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中原美丽乡村路巡礼采风】村美民富腰包鼓 小康路上干劲足

2017年10月17日05:41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大河网记者 宋向乐 祝传鹏 孙华峰 实习生 梁倩文

  10月13日,由大河网络传媒集团策划的“走进最美乡村、寻找最美村官——喜迎十九大·中原美丽乡村路巡礼采风活动”启动,这也是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十九大时光”系列策划活动之一。大河网派出两路记者,分别深入我省北部、南部开展巡礼采风,通过笔和镜头,多媒体全景展示河南的壮美风光、风土人情。

  党的十九大召开在即,为大力宣传河南在“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的伟大进程中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进一步展示河南美丽乡村建设成效,以及为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作出贡献、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广大基层村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的形象,大河网络传媒集团特别策划推出了该活动,希望让更多网友和读者看见中原之美。

  1

  西姜寨乡欲打造开封“小深圳”

81岁的杨保民写打油诗歌颂幸福生活

  这里有源自岳飞摆阵攻汴京时的盘鼓文化,有800万棵24小时释放氧气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树,更有一群甘愿付出的人。10月13日,中原美丽乡村路巡礼采访组走进开封市祥符区西姜寨乡,感受“西姜寨速度”。

  在自家小院,在乡间道路上,西姜寨乡所种的每一棵红豆杉都由乡里免费提供树苗。红豆杉树的大力推广离不开该乡党委书记李恒志,2015年年底上任的李恒志的一句话令记者印象深刻,“人能改变环境,环境也能改变人。我们现在种这些树,不仅仅是改善环境,更是为子子孙孙造福。”

  在西姜寨乡梧拐村文化广场,敲盘鼓的、打太极的,还有跳着欢快舞蹈的小朋友,好不热闹。81岁的杨保民看到李恒志伸出了大拇指。

  “别看文化广场现在这么漂亮,你肯定想不到以前这里是个1.5米深的垃圾池。”杨保民拿出一首打油诗,诗中表露了对西姜寨乡发展的展望,要建成开封的“小深圳”。“姜寨大地起苍黄,六万干群奔波忙,村村呈现新气象,豆杉之乡美名扬。”

  当前,西姜寨乡的干群关系融洽。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西姜寨乡从全市综合排名倒数第一变为正数第一只用了50天。从美丽乡村建设以来,一年多的时间,西姜寨乡开创出了“西姜寨现象与西姜寨速度”。

  2

  陈家沟的“太极+”战略

陈家沟以太极拳闻名,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黄河与洛水会流之地,相传是“河出图,洛出书,伏羲悟太极画八卦的地方”,陈家沟就镶嵌在这里的清风岭上。

  10月13日,走进河南温县陈家沟,72岁老人陈立州给大河网记者声情并茂地讲述了陈家沟的前世今生,言语中透露着身为陈家沟人的自豪。“是太极拳让我们这个普通的小村落闻名世界,但我们陈家沟没有故步自封,我们还在发展,在进步。”陈立州是陈氏太极拳十一代传人,曾应邀到全国多地授拳。据陈家沟驻村干部贾媛媛介绍,村中3000余名村民,无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会打太极拳。

  近年来,陈家沟紧紧围绕“全力打造享誉世界的太极圣地”的战略定位,着力建设集休闲娱乐、文化旅游、健康养生和传统村落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在当地政府的主导下,围绕“太极+”理念打造的太极小镇逐步成型,陈家沟大力发展特色旅游,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

  据悉,每年到陈家沟参观学武的中外太极爱好者数以万计。当天,一名外国友人、太极拳习练者用稍显生涩的普通话说道:“我爱太极拳,更爱这发展中的美丽陈家沟。”

  现在,陈家沟正低调地朝着“太极小镇”的方向,发展着自己的文化产业,当面纱逐渐揭开,世界的目光将为之吸引。

  3

  韩寨村成豫东特色民居样板

p31_b

走在干净漂亮的韩寨村如在景中

  10月14日,走进永城市演集镇韩寨村,在这个只有1328人的村中,人在景中走,景因人而活。

  一条条水泥路旁是花草点缀的花园,路两旁丰收的柿子压弯了枝头,碎石铺砌的小路蜿蜒曲折,水泥护栏造型精美。

  78岁的杨大娘说:“要我说咱村里这几年的变化,那就是干净、卫生、安全。咱现在和城里一样,不走黑路,不走泥路了。”

  路修好了,保洁清扫也是头等大事,村支书李德亮说,韩寨村从2014年就开始实施全村绿化工程,并且还招聘了9个村民成立了环卫队,每天都要将分包的路段清扫数遍。

  李德亮说:“人们来到这里,可以领略田园风光,触摸耕读文化,找回老家记忆,寄托乡情乡愁。”

  韩寨村在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中,在不大拆大建的基础上,邀请知名乡村建设设计团队设计指导,挖掘乡贤传统文化,传承现代文化精品,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除了有环卫工,韩寨村每家每户的分类垃圾桶让人印象深刻,村民李秀荣说:“村里收拾的这么美,咱家里也不能邋遢,要干干净净的。”

  不大的韩寨村,健身文化广场、廉政文化广场,幼儿园、小学、敬老院、卫生室,样样齐全,与一望无际的生态田园交相辉映,整个村庄像一座悄然绽放的花园。

  4

  西庞村建设“中原孝道第一村”

富裕的西庞村老年文化生活更丰富

  这里有流传两千年的改村名行孝道的记载,有流行于当今的西庞二十四孝。据传东汉年间“庞参大义灭亲杀子”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那时候的西庞村叫伊滨庄。10月14日,大河网记者走进洛阳市伊滨经开区西庞村。

  2011年,当选西庞村党总支书记的张会群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带领村人共同致富,打造幸福西庞”。张会群仔细调研,多次到全国各大名校请教专家学者,结合西庞村的特点以及自己在钢制家具方面的经营经验,2012年8月,伊滨区钢制办公家具集聚区建设项目被洛阳市批准,一期工程1000亩的钢制家具产业园——中西部地区最大家具批发交易中心破土动工。2012年11月,洛阳市钢制办公家具基地被商务部批准为中国钢制办公家具出口基地。经过六年发展,西庞村现拥有钢制办公家具企业及配套企业150余家,综合经济实力位居洛阳市各行政村之首。

  “鼓了钱袋,不能空了脑袋!”张会群坚持把西庞村打造成“中原孝道第一村”,村委决定把每年的农历十一月十六定为村里的“孝老节”,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孝老活动,如今已连续举办了十一届。“让在家的老人不感到孤单,也带动年轻人尽孝。”参加了11次孝老生日宴的84岁老汉胡安欣深有感触地说。

  现在,西庞村和谐、团结,村容整洁,村风文明,村民富裕。

  5

  解放村炼成“豫东名村”

解放村立志要成为“豫东第一村”

  商丘市梁园区解放村位于商丘市区东北角的城乡接合部,全村5个村民组,共有2846人。10月15日,走进解放村,你会惊讶中原东部为何会出现一个江南小村,古朴典雅风格别致。

  据1996年就出任该村村委会主任的李洪亮介绍,近年来,该村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对全村进行整体高档次升级改造,将社区大院和新村大门、沿街村民房屋改造成了徽式建筑。

  与村民聊天时,很多村民说,“城里头还不如咱家好”。村民的底气源于村里的实业,源于大家腰包鼓了。走进苗秀莲家时,她正在给5岁的孙女喂饭。“不用缴物业费、卫生费,孩子上学不用掏钱,老人每个月还有补助。”她说起现在的生活直笑。

  解放村发展实业较早,村中企业众多。解放村占地2100亩的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在全国同类批发市场中都是数得着的,年交易额达300多亿元。

  从2004年开始,村党委开始对全村20多家企业进行优化整合。2012年11月,由7家企业组成的“河南解放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截至目前,解放村实业集团的年销售额已达400亿元,产品销售和交易辐射全国30多个省市区和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解放村已经多年未发生一起治安案件和上访事件。

  6

  柳庄村荒山变花果山村民变“股民”

柳庄村的荒山变成了花果山

  临近柳庄村,极目远眺,山坡上梯田如链,果树葱郁,畛河倒映着青山,岸边蔬菜大棚一字排开,路边老人在健身器材上舒展筋骨。10月15日,大河网记者走进渑池县柳庄村。

  2013年起,柳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武安伟,带领村两委班子开始谋划如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解决之道最后落在了荒山上。

  随后几年,武安伟带领群众,将面积足有1000亩的荒山修整了一遍,开辟梯田,挖树坑,栽下了1.5万株核桃树、2000株石榴树、2000株日本甜柿子树和500棵柏树,总投资达300万元,昔日的荒山真正变成了花果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经多方调研论证,柳庄村成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把村民都变成了“股民”“股东”。村民变“股东”,加快了农村土地合理流转,不仅盘活了抛荒、闲置的耕地资源,而且实现了农业集约化生产,大大提高了村民的脱贫致富积极性。

  后来,村里建起了日光蔬菜大棚,村民石战京承包了两个,“一辈子没出过远门,没想到守着家门口,生活也能越来越好。”

  曾经的柳庄村贫困户赵孬子从清晨开始就泡在蔬菜大棚里,精心侍弄着他的“股份田”。“做梦也想不到,不拿一分钱也能住上小别墅!”赵孬子指着山坡上一排排别墅高兴地说。


编辑:祝萍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