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变”变身“新引擎”

2016年02月18日00:00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首席记者李传金

    变有底气

    “大圣”归来,七十二变。

    在猴年新春期待里,河南新一年的经济成长愿景已经绘就。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与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指引下,1月25日,在河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河南省政府明确了经济发展转型提质增效的新方向。

    转型提质增效,虽非第一次见诸政府公文,但是,明晰转型提质增效的路径还是第一次,即由河南制造向河南创造、河南速度向河南质量、河南产品向河南品牌转变。

    转变,已成河南2016年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从河南制造到河南创造,从河南速度到河南质量,从河南产品到河南品牌,并非一个线性的转变逻辑,而是一个经济模式向更高级经济模式转变的多维描述。

    理应说,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是一个新晋工业大省,也是一个能源与原材料大省。占据亿万河南人口的要素资源支撑,河南农业产业化的规模与实力均走在全国前列,甚至引领世界。作为新晋工业大省,河南制造产业的基础与规模也走在全国前列,这与河南的区位与资源要素有关。

    但是,不可否认,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端人才缺失,创新能力弱,体制机制不活等问题,成为制约河南产业经济进一步提升的瓶颈。

    从个体商业实践观察,越是企业存在着成长缺陷,越需要有勇气与毅力打破陈规,走跳跃式发展之路。对于区域经济来说,内在的产业升级规律也告诉人们,“弯道超越”是经济发展的一条捷径,这给了河南经济转型升级支撑。

    更为关键的转变要素支撑是,站在三十余年河南经济成长的维度观察,河南提出转型提质增效成长的路径,究其实,则是河南GDP规模与实力雄厚,经济发展积累的人才、技术与理念等资源到了转型升级的风口。当然,这其中也有技术变革与发展要素约束的原因。

    变有方向

    由河南制造向河南创造、河南速度向河南质量、河南产品向河南品牌转变,从逻辑上讲,是一个递进的关系,落脚点在河南品牌。这是一条符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成长之道。

    从转变的增长方式看,可以归结一句话表述:河南经济要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精益型增长方式转变。

    而要完成这一转变,区域经济的品牌化成长正是关键要素。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方式,特别是日韩经济成长方式,日韩企业的国际化之路,正是依赖品牌企业的集团化成长,代言了国家经济。比如,日本汽车业的丰田、消费电子界的索尼等品牌,以及韩国的三星与现代等品牌。

    对于河南经济来说,走品牌化成长之路,正是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必然路径。品牌包括生产方式的变革、生产品质的提升、生产效益的提高等产业新要素的内涵,以及区域经济竞争力与影响力提升等成效的达成。

    从品牌的本义上理解,是消费者消费体验的认知。对于区域经济来说,就要建立中国市场,包括全球市场对河南品牌的认知。在河南品牌的实现上,双汇就是河南品牌在全球市场上的一个典型代表。

    从生产方式上观察,品牌化成长是一个市场主体的个体行为。但是,如果一个区域经济体内,形成了一个品牌化成长的共识,则对于区域经济的推拉杠杆价值善莫大焉。相信这是河南经济转变品牌化成长的内因。

    这从河南畜牧业发展中可见一斑。以生猪养殖与屠宰加工业为代表的河南农牧业,走在全国前列,已形成河南品牌经济中的代表性方阵,这些企业包括双汇、牧原、华英、永达、大用等。这些企业已拥有了全国性甚至全球化的品牌影响力,获得了市场话语权,给河南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品牌化成长之路。

    变有希冀

    在新经济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竞争最大的热点之际,河南发力传统经济形态的转型升级,从战略层面讲,这叫“固本筑基”,实现“基本盘”的竞争力再提升。

    记者春节前,曾采写过一篇关于河南新经济发育的报道(《河南新经济引擎发力》),人们能够看到建筑在信息化与全球化基础之上的新经济形态已在河南落地生根,并渐成河南经济成长的新引擎。

    但是,互联网经济必须建立在产业实体经济之上,这一判断永不过时。立足于供给结构改革、立足于消费升级、立足于产业转型升级,做好实体经济,正是河南经济转变的战略基石。

    眼下,虽然宏观经济严峻,但是,我们更应该有理由认识到此时正是河南经济的转型机遇期,因为只有转型这条“华山路”,这恰恰是我们必须破釜沉舟,实现产业涅槃重生的窗口。

    当然,我们需要在走向品牌化成长之路时,做好区域规划的合理与科学布局、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发掘、企业战略的定位选择、企业领导人的思想观念转变等。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区域微观企业生态的改良等。

    基于此,我们有理由乐观地认为,2016年,河南经济在转变的发展之路上,必定会迈出铿锵的步伐。

编辑:首席编辑娄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