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华携自传体小说《且在人间》来到郑州:故乡是每个人的寄居地

2019年04月19日09:12

来源:大河网

  爱情终是一件肤浅之事

  它能够抵达的,孤独也能

  它能够销毁的,时间也能

  我们习惯把一本好书改头换面换一个庸俗的名字,

  以此诱惑越来越高不可攀的

  精神谜语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时代造就了余秀华,余秀华也无愧于这个时代。4月18日下午,在诗人、作家余秀华携第一部小说集《且在人间》郑州新书分享会上,河南省文联主席邵丽托主持人捎来了她的寄语。

  生活在农村且患有“脑瘫”的女诗人余秀华的自传体小说《且在人间》,刊载于《收获》2018年第2期,受到文学界及读者的广泛关注。

  这本书讲述了生活在农村且患有“脑瘫”的女性周玉,是一个被几乎所有人漠视、被整个社会抛弃的人。但身体的禁闭,不妨碍她精神的自我完善,她希望别人把她当成一个普通人来看,而不是带着怜悯或不屑。某电视台的男主持阿卡是她崇拜和渴望的对象,但阿卡对她的怜悯,给周玉带来强烈的不平等感;而她的“倒插门”丈夫吴兴东,则对这个“残疾人”竟然还要求平等、尊严感到“震惊”,他觉得,对方应该感激自己才对。这种种的不平等,都造成了周玉内心的强烈震撼。一种只有诗才能表达的世界,终于在那些田野深处飘出,扩散到整个天空。周玉用自己的诗,创造了一个平行世界,而为自己挣得了一定的平等和尊严。

  在这篇自传体小说里,余秀华以情感和婚姻作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引擎,试图呈现促使周玉人生困顿与超越的根本因素——疾病带来的歧视和精神上的丰饶这二者间的张力。

  作为读者,也许通过小说文本只能粗略地这么理解了,而深入的解读还是需要准确地把握余秀华那种草根人生所经历的苦难与挣扎,那种对不平等生活的呐喊和对人所拥有最基本的尊严的渴望,以及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所带来的切肤般疼痛······

  在郑州分享会现场,不少读者慕名而来。一位学翻译的读者向余秀华发问:“很多人把你的诗翻译成英文,但你却说过不希望别人去剖析自己,为什么?”

  余秀华解释,翻译家在翻译时应该明白作者的意思,而不是直译,很多译文没有翻译错误,四平八稳,做到了精确的表达,但是却无法表达诗文的境界。语言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弹性,只有充分理解了两种语言的魅力才能翻译好。

  在余秀华看来,“所谓诗歌就是人性,描写的都是人性最基本的东西,了解了人性就了解了诗歌”。

  对于读者称赞余秀华作为一个诗人是天选之才,对此,她说每个人都是天选之才,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自己的位置,然后去努力,才可能成为天选之才,而不是备选之人。

  在余秀华的作品中,描写最多的就是爱情,为何对爱情的描写如此执着?余秀华说,“爱情就是烟火,全力以赴的时候不管别人能否接受,它都非常美丽;爱情也是人类情感中友谊的一部分,友情能够长久因为细水长流,爱情是有寿命的,因为它是炙热的。没有爱情很羞愧,但是死亡、悲伤、孤独,这些情绪却是不敢言说。”

  在很多人看来,诗歌是讲究韵律美的,是对语言的高度浓缩。但是余秀华表示,她反对诗歌韵律美,它是一种限制。诗歌中字与字之间摩擦产生的快感就像滑板鞋磨在地板上,太注重韵律会破坏诗歌的美。

  “中国人太聪明了,诗歌是一种聪明的玩法,但是太讲究韵律就变成了‘老干部体’,可不能把自己玩死。”

  余秀华的经历众所周知,现实生活中君子慎独屡屡受挫,只能在文字的海洋中徜徉。但是她却说,文字实在是表达不了情感的十分之一。“任何说出口的伤痛都是虚假的,任何东西形成文字都是破损的。但是我们在表达出来的十分之一中呼吸,只要能表达爱情、疼痛、悲伤的十分之一就已经够了。”

编辑:娄恒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