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许昌吹响民营经济转型发展号角

2017年10月17日05:17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在不少地方,民营经济既是当地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扩大投资的重要主体、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增加就业的重要渠道,又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今年9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出台,必将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在全国人民热切期盼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的喜庆时刻,本报派记者深入许昌、偃师、长垣、济源等地,采撷我省民营经济发展的鲜活样本,以飨读者。

  本报记者 董学彦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烜

  10月12日,秋雨绵绵,但许昌市的优秀企业家们却感觉春风拂面。

  当天,许昌市召开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座谈会,为企业家健康成长加油鼓劲、保驾护航。

  对许昌来说,召开这样的会议,不仅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的举措,更是许昌历来高度重视企业家精神和作用的一种自然延续。

  今年6月16日,许昌市在全省18个省辖市中率先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释放出了强化服务、助推全市民营企业做大、做优、做强的信号,大力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发展。民营经济在全省持续领跑的许昌,为何在此时按下创新驱动的“快进键”、奏响转型发展的“大合唱”?

  转型之思——破解“成长的阵痛”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许昌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超80%,拥有民营企业5.1万家,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民营企业5家,4家企业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占全省入围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数量居全省第一……民营经济规模之大、分量之重、占比之高、活力之强,在全省首屈一指。

  许昌市委书记武国定说,民营经济,已成为许昌市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扩大投资的重要主体、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增加就业的重要渠道。

  然而,“跳出许昌看许昌”,把这些数据放在发展质量与效益的坐标系下考量,放在更大的格局中比较,许昌的决策者们有了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许昌市委政研室一项关于许昌民营经济发展的调查表明,虽然民营经济已成为许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一些民营企业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融资难、盈利难,发展乏力;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面临严峻的生存困境,遭遇“成长的阵痛”。

  去年6月,武国定带领许昌党政考察团到江苏省常州市考察学习时,对常州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做法印象深刻。他说,常州市与许昌市土地面积、人口数量相差不大,但其生产总值是许昌的2.45倍,工业总产值是许昌的2.1倍,财政收入是许昌的3.64倍,原因就在于常州市的转型升级跑在了许昌前面。

  在考察了国内外传动轴市场后,许昌远东传动轴公司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公司副董事长赵宝江说,“再不奋力追赶就来不及了。”

  “许昌的民营经济发展到今天,要想再一次实现跨越,只有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这条路。”许昌市市长胡五岳说,“不转型,就无法化解高成本压力;不转型,就无从改变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不转型,就无法抢占发展先机。”

  转型之道——“硬措施”“软环境”齐推动

  为什么转、向哪里转、靠什么转、转的途径是什么?靠谁来转、党委政府如何推动转?在今年6月17日召开的全市民营经济转型发展座谈会上,这“六问”,引起了与会民营企业家的强烈反响。

  “在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下,如何从‘红海’中杀出一片‘蓝海’?”西继迅达董事长刘金忠说,“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是长久发展之道;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年前,西继迅达的专利只有200项,现在已经有900多项,在全国电梯行业中居第一位,在电梯的控制、曳引、门机三大核心系统实现了全部自主研发生产,产品出口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保加利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众品集团借助互联网转型为鲜易控股,从杀猪卖肉的“肉联厂”转型为“买全球,卖全球”、全国最大的生鲜电商平台企业。

  鲜易控股的成功,印证了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

  企业创造财富,政府创造环境。为使民营经济茁壮成长,许昌市实施了一系列为民营企业强筋壮骨的“硬措施”,不断优化为民营企业松绑解困、助力鼓劲的“软环境”:启动大企业集团培育计划,使森源集团、黄河集团等一批企业集团成为行业龙头;实施企业家队伍培养“十百千”行动计划,使一大批高素质的民营企业家脱颖而出;设立15亿元的“英才基金”,先后为全市民营企业引进中科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等高级人才20余人,博士300多人;大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使民营企业发展“只用找路,不用求人”。

  武国定说,许昌的转型发展,不仅要研究解决好向哪里转、靠什么转、转的途径是什么、靠谁来转的问题,更要研究解决好“党委政府如何推动转”的问题,在政策上放宽放活,在工作上放手放开,使许昌民营企业创新创造的活力竞相迸发,创业创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转型之力——科技创新续写辉煌

  去年11月28日至12月3日,由26家企业共51名成员组成的许昌经贸代表团赴德国和瑞士考察访问。

  这次大规模的考察招商活动,彰显了许昌市转型发展的视野和魄力。武国定说,许昌的转型发展,要借鉴德国工业4.0战略,以大眼光、大格局、大气派,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许昌行动计划,谋划企业未来发展,争当转型发展领头雁。

  在森源集团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数字化车间里,目前世界上最先进、自动化程度最高的钣金柔性加工生产系统演奏出高效的生产“乐章”。该集团投资100亿元建设的电动汽车产业园项目,有望在许昌带动形成一个千亿元级的产业集群。

  拥有全球最大金刚石生产基地的黄河集团,如今正利用金刚石生产后的石墨废料进行石墨烯锂电池的研发应用。“我们生产的高能量密度电池,可比普通锂电池提高能量30%,使充电时间缩短到10分钟以内,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企业负责人说。

  10月12日,记者走进远东传动轴公司智能制造车间,看不到一个操作工人,只有一个个工业机器人在运转。

  “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许昌的民营企业,因科技创新而脱胎换骨,因转型升级而凤凰涅槃。

  据介绍,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转型发展,许昌市已确定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材料、冷链物流、文化旅游、健康养生养老等10个重点转型升级产业,以此抢占产业链高端、价值链高端和技术链高端,实现高端化;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实现绿色化;加快应用数字化技术和推进智能装备制造,实现智能化;打破行业、产业之间壁垒,实现融合化。

  “‘十三五’时期,是许昌市民营企业转型发展、创新创业的关键期,也是民营经济砥砺前行、续写辉煌的决战期。”武国定说,“全市上下将大力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培养造就一支优秀企业家队伍,齐心协力谋划转型、服务转型、推动转型,用优异成绩向党的十九大献礼。”

编辑:祝萍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