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批评家杨庆祥:跨界才能融合 融合才能创造

2017年09月06日00:00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记者张丛博

  诗人、青年批评家杨庆祥是最近一届茅盾文学奖评委里唯一的80后。著名评论家李敬泽称,杨庆祥证明了“好的批评家在根本上是一个诗人,一个有能力简练概括地做出表达的人,一个综合身体之热与头脑之冷的人”。近日,杨庆祥在郑州参加文学活动的间隙,接受了大河报记者专访。

  2015年,杨庆祥推出思想随笔《80后,怎么办》,以80后为切口讨论当代年轻人的困境和出路,引发广泛讨论。去年他出版了诗集《我选择哭泣和爱你》,尝试给出一种回答:选择哭泣,同时也选择坚持和爱。杨庆祥希望以更积极的方式,起到一个疗愈作用,但否认和治愈系的“心灵鸡汤文”相似,“配方不一样,他们用的是成功学,书里充满了精确的算计,我的诗集是想传达要做一个真人,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方式”。

  杨庆祥是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导师,他发起的“联合文学课堂”至今已举办23期,青年学者、在校博士生硕士生聚在一起研读新的作家作品。这是他倡导的文学批评要“在现场”的实践。他说,“构建现场”要比去翻故纸堆“回到历史现场”更重要,“文学批评不应该用文学这个圈子束缚自己,而是应该和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文化课题和精神命题进行对话。如果作家的作品没有和时代进行对话,那作品是无效的。一个文学批评家只是分析作品本身意义不大,一定要和时代重要命题进行对话。”在他看来,阐释作品只是文学批评的基本层面,更高层面是有导向性的,对一个时代的写作方向有个判断,“这并不是要让作家跟着这个方向走,而是激发作家创作,作家要与批评家能对话互动,作家写作不是为了批评家而写,两者不是寄生的关系”。

  杨庆祥这样总结自己的多重身份:文学批评是职业,诗歌创作是志业,随笔写作是偏业。“这是完整的自我,永远活在一个角色里,那看问题难免会偏执,现在流行‘人设’一词,按照拟定的职业和身份的逻辑去行事,很容易狭窄、自闭、排他,人应该像一个雷达,广泛接纳。”杨庆祥说,现在需要的是文学家、作家,而不只是小说家,其实很多伟大的小说家也是评论家、诗人,互相并不矛盾,莫言最近就发表了诗歌、戏剧、小说等多种类型的作品,“跨出小圈子很重要,只有跨界才能融合,融合才能创造”。

编辑:首席编辑娄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