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帝浣: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2017年02月18日00:00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林帝浣: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林帝浣的《中国诗词大会》插画“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林帝浣: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林帝浣的《中国诗词大会》插画“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记者张丛博实习生张艺

   核心提示|最近,中山大学老师林帝浣火了。这位非科班出身的画家,为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绘制的10幅“中国风”背景画被赞叹为“美醉了”。而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中国“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被挑选作为申报推介宣传画的,也正是他的一组“二十四节气”国画。

   当人们深入了解林帝浣时,会发现他还对摄影、书法、写作等精通,出版过多部畅销书,是文艺青年们熟知的红人,现在只是让他从小众圈子走向了大众视野。2月15日,林帝浣接受了大河报记者专访,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将“有趣”作为自己人生哲学的人。

   1

   “诗情画意”源自诗词积累和生活感悟

   立春时,趁着年后还有几天寒假时光,林帝浣在重庆坐上了一艘轮船,顺水游走在李白笔下“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的三峡,在一个九块钱的本子上写生,一幅“轻舟已过万重山”图景只需片刻即成。

   中国古诗词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到一些打动自己的古诗词,林帝浣便会忍不住动笔勾勒出意境;看到旅行中的风景,也会唤醒他脑海里的诗句。《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播出正火时,他在朋友圈分享出三年前的一组旧作,为十余首古诗绘了一组水墨小品,逸笔草草,把唐诗宋词的韵味,藏进水墨意蕴间。

   去年11月,《中国诗词大会》邀请林帝浣为该节目配一组古代水墨插画,表达包括《己亥杂诗》《夜雨寄北》《望岳》等在内的10句意境不同的古诗词。由于时间仓促,平均每幅创作用时半天,没想到全部一次通过。

   “要表达出诗词的意境,需要有诗词积累和理解感悟。”林帝浣从小就很喜欢唐诗宋词,初中时曾把图书馆里的《全宋词》借出来,花了好几个月一口气看完,虽然是囫囵吞枣,但写作文时也隐约有了些婉约派的感觉。他觉得,中国古代诗词能以最精炼优美的语言反映环境事物或作者当时的心境,慢慢品味就会觉得非常美好。

   李白是林帝浣最喜欢的诗人之一,他喜欢这位“谪仙人”的洒脱飘逸,到处游历是他和李白的共同爱好。词人中他欣赏的是有隐逸情结的苏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他钟情的人生状态。

   诗词插画的创作灵感,来自林帝浣对诗词的感悟与各地漫游的观察。诗词大会上展示的“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的插画,就是他联想起在新疆杏花沟旅行时的意境,同时感悟出诗句中“碾”字最为精辟,所以画上一辆马车碾轧在粉色的花瓣上。

   “二十四节气”申遗宣传画里的寒露插图,并没有秋的景物元素,而是寥寥数笔勾勒,一位隐士闲坐一叶扁舟随风而去。林帝浣解释说,中国文人笔下秋天的意境是萧索的味道,有道家隐退的感觉,他将这种内涵融入节气插画中,尽管没有单纯的季节景色,但能体会到秋的韵味。

   林帝浣的“诗情画意”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文艺青年这个词。在他眼中,所谓文艺青年是希望人生除了赚钱养家往上爬这种世俗功利的观念外,还有其他的乐趣追求。“对这个世界来说,不能够所有人都是一个价值观,生活在参差多态的社会中才是幸福的。现在不是文艺青年太多,而是太少。”

   2

  既专注又不安分是一个“无法定义的人”

    朋友们谈到林帝浣,会说“这是一个无法定义的人”。除了绘画上的成就,他还因摄影和旅行,获得过《中国摄影报》2012摄影影响力年度人物、

   蚂蜂窝旅行网2013年度旅行摄影家。同时他又是位畅销书作家,先后出了7本书。更熟悉的人还知道他是个地道的“吃货”,广州背街小巷里的小店他都了如指掌。

   专注、不安分这两个看似矛盾的字眼,在林帝浣身上竟然“握手言和”了。他虽然杂,但绝非浅尝辄止。为何爱好这么广泛?“觉得有趣好玩,所以就玩起来啦!”林帝浣没有多想,脱口而出。不过,如果硬要找原因,或许与他少年时的经历有关系。

   林帝浣出生在雷州半岛上湛江的一个村庄,家里世代农民,从小没钱买书,用自己省下的零花钱去废品收购站翻找,有好书有烂书,有深奥有通俗,沈从文、林语堂、丰子恺是这样进入他的视野的。而《三国演义》只翻到了下部,所以多年以后才知道前面的故事。学画画最初也是照着废品站找来的画片,临摹名山大川,渴望着能去这些地方看一看。

   “我的知识结构比较诡异,可能也影响了思维方式吧。”哪怕是在高考这样的独木桥上,林帝浣依然“随性”,当时他爱好美术,却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山医科大学,结果毕业后又没穿过一天白大褂,本该拿手术刀的手握的还是画笔。他轻描淡写地解释:“我当时的成绩报考美院太浪费,而医学分数最高,如果去美院只是会画画的人,但学医的话则是会画画的医生,多酷呀!”

   按部就班的学业生涯结束后,林帝浣身上不安分的基因开始萌芽。做了三年高校行政,四年网站设计,然后是拍照旅行,练习书法绘画,码字写专栏。“世界上有非常多的知识门类,人多掌握几门知识是蛮好的事,我觉得有趣值得去做,就会马上落实。”

   落实起来,林帝浣并不含糊,前几年专注摄影,近两年则是投入在绘画上的时间更多。然后他慢慢发现,“掌握基本技巧之后,会发现这些学问都是殊途同归,是互相促进而不是妨碍的关系,甚至都可以上升到哲学和心理学层面。摄影、绘画、书法、写作都是表达理念的工具,适合哪个就用哪个,更重要的是内心有想说的事”。

   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夜爆红早已不是神话。但在林帝浣看来,需要很长时间去学习才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的事情,才是有趣的,“靠做一些事情博取眼球,无需费太多脑子去做的事情,我并不觉得有趣”。

   谈到他的作品能让读者产生共鸣的原因,他觉得可能因为自己不是一个纯粹的艺术家,“很多艺术家的自我表达很足,但缺乏理性的控制和约束。学医的经历给我很多理性方面的思考,创作上,理性和感性会控制在一个恰当的比例上,会考虑读者会怎样领悟这幅作品”。

   3

   说走就走的旅行得先具备走的能力

   75后林帝浣在个人微信和公号都以“小林”自称。他也确实如孩童一样对外界充满好奇,十年来足迹遍布中国,成为资深的人文旅行摄影师。几年前,“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横空出世,“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辞职信走红,但他却不以为然,写了一篇“说走就走的旅行,你得先具备走的能力”为这股风潮泼冷水。

   “我从来不相信旅行能让人脱胎换骨,灵魂升华,你本来是什么样的人,就只能看到什么样的世界,旅行的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有意义的仅是你自己思想的本身。”他说,年轻人最重要的,是全身心学会一门安身立命的手艺,把自己的技能推到能够达到的巅峰。这时,你的旅行才能有独立的感悟。

   林帝浣真正的旅行是从三十岁才开始,这之前,他经历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的兼职加班,终于把房子供完。他会趁着出差、讲座等能利用的机会旅行,但如果是自费,就一定是坐廉价火车,住廉价宾馆,花最少的钱去更多的地方。他直言,一些没有多少生活阅历的年轻人,穷游搭车旅行是好吃懒做,不值得倡导。

   算起来,林帝浣去年一年分散用两三个月去过十多个地方,而更多的时候他仍是一个担任传播与设计课程的老师,上上课,陪陪家人。他觉得一个人不能老是“在路上”,如果总是去看一些奇观异景,思考就没办法梳理,所以需要安坐在家慢慢沉淀一些东西。

   和查找攻略安排旅行不同,林帝浣很少去做准备,而是到一个陌生的城市,穿梭在曲折的大街小巷,在毫无目的的扫街过程中,记录着人们生活的场景,享受着每个城市不同的气质和风格。河南也一直吸引着他,郑州、开封、南阳、洛阳、新乡、焦作等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洛阳的古风古韵让他印象深刻。

   他在摄影集《我想给你拍张照》封面说道:用一分钟,为一个陌生人拍张照,记录世间的无数相遇。“我随意拍下的这些人,其实不过是在拍我自己。”林帝浣说,摁下快门的瞬间是源于自己的内心,照片藏着拍摄者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如王家卫电影《一代宗师》中说的“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一年前,林帝浣无意中画的小漫画《在这个薄情的世界深情地活着》刷爆了朋友圈。其中有一幅漫画是一位背着行囊归来的老头儿,手里拿着拨浪鼓摇着,笑靥如花,配文是“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编辑:首席编辑娄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