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兵:与航天发射的百次之约

2017年07月25日00:00

来源:北京日报

曹兵在测试加注管道相关数值。

曹兵与家人在一起。

曹兵在组织穿戴防护服训练。

  2017年7月5日,“中星9A”卫星成功定轨的消息传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火箭燃料加注高级技师曹兵倍感欣慰和感动。尽管历经“发射失利”的波折,这颗“星坚强”最终还是入了轨,曹兵和大家的辛苦与付出总算“有个交代”。

  这是他执行的第101次航天发射任务,也是西昌发射场的第104次航天发射。除了发射场建设之初的前3次发射他没有参加,此后的每一次任务,他都没有落下。

  在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也不过才250次。掐指算来,仅曹兵个人参与执行的任务数量,就占到了中国航天发射的40%左右。“对于一个普通的航天工作者而言,能在职业生涯内完成百次发射,这在中国也没有几个!”这个不善言辞、习惯用行动来表达情感的航天人,由衷地发出感慨。

  今年初起,“退休”这个字眼已在不觉间写进了他的日程。为赴这场百次之约,曹兵付出了半辈子的努力。在退休之年邂逅百次发射,这个见证着中国航天辉煌的航天人,正在画加注职业生涯的圆满句号。

  1.燃料加注,像刀尖上跳舞

  至今曹兵仍然清楚地记得,1987年他刚刚参加工作,从江苏如东坐汽车南京,再从浦镇火车站出发,坐上三天三夜的绿皮火车,在成都转车南下,穿过数不清的涵洞,绕过层峦叠嶂的高山,一路起伏颠簸,摇摇晃晃地扎进了大凉山一个叫“菠萝沟”的狭长山谷里。

  当时只有19岁的曹兵从没有离开过老家,在他想象中,自己要去的发射场应该是个高科技单位,技术先进、条件一流。可是,眼看着车子越走越远,越远越荒凉。偌大的发射场只有一个孤零零的塔架,工作的机房远没有想象中的高大上,生活的地方也是简陋不堪,巨大的心理落差和强烈的思乡情结交织在一起,把他心底的美好期许击得粉碎。

  他的心中画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这里的条件如此艰苦,自己能不能坚持下来?究竟能坚持多久?当得知自己从事的工作是给火箭加注燃料时,这个问号瞬间变成了感叹号。而当了解到燃料对人体有损伤时,感叹号顿时还原成了更大的问号。他的心思在起起伏伏中飘忽不定。

  正如曹兵所担心的,他所在的加注系统,主要为火箭加注四氧化二氮燃料,这是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氧化剂燃料,一旦吸入,会对人体呼吸系统产生损伤。搞燃料加注,就像“与魔鬼打交道”,就像“在刀尖上跳舞”。

  后来,随着对加注系统的深入了解,心中的疑虑逐渐散去,他开始喜欢上了这些看起来“并不友好”、其实“很好控制”的加注设备。

  在同批入职的新人里,曹兵精干而又灵光。虽然他当时只有初中学历,但已经是加注岗位为数不多的“高学历”。他经常身着厚重的防护服,看起来像电影《生化危机》里人物的样子,穿梭在燃料洞库和加注间里,有时站在一旁看熟手操作设备,有不懂的地方就向专业人员请教;业余时间学习原理方法,自己动手摸阀门按钮。用“看”、“问”、“学”、“摸”四个字,就可以概括他第一次担任加注控制台操作手前的技术准备。他像极了一张白纸,任由航天之笔肆意地书写和图画。

  那是1990年2月,他首次担任“东方红二号甲”加注控制台主操作手。第一次走上如此重要的技术岗位,他既紧张又兴奋,为了这一刻,他足足准备了3年。他清晰记得,自己精神高度紧张、精力高度集中,非常用力地想把这次加注做到极致完美。尽管按下按钮的动作已经练习了上百遍,当右手大拇指触碰到按钮的瞬间,他的手还是微微颤抖了一下,手心里全是汗。在完成第一个加注动作后,他把手在膝盖上擦了又擦,生怕手湿影响了加注。随着指挥员陆续发出口令,他也渐入佳境,几百项操作下来,整个过程没有出现任何“毛刺儿”。当广播里传来“加注完成”的口令时,他的身后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其中有鼓励,有赞许,也有期待。

  两天后,火箭准时点火发射。当喷涌而出的橘黄色火焰,托举着乳白色的火箭直刺苍穹,他的心跟着地面的震动一起颤抖。这一刻,他是得意与满足的,是他亲手把火箭送上了天。直到今天,每当看到火箭点火发射、缓缓升空,他都抑制不住内心的感动与冲腾,这种充实和满足的感觉从未改变。

  初次亮相,就首战告捷。就这样,一次、两次、三次……随着次数的叠加,他也逐渐从主操作手,成长为加注系统的指挥员。他用30年没换过技术岗位的无声坚守,生生地把“传说”写成了“传奇”。

  2.胆大心细,诠释万无一失

  心细,是曹兵给人的第一印象。他事无巨细,自有一副“男子汉干绣花活”的恬淡与细腻。同事们亲切地称呼他“曹工”,这不仅是大家对他精湛技术的尊重,更是对他30年如一日与燃料为伍的勇气的钦佩与崇敬。

  他的一举一动都流露出航天人的严谨与细致。与笔者交谈中,他一时想不起来具体是哪一年进行了加注系统的大改造,便打电话叫来了徒弟,把压箱底的《机房工作日志》和《设备使用管理档案》搬了出来,在一堆半人高的资料里挨个儿翻阅,查找具体时间。

  这堆档案里,最早的记录可以追溯到1991年1月,最新的记录填写到了采访的上一周,90%以上的记录人都是曹兵。有的老旧日志缺了封皮,有的书页泛黄,甚至有的字迹已经模糊,可透过密密麻麻、工工整整的小字,仍能看出记录人的认真和用心。自从到这个岗位以来,他就坚持作技术记录,连着记了20多年,这种敬业精神和专注程度着实让人惊叹。

  “别看这些日志和档案毫不起眼,上面记录的可都是宝贵的经验。”一番努力下,曹兵终于找到了加注设备大改造的准确时间。

  正是在2004年3月,发射场为进一步提升综合测发能力,对加注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新改的加注设备自动化程度更高,燃料加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更强,同时对操作手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已经对老加注系统了然于心的他,并没有沾沾自喜于“泰斗级”操作人才和“专家级”指挥人才的评价,他极力在个人水平和系统能力上寻求突破。

  他感慨,庆幸自己抓住了这次系统升级改造的机会,才没错过中国航天“最好的时代”。

  为全面掌握系统,从一颗螺栓、一根管子,到一个传感器、一块仪表,他都仔细研究,认真学习,直到将整套新设备完全搞懂弄熟。

  为如期完成设备更新改造,他连续三天窝在不足40厘米宽的狭小空间里,捆实上万根配线,蹲在地上紧固检查接线端子。膝盖磨破了皮,小腿也浮肿了,他仍专心致志。

  苦心人,天不负。新改的设备经受住了实际发射任务的检验,他也从新系统的“小白”,成长为加注制胜的“定盘星”。

  说他是加注系统的“活图纸、活规程、活参数”,一点也不夸张,他的能力配得上这个称谓。凭借着对加注设备的熟知程度,他总能游刃有余地把控这个系统,哪个模块最容易出问题,哪个操作手还需要历练,哪个阀门最可能“跑冒滴漏”,他都能提前预测。“我会把问题和差错消灭在‘萌芽’状态,绝不让设备在加注的关键时刻‘掉链子’。”曹兵胸有成竹。

  在加注中,高风险如影随形,单位先后有两位同事在加注岗位上牺牲。“所有的事情都在警示我们,搞加注,不细不行。”曹兵这样看待自己的工作。

  每一个加注前夜,他都格外费神。一次,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子里琢磨加注程序,过了午夜,仍没能入睡。到了凌晨4点,他仍不放心,索性拿着手电筒,跑到洞库去查看燃料液位,直到确认数据正常,才安心回到宿舍休息。

  “小心驶得万年船”。曹兵的胆大心细,还练就了他加注系统“蒙眼摸阀”的独门绝技。

  设计“蒙眼摸阀”的初衷,是为了锻炼岗位人员的应急能力。设想这样一幅紧急场面:红棕色的四氧化二氮出现泄漏,凭借肉眼根本看不见实物,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准确地找到阀门位置,完成加注操作是非常困难的。

  基于这样的“深谋远虑”,操作手要蒙上眼睛,在布满了管道的加注间里,徒手找到近百个阀门的位置,按照指令开闭阀门,不容许一点儿差错。

  要想练就这样的本领,首先要记准阀门位置,其次要熟悉现场,第三要数清步数。一旦哪个环节出了岔子,就会出现磕磕绊绊的事情。

  “现在这一训练方法,是新操作手上岗前的必过科目。”说话间,曹兵的嘴角洋溢着自豪。

  据统计,经过他的手加注到火箭体内的燃料,竟有惊人的2万吨之多,足以装满300节火车皮。其实,让他自信的并不是数量之大,而是水平之高,给火箭加注过这么多燃料,他从未“失过手”。

  “都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我宁愿提起鞋子,光着脚走路,也不会让鞋子湿了。”他的话平淡而坚定。

  3.临危受命,演绎最美逆行

  在航天界,有这样一句哲言:“成功是差一点点失败,失败是差一点点成功”。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航天史上为数不多的4次重大发射失利,都发生在西昌发射场。当时还是操作手的曹兵,亲历了这几次失利。

  “刻骨铭心,历历在目,发人深省。”谈及发射失利,曹兵发出这般感慨。沉思的背后是痛定思痛、愈挫愈勇。

  那是1992年3月,“澳星”首发失利,点火后火箭未能起飞。此时,火箭严重移位,推进剂大量溢出,发射场顿时笼罩在一片火海之中,随时有可能箭毁人亡。

  大量的参观人群纷纷撤离,大家都想以最快的速度逃离发射场。慌乱人群中,发射场抢险分队,犹如一股清流,顶着毒气和热浪,逆行而上,径直冲到发射台下,时刻准备撤回燃料,曹兵就在其中。

  “大家非常紧张,每个人都是一边抬头看看火箭,一边弯下腰小心干活儿,生怕出现意外。”抢险的地方离火箭只有5米,曹兵这种“提着脑袋上战场”的担心,绝非危言耸听。

  “当时情况十分危急,脑子里根本没有想,还能不能安全地回到单位,一心想着把燃料泄回来。”整整一个晚上,数百吨燃料安全泄回,曹兵却累倒在地上。

  对于这场创造中国航天史上一大奇迹的“澳星保卫战”,曹兵已记不清那些参加抢险人员的面孔,可他仍记得他们向着火箭奔跑的身影,那是他见过最美的逆行。

  像这样攸关生命的紧急关头,曹兵还经历过多次。而每次危机都能化险为夷,靠的绝不仅仅是运气。

  2003年5月,“北斗一号”任务燃料加注紧张进行中,全自动控制的加注软件突然出现故障,经过多次检修,仍无法解决,极有可能影响发射进程。

  如果停止加注,就会错过最佳发射窗口;如果改为手动加注,这在中心发射史上没有先例,在场所有人对能否成功都捏了把汗。

  身为加控台主操作手的曹兵信心百倍地接受了指挥部首长手动加注的命令,经过6个多小时沉着冷静、有条不紊的操作,他圆满完成了燃料加注任务,加注量比软件自动控制还精确!

  让曹兵印象深刻的还有2012年9月执行的中星12号卫星发射任务。氧化剂燃料加注按部就班进行,一切状态都很正常。突然,发射场01号指挥员向曹兵叫了“暂停”,几分钟后,又被通知“全面停止加注”,所有的设备停止运转。加注间里,一片哗然。曹兵冷静领受命令,灵活应对处置。

  原来,与曹兵对接的箭上加注系统出了问题,二级燃料贮箱发生故障。尽管采取了很多措施,仍未能解决问题。指挥部决定,组织火箭二级燃料泄回,待问题解决后,再实施二次加注。

  越是紧急,越不能慌乱。曹兵火速启动应急预案,带领系统人员泄回已经加注到火箭体内的燃料。从深夜一点到早晨六点,现场的每个人都不曾休息片刻,直到火箭燃料安全泄回。几天后,火箭贮箱问题解决,曹兵又组织实施二次加注。

  “位卑未敢忘忧国”。曹兵说,岗位虽小,责任重大。在他的内心深处,涌动着的是强烈的家国情怀,“颗颗螺钉连着航天事业,小小按钮维系民族尊严”的航天质量格言,早已融入他的点滴日常。

  4.负重前行,感恩父母妻女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负重前行。”

  在中国航天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征途上,像曹兵这样负重前行的人有千千万万。在他们的身后,往往是一个家庭的默默付出。

  曹兵离开家乡江苏如东30年,每年陪在父母身边的时间非常少。随着年岁的增长,父母身体也每况愈下。

  在父母眼中,四儿子曹兵干的是万人瞩目的航天发射的大事业,是最有出息、最让他们骄傲的。因为曹兵在卫星发射任务中贡献突出,家乡的报纸刊登了他的先进事迹,家里还来了电视台的记者,这让老两口在村里很有面子。

  但是,曹兵觉得亏欠父母的太多太多。每次休完年假离家回川,父母都要站在村口,目送儿子很久。

  “别看我们家老曹50岁了,每次从老家走的时候,都哭得稀里哗啦的。”在妻子吴新梅看来,已经到了“知天命”年纪的曹兵像个“老小孩”。

  20年前,吴新梅带着女儿从江苏来到四川大凉山,一家人结束了分居两地生活,终于团聚在一起。尽管山沟里条件简陋,没有菜市场,没有电视信号,甚至基本的出行方式就是靠“走”,但只要能和丈夫孩子在一起,日子苦一点,她也是甘之如饴。

  让吴新梅铭记在心的是1997年6月上旬的那次风云二号发射,1周岁的女儿突然感染疟疾,高烧不退,腹泻不止,自己也被传染,一起病倒了。

  当时,发射在即,曹兵作为火箭燃料加注的主操作手,根本抽不出时间带她们看病。

  为了不影响丈夫工作,吴新梅一个人拖着生病的身子,带着女儿,到驻地条件相对好一点的医院住院,曹兵则留在沟里继续执行任务。

  在医院,她亲眼目睹了隔壁病床彝族老乡的孩子因为疟疾过重而夭折,心中既担心又恐惧。

  两天后,圆满完成发射任务的曹兵火速赶往医院。在看到曹兵的那一刻,这个坚强的女人,泪如雨下。曹兵满是愧疚。

  像这样顾得了工作、顾不上家的事,还有很多次,吴新梅却从不抱怨。“他的工作本来就危险,我不想给他增加麻烦。”

  同所有航天人的亲属一样,曹兵的每一次加注都牵动着她的心。“以前,他一执行任务,我就跟着紧张,生怕他出什么意外。最近这几年,轻松多了,可能是习惯了吧。”

  对于妻子,曹兵心怀感恩。虽然同在西昌,二人也是聚少离多。为了弥补亏欠,他每次周末回家,都会推掉所有的应酬,陪妻子逛街、买菜,再做上一桌子好菜,享受难得的欢聚时光。

  在山沟里工作了30年,曹兵更习惯称自己是沟里人——放飞卫星的沟里人。他把自己如向日葵般绚烂的青春,都献给了这巍巍青山和铮铮铁塔,毫无保留。

  谈及退休后的生活,曹兵淡然道:“回老家乡下,陪陪父母,种种菜。女儿大学毕业后到哪里工作,我们再跟着去哪里。”

  在通往三号发射塔的路两边,30年前曹兵亲手种下的白杨树,如今已是绿树成荫、自成风景。

  “就要离开这里,我的心中有太多的舍不得!”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惊天动地,曹兵正用平实的行动刷新西昌航天的发射纪录。

  谈及未来,他还想再赴西昌航天下一个百次的美好之约。那时,应该是中国航天从跟跑到领跑的黄金时代。(吕道凯 严伟)

编辑:首席编辑娄恒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