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中原丨前世今生刘旬庄

2020年07月10日07:41

来源:河南日报

紫藤园

两河交汇处

  □李艾凌

  广阔的豫东平原上,大沙河、古宋河两条河流蜿蜒曲折,在商丘古城南15公里处交汇,而后入淮河,一路浩浩荡荡。

  古人“择水而居”,在两河交汇口的内侧,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有人居住,并形成村庄,这就是商丘市睢阳区李口镇清河口村刘旬庄。

  命运多舛

  两河相遇,双龙戏珠,碧水携绿,源远流长,刘旬庄占尽地理优势。据记载,刘旬庄的村名源于西汉第十位皇帝汉宣帝刘询。刘询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四夷宾服,史称“孝宣之治”,又称“孝宣中兴”,史家称,前汉国力在其治下最为强盛。

  刘询是汉武帝刘彻的曾孙,颇有传奇色彩,被称为从长安牢狱中走出来的皇帝。他在长安称帝,怎么在千里之遥的李口镇清河口留下了一个庄名呢?

  政和元年(公元前92年),汉武帝晚年时,长安城爆发了被后世称为“巫蛊之祸”的政治风波。汉武帝派朝中酷吏江充查办此案。当时许多有功的臣将都因此而家破人亡,甚至被灭了九族。就连刘彻的两个女儿以及卫青儿子卫伉,都死于此案。再后来,江充又带人到汉武帝的亲生儿子、太子刘据的宫中。年轻气盛的太子一怒之下将江充斩首。刘彻听信谗言,认为太子谋反,派丞相刘屈牦领兵围剿刘据。刘据逃出长安,途中自缢身亡,刘据的母亲卫皇后也在宫中被逼自杀,其三子一女皆死,唯独出生仅月余的孙子刘病已逃过一死,被投进了官狱里。

  刘病已一出生就遭遇横祸,但他幸运地遇到了廷尉监邴吉。邴吉知道太子是被诬陷的,怜悯这个无辜的婴儿,便让忠厚谨慎的女囚胡组、郭征卿哺育刘病已。传说,汉武帝病,望气者说长安监狱有天子气,汉武帝便命令将狱中人一律处死。邴吉紧闭大门,拒不执行皇帝的旨意。

  绝处逢生

  在邴吉的帮助下,刘病已在牢狱里生活了五年,躲过汉武帝的清剿,并在两位女囚的呵护下长大。后来汉武帝天下大赦,刘病已终于离开囚牢,邴吉将刘病已送往居住鲁国(现山东)的祖母史良娣家。

  离开长安,一路上风餐露宿,路过梁国(今商丘)时,刘病已生病无法前行。邴吉四处求医,他了解到睢阳城南30里处,有一个清河口村,村里有一处长满爬墙虎的房子,住着一位能治病的好大夫。庆幸的是,病重的刘病已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救治,村民还给他搭起了两间茅草泥土屋,后来他的祖母也被接过来照顾他。这一带水丰粮茂、民风淳朴,刘病已虽然年幼,但聪慧过人,深得村民喜爱,就在这里住下,一直到了15岁。

  日暮西山的汉武帝,终于为自己一手掀起的“巫蛊之祸”感到后悔,想起了自己儿子一脉仅剩的独子刘病已,便下诏恢复刘病已皇室成员的身份,将他养育在掖庭。后来,汉昭帝去世,刘病已继承皇位,史称汉宣帝。

  汉宣帝曾长期生活在民间,对百姓疾苦感同身受。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任用贤能,贤相循吏辈出。他减轻人民负担,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谋求安定的社会环境。在对外关系上,汉宣帝于本始二年(前72年)曾联合乌孙打击匈奴,设置西域都护府,使天山南北广袤地区正式归属于西汉中央政权。

  故地新貌

  刘病已当上皇帝后,改名为“刘询”,为感恩清河口这片土地的收留、养育之恩,他用自己的名字为该村取名为“刘询庄”,后慢慢简写成“刘旬庄”。直至明清时期,刘旬庄都被作为八府巡按的必到之处,当地官府还专门从刘旬庄到张集村方向的一条官道上,放置了石柱、石狮、石马等雕像,气势十分宏伟。据村里老人讲,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这些石马、石柱还在,当时村里的小孩经常上去攀爬玩耍,可惜后来被砸坏,烧成了石灰。

  如今的刘旬庄,早就没有了当初的遗迹,普普通通的村庄,淳朴厚道的村民,但这个村曾经有皇帝住过的历史传说,尽人皆知。在大沙河与古宋河的两河交汇之处,有大片的河滩湿地,为中原地区所罕见,人们都说这是一处风水宝地。

  刘询曾经住过的土屋无处可寻,在传说土屋的所在地,如今有一片占地350亩的绚烂美丽的紫藤园。据介绍,这是华中紫藤种植规模最大的基地,有中华紫藤、长穗花紫藤等20多个品种花色,每年春季,数万株紫藤花次第绽放,吸引着上万名的游客慕名而来观赏。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汉宣帝刘询虽然感恩于此,也只是赐名而已,刘旬庄真正的发展,正在当下。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