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设立“中国品牌日”?意在重塑国货价值

2017年05月10日00:00

来源:北京商报

  5月9日,国家发改委联合工信部、中宣部、农业部等九部门共同举办了首个“中国品牌日”活动媒体通气会,针对将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就各部委近年来在品牌建设方面已经开展的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的工作重点进行介绍。业内人士指出,拉动自主品牌消费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设立品牌日只是其中一步,未来还需落实对消费品质量的评测标准,不仅要提升自主品牌消费品的知名度,也要保证品质、性能与口碑,才能真正满足消费者需求。

  持续扩大自主品牌产品消费

  为了扩大自主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4月24日,国务院批复国家发改委《关于设立“中国品牌日”的请示》,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不过,“中国品牌日”的历史最早其实可以追溯到去年6月。当时国务院印发《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快速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提出更高要求,更加注重品质,讲究品牌消费,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高端化、体验式消费特点。

  在此背景下,《意见》当时就指出,我国应该树立自主品牌消费信心,发挥品牌影响力,扩大自主品牌产品消费,其中一个方法就是设立“中国品牌日”,大力宣传知名自主品牌,讲好中国品牌故事,提高自主品牌影响力和认知度。此外,还可以定期举办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在重点出入境口岸设置自主品牌产品展销厅,在世界重要市场举办中国自主品牌巡展推介会,扩大自主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另据记者了解,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经济报刊协会、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北京品牌协会、北京市商业联合会及北京商报社等媒体、协会、研究机构联合发起的“大品牌510工程暨北京品牌月”于5月10日正式启动。

  本土品牌价值低等问题待解

  不过近年来,我国自主品牌企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甚至还存在不少问题。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巡视员王东在会上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存在国际知名品牌少、品牌影响力弱、品牌话语权小、品牌价值低、品牌总体形象欠佳等问题。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分析称,目前,我国部分企业对于品牌建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一些企业急于求成,调动大规模资金投放广告,甚至压低价格以提高市场占有率,最终形成了低价竞争的局面。还有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尚有留白,有部分企业违法违规生产盗版侵权产品。

  实际上,去年9月,国务院印发《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也提出,目前我国供需错配明显,品牌竞争力不强,消费环境有待改善,国内消费信心不足,制约国内消费增长,甚至造成消费外流。

  而对于目前走高端路线的中国品牌,赵萍还表示,这些企业虽然有品牌意识,对产品质量较为重视,但在科技创新能力上还有待提高,对产品细节把控能力还略有不足,虽然在国内已经属于龙头企业,但走出国门与国际企业竞争时,还是容易处于弱势,盈利能力偏低。

  产业集群合力成破题之策

  对于上述问题,从更为长远的考虑来说,赵萍表示,要想达到拉动自主品牌消费的最终目标,仅仅依旧挖掘企业内涵、设立品牌日还不够,我国还必须在消费者最关心的品质、性能、口碑、科技感等方面有所作为,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具体来看,《规划》也提出,未来,我国重点领域的主要消费品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要达到95%以上,重点领域消费品质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消费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

  此外,赵萍还表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是拉动自主品牌消费的方式之一。一方面,现在双创企业多集中在互联网、高科技领域,这些企业能更好地应用当代科技技术,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创造出更契合年轻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另一方面,赵萍建议我国可打造如瑞士手表、法国红酒、泰国大米、日本马桶盖等区域品牌,在提升区域重点行业内企业平均质量的同时,也让中小企业能借力区域品牌迅速打开市场大门。“在上世纪,‘上海手表’在国人心中就是高品质的代名词,现在,‘中关村’就是高新技术企业的集合体,未来我国应该打造更多的产业集群,让中国品牌以集群的方式共同发展”,赵萍表示。

  对此,王东也表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围绕加强品牌建设、发展品牌经济这条主线,全面改善品牌发展影响要素,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完善协调机制,合力推进自主品牌发展。

编辑:首席编辑娄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