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时光|从摆地摊到全球建“粮仓”他家的粮食倍儿“洋气”

2017年10月14日05:39

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

  张胜利在店内整理货物

  河南商报记者杨益莹文/图

  有一群人,他们是时代的“弄潮儿”,总是能看清局势,把握机会,成就一番事业。

  张胜利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代表,上世纪90年代初,他成为“进城卖粮”者,经过几十年的摸爬滚打,他不仅在自己的领域内立足扎根,也再一次抓住时代的机遇和政策的红利,把生意做到了全球。

  【杂粮之路】

  从摆地摊开始

  赶上国内杂粮发展黄金期

  在郑州的杂粮圈儿,提起张胜利的名字,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今年46岁的他,从事杂粮行业已经24年了。

  从1993年手拉肩扛地从商丘农村老家运粮食到郑州卖,到如今拥有营业面积800多平方米,张胜利的“杂粮之路”走得并不轻松。因为各种原因,他曾四次更换经营场所。但是,每一次的改变,都能给他的经营带来新的改变和突破。

  “1993年的时候刚来郑州,最初是在市区红旗路经三路的‘马路市场’摆摊。用农村的公共汽车运过来三五百斤粮食,通过散卖一斤、两斤的方式卖给郑州市民,这种模式持续了三四年。上世纪90年代初都是农村粮食供应城市,我就是把农村粮食卖给城市的那批人。”张胜利说。

  “1996年,我第一次进入批发市场,是在当时的农业路农产品批发市场,从此就开始了和批发市场的不解之缘。2002年的时候我们又搬到了庆丰粮油市场,在那里经营了十年,那十年也是国内杂粮发展的黄金时期,是最好做的几年。”张胜利说。

  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张胜利拥有营业面积800多平方米、仓储5000多平方米、精选生产线两条,每天能处理200多吨杂粮,完成把“毛粮”进行精细化加工的处理过程。

  【全球“粮仓”】

  在全球建“粮仓”

  他家的粮食很“洋气”

  说起店里的粮食,张胜利如数家珍:“我们店绿豆销量很大,这些绿豆来自缅甸、泰国、越南、巴西、澳大利亚、印尼、埃塞俄比亚等十几个国家和中国东北。红豆是产自巴西的。”

  说起粮食产地的挑选,张胜利说:“我们会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当地最好的优质产品,作为我们的产品供应商。同时在国外选择国内种植面积小的产品。或者从国外引进优质产品来弥补国内市场的空缺。过去,西方国家不种杂粮,现在,巴西在种红豆,就是因为那边的气候和土地适合红豆的生长。中国的商人把种子带过去,教当地人种植。非洲之前也是不种粮食的,中国人教会当地人种植芝麻、杂粮等,保障中国‘米袋子’的供应量。”

  如今的生意做遍了全球,张胜利很是自豪,“现在我们的粮食生意是全球甄选,奉献中国。缅甸、泰国、越南、巴西、澳大利亚等地都是我们的粮食供应地。如今的交通、信息都很发达,我们从全球采集最优质的产品在国内进行销售。”

  生意越做越大,粮食产区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改变也让张胜利感慨万分,“过去一种杂粮产品的供应地只有一个产区。国内的主产区一旦遭受灾情,会造成国内市场货源短缺,产品价格暴涨,单一产品价格忽高忽低。现在有全球十几个国家产区的供应量做保障,我们选择产品的范围广了,国内没有货,我们就选择澳洲的,澳洲没有,我们去巴西,巴西没有,我们去非洲。这样一来,国内粮食价格的稳定性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保障。”

  【政策红利】

  “一带一路”

  让批发商享受到政策红利

  张胜利的业务面积越来越广,合作伙伴也越来越多。不过对于业务的处理和生意的打理,张胜利却说是越来越轻松便利了。

  “现在的信息技术非常发达,跟全世界各个角落的合作伙伴都可以随时随地无障碍沟通交流。通过微信,我可以联系到全球所有的合作伙伴。平时我和缅甸、非洲、澳洲等地的业务往来,都是通过微信发个货物图片,一看觉得货可以,直接下订单就可以了。不像过去,还要飞来飞去地看货、验货,现在比过去省事儿多了。”张胜利说。

  张胜利的微信有好友1760人,其中70%左右都是生意圈内的伙伴。他说,“现在的业务往来,有70%都是通过微信完成的,电话都很少使用。过去电话谈生意,没法记录,没有凭证。现在微信有语音和文字,过了很久之后还能找到记录。我们平时讲价格、货量等,都可以通过记录找到,非常方便。”

  对于这几年生意上的改变和经营范围的扩大,张胜利有自己的想法。

  他说,“2012年之前市场上也有进口国外的粮食,但是量非常小,品种也很单一。这几年来,通过国内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国家提倡的“一带一路”倡议,粮食的进口量逐渐变大。因为政府的政策指引,杂粮的进口量也逐年增长。对我们批发商来讲是个好事,享受到国家政策给我们带来的红利。”

  【开发市场】

  “两条腿走路”

  传统批发商的freestyle

  产品的供应得到了保障,产品的销售有时也会让张胜利头疼。“过去我们的下游客户都是县级、市级市场的经销商,上游是产区和厂家。现在许多下游客户越过我们直接对接上游,导致我们失去了30%~40%的客户群体。”

  问题是死的,人是活的。

  针对并不乐观的市场局面,张胜利也有自己的解决办法。“现在的批发商都是两条腿走路,在不影响原来粗放型批发的基础上,重新开发终端市场。我们开始和我们的下游争夺散客,也就是抢占零售的市场。作为批发商,在零售上我们有先天的优势,一是减掉了中间商环节,零售的利润增加了。二是减掉了至少两层下游的赢利点,让消费者也获得了实惠,买到了更低价的产品。”

  张胜利认为,未来,农村市场也将大有可为。“农村是一个潜力很大的市场,还没有被完全开发。我们目前的销量中,有40%~50%是供应城市的,其余的50%~60%都是供应农村市场的。”

编辑:娄恒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