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差异的能力 决定婚姻的品质

2017年09月16日00:00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处理差异的能力 决定婚姻的品质

  插画李庆琦

处理差异的能力 决定婚姻的品质

  □记者 端子

  观念不相同沟通有点难

  当日是他们的结婚纪念日,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冷战了二十多天。在纪念日的前一天,她接到他的信息:明天是我们的结婚纪念日,我们要不要谈一谈。她的泪滚滚而下,回复时提出要求:我们谈话时要有与我们利害无关的第三方在场,最好是专业的婚姻调解员。他同意了。

  穿过半个城市,他们坐在我面前,脸上都带着长时间不交流的尴尬,但也都有改善关系的急切。他们有一个在外人看来和睦的大家庭,无论是妻子丽还是丈夫欣,两人在各自的工作单位都是被人称道的好员工,为人热忱,人缘极佳。但作为夫妻,两人的冲突一直没有停息过。

  丽说起收到丈夫短信时如何泪如雨下,说她这些天对婚姻的无望感。本来是很小的冲突,因为涉及了大家庭中的一位,欣的处理方式不当,将事态扩大化,以致被涉及的那位直接找到丽:“你们能过就过,不能过就离婚。”

  丽特别愤怒,对她而言也这是冲破底线的,因为一直以来,她都要处理这个大家庭的很多关系,每次遇到摩擦和不快,欣都是第一个跳出来指责她的人。所谓大家庭其实是欣的原生家庭——他的父母、兄弟姐妹。虽然他们对丽不错,但长时间生活在一起,冲突不可避免。她渴望欣能保护他,而不是事事拿对错论断,带头批判她,好像她是大家庭之外的一员,让她倍感无助。最重要的是,欣不允许她对家族成员有任何不满。哪怕她私下向丈夫表达一些不满,也会被欣视作负能量,讲一大堆道理给她,让她倍感窒息。

  这一次,就是因为丽嘟囔了几句亲戚的不好,被欣一通数落。两人呛了起来,几天都不说话。双方本来就没好气,有一天,那位被丽提到的亲戚找上门来,质问丽为什么说她坏话,并说:“你们过得了就过,过不了就离婚吧。”夫妻之间的不愉快,当时又无外人在场,这事儿怎么就让亲戚知道了,丽非常气愤:“他总是这样,我们俩的事都会告诉亲戚朋友,非要让大家都知道了才行。一个外人来叫我离婚,这让我情何以堪。但他觉得这是亲人,亲人就不是外人。我们俩谈不拢。”

  按约定,丽讲述时欣需要闭嘴倾听,看得出,他在极力克制,一直盯着墙上的时钟。等丽的时间到了,欣开始讲,他并没有针对丽的表达做出任何回应,而是从他们当年如何经人介绍认识,书信往来几个月结婚说起,“我们俩其实是观念不同,家庭背景、消费观都不同”。然后,他讲了几件事来佐证双方以及双方家庭的不同,比如他的消费观是“钱是为人服务的,有钱就要享受,没钱不可怕”,而丽的观念是“量入为出加勤俭节约”。

  整个过程,丽在讲界限,讲自己对丈夫的期待,欣始终在强调丽与自己的不同,言语间都是希望丽能完全融入他的信念系统,“你要正向思维,你要多看人家的好,我家姐妹对我们多好啊,帮忙照顾孩子”,等等。

  两人的沟通注定非常艰难,丽一脸无奈地不断摇头:“你每次都在说这些,我真的很无语。”欣也觉得很受挫。其实,双方对彼此差异的态度已经决定了这种状态,两人都说“每次沟通都很难,有鸡同鸭讲的感觉”。

  欣没意识到,他一直强调双方的差异,背后其实藏着改造对方的动力,改造对方的消费观、生活观,消解界限,以符合他“与大家庭系统不分彼此”的生活观。

  从来没有两个人会来自完全一样的家庭,当然更不会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即使是双胞胎也会有各自的特点,让人得以分辨。即便是两个三观合拍的人相遇相爱,也会有生活习惯的差异。所以,在关系中,有差异是必然的。如何应对彼此的差异直接影响关系的品质。

  似乎是巧合,第二天,见到一对年轻的情侣,晓雨与陈,两人相恋两年,已经到谈婚论嫁之时。双方的家庭背景、所受的教育、擅长专业都不同。

  陈是独生子,陈的父母经商多年,从小耳濡目染,很有商业头脑,而且很有志气,不接受父母的资助,自己白手起家,做事专注、自信而努力,创业的征程还算顺利,但父母的感情不睦,陈最深的记忆是父母不断的争吵,在心理上,他和外公外婆更亲近些。晓雨姐弟两人,家庭非常和睦,父母都是普通公务员,生活观和消费观与上面提到的丽很像,节俭克己。晓雨是传媒专业毕业,在媒体工作多年,思维发散而跳跃,是组织活动的高手,但对金钱有些焦虑,总担心没有收入,身兼数职,即使已经疲于奔命,仍不敢停下脚步,休息于她而言是奢侈。

  这样的一对当然也有冲突,我们相见时,他们的冲突是因为无法在假期旅行上达成一致,晓雨的旅行计划兼顾工作考察,陈觉得要么好好玩,要么避开人多拥挤的假期,以后再出去。

  对晓雨和陈来说,这是一个具体的问题,但也暴露出彼此观念的不同。不过,细听他们各自的表达,会明显发现,这两个人在讲述双方的差异时,与欣的表述有很大的不同。“她这一点和我很不一样,但我接受,甚至可以说很欣赏,因为正是她这些特点,让我知道了其他的可能性。”陈会这么说,晓雨也有类似的表达。

  他们把彼此的差异看成资源,比如陈的专注是优势,但也会导致视野窄化。晓雨的发散性思路与超强的策划能力很好地扩展了陈的视野,并提升了他的社交圈子。相应地,陈的专注帮助晓雨在做事时更聚焦,提升了事件的执行力。这种表述既让对方感受到自己被认可,也让沟通变得有效,冲突没有扩大化。

  放下差异执着拥抱幸福生活

  因为差异,亲密关系中不可避免会有很多冲突,即使再恩爱的夫妻也回避不了争吵。但所有的冲突不过

  两种:一种是可解决的问题,一种是不可解决的长久问

  题。那些不可解决的长久问题通常与价值观、信仰相关,而可解决的问题是指针对具体事件处置方式的冲突。比如欣一直想改造丽的消费观,想让她有“视金钱如粪土”的豪气,这对丽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欣放下对她的改造,因为欣的强力改造只会换来丽更坚决的对抗,没有人愿意被放在错的位置上,也没有人会心甘情愿地接受改造。

  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长久问题。亲密关系中,69%的问题都是长久问题,是不能也不需要解决的。而是需要放下对错,与之共存。能带着这些差异与冲突生存,是婚姻幸福的重要能力。

  执着于自己的对,执着于双方的差异,欣就听不到丽的需求。欣没能看到,丽的消费观对他也是一种补充,因为他的大手大脚的确造成两人一段时间的负债累累,如果没有丽的支持,两人的生活会更加被动。他们结婚十六年,之所以冲突不绝,只因对彼此差异抵死不放弃的改造。

  对于晓雨与陈来说,他们对彼此的差异抱着开放、接纳的心态:“我欣赏你的不同,这是资源,是互补,是彼此优势的结合。虽然我们会因此有冲突,但最终我还是会接纳。”所以,这对小情侣的问题很好解决。双方很快就在沟通中找到了第三条解决方案:避开知名景点,避开长假的人群,找一处不知名但也有趣的地方放松一下,然后一起去解决晓雨的业务问题。

  端子絮语

  “我们只是不同,并不代表着谁对谁错。”这是处理差异的核心。“君子和而不同”,传递的正是这样的理念。放下对错,才能放下对对方的改造,也才能把对方与自己的差异看成资源,整合并发展出对双方都有利的互动模式。

编辑:首席编辑娄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