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助力“睡城”苏醒 北京探索城市规划建设新方式

2017年09月24日00: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早高峰时段的天通苑地区地铁站外,人们排队进站。资料图

  中新网北京9月24日电 (记者 杜燕)今后,为了唤醒北京北部的回龙观、天通苑两大“睡城”,北京市昌平区政府将借用LBS定位和公交IC卡等大数据资源,从交通出行、职住通勤、就业结构等角度分析两个居住区存在的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政策。

  提起回龙观和天通苑,人们很容易想到“睡城”“堵城”。由于开发时间较早,规划滞后,使这里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居民就业环境和居住服务配套滞后,“大城市病”困扰着生活在此的80多万居住者。

  今天,由昌平区政府主办的“回天有数”计划启动仪式暨回龙观、天通苑地区社会治理大数据监测平台项目签约仪式在京举行。

  “回天有数”计划名称中的“回天”是“回龙观”和“天通苑”两大居住区名称的简写,同时也有通过谐音表达对城市品质进行“大幅改善”的意义。

  昌平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此计划的核心是通过大数据监测平台对各类资源数据进行整合,比如将通过两个居住区的自行车专用道使用情况、地铁外排队数量、小区人口结构、街道行人流量等数据,开展城市“体检”,诊断城市问题,并对过去的城市规划及其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开展城市“体检”,诊断城市问题,继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改善现状和优化规划的策略,以创新开展城市更新与大数据手段的有机结合,探索城市规划建设的新方式和手段。

  据介绍,该计划一期拟从回龙观地区入手,核心是以大数据技术检测、诊断城市问题,结合回龙观的城市规划及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利用LBS定位数据、公交IC卡数据等大数据资源,从交通出行、职住通勤、就业结构等角度对回龙观地区的空间品质与活力进行量化剖析,分析回龙观居住区在各个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签约现场,互联网企业代表举例说,拿望京、回龙观、天通苑三地对比,根据大数据显示,在非工作时间,回龙观和天通苑居民会离开居住区,去离家较远的医院、商场、体育设施、家居广场,而望京的人则多在望京区域和周边活动。“比如红星美凯龙的顾客大部分来自回龙观和天通苑,说明两个地区的居民有家居装修的需求。而位于大钟寺的中坤广场,也有来自两个区域的居民光顾,因为里面有很多学前教育机构。这些数据说明,两个居住区缺少以上设施”。

  负责人称,如今有了大数据分析的支持,政府将会更加有针对性地为居住回龙观与天通苑的居民提供服务。

  他透露,回龙观已经作为“回天有数”计划项目的首期试点,随后该计划还将在天通苑开展,未来逐渐推广到整个昌平区。(完)

编辑:首席编辑娄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