辉钻进了小超市,五角钱一袋的小零食是小辉的最爱,他最喜欢一种透明包装袋里的“辣条”,打开包装,一股浓重的香辣味扑鼻而来。
千人问卷调查 中小学生最希望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郑州市中小学生安全现状如何?河南商报联合郑州市回民中学、郑州市第七中学、中原区伊河路小学、郑东新区永平路小学等4所学校发起千人问卷调查(相关问卷请点击河南一百度:http://www.henan100.com/vote/showvote.php?questionid=51),调查历时一周,收回有效问卷1000份,被访者涵盖小学一年级至高三年级的各个年级的学生。
其中,“食品安全问题”以526票成为中小学生最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占25.8%;其次为“道路交通问题”,得票数为452票,占22.2%;“校内外治安问题”以383票排在第三。
大人们的观点
孩子的明天需要你我共同努力
一位高中老师:
文化路博颂路路口离金水区文化路第三小学仅200米距离,上学时段交通压力巨大,早晨7时40分到8时之间,3分钟时间里,有27个家长带着孩子不看红绿灯,横穿马路。
家长付女士:
孩子上小学五年级,前几年每天骑电动车接送,上班的时间和孩子上学的时间差不多,有时候(闯红灯)也是为了赶时间。
河南教育学院教授徐玉斌:
中小学生安全问题涉及很多方面,也是需要学校、社会、家长、孩子共同努力才能改善和解决的。比如说校园门口的三无小零食泛滥,这就是监管缺失的问题。
但有个问题确实应该引起大家的注意,那就是,家长带着孩子闯红灯往往比学生单独闯红灯出现得普遍,家长肯定会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不要闯红灯,但是言行不一就难以让孩子信服。
成人世界的举动随时影响到孩子。这种教育的效果比说教要明显得多。另外,“大人”指的不仅仅是家长,对于那些还没有孩子的成年人,同样也应该起到示范作用。
相关新闻
- 中国式过马路PK 郑州式修马路 网友吐槽北环堵车[2013.03.19]
- 关注“中国式过马路”网友提议立法严管行人违章[2013.03.14]
- 雷锋日文明出行 爱心网友亮剑“中国式过马路”[2013.03.05]
- 人民日报称中国式过马路折射国人缺乏规则意识[2013.01.17]
- 新交规治中国式过马路:不避让救护车 元旦起扣3分[2012.12.26]
- 北京将用3个月整治中国式过马路等9类行为[2012.12.21]
- 如何告别中国式过马路?国人需先学礼让、守法[2012.12.21]
- 北京将用3个月整治中国式过马路等9类行为[2012.12.21]
- 中国式过马路引网友热议 多地大力整治[2012.12.21]
频道精选
- [金融]信用卡免费还款渠道任你选
- [金融]教你六步制定有效财富目标
- [金融]以房养老点燃养老概念股
- [金融]居民投资偏爱基金及理财品
- [楼市]当河之南恋上海之南
- [楼市]“住不下去”的棚户区
- [楼市]微都市最佳范本十大标准
- [楼市]“中国式买房”强势袭来
- [教育]少儿DIY创意大赛作品征集
- [教育]美术类教学新国标将出台
- [教育]商丘小伙儿6年资助27个娃
- [教育]教室添置窗帘学生家长凑钱
- [健康]养生:10种食物治疗女人病
- [健康]养生:最佳生物钟九个点
- [健康]留住男人的性的绝密招数
- [健康]男人必知:女人六种性需求
- [教育]乱服补品男生乳房快速发育
- [教育]北京中学生性知识多不及格
- [教育]小升初病根在义教资源不均
版权所有:河南日报、河南日报农村版、大河报、大河文摘报、大河健康报、河南商报、今日安报、今日消费、期货日报、漫画月刊、新闻爱好者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大河网发布,大河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大河网-大河报”或“大河网”。咨询电话:0371-65795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