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深读365】综合实践活动课≠课外活动 是门什么样的课程?

2017年10月31日09:52

来源:大河网综合

  编者按:近日教育部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将新增为从小学到高中的必修课程做陶艺、当志愿者、逛博物馆……将来学生们每周都要有1到2个课时做这些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它与语文、数学等学科课程是什么关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生课外活动有什么不同?

  《指导纲要》突出强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下几个基本属性:

  第一,它是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从小学到高中,各年级全面实施,所有学生都要学习,都要参加。

  第二,它是跨学科实践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服务、制作、体验中学习,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它可能涉及到多门学科知识,但不是某门学科知识的系统学习,也不同于某一门学科中的实践、实验环节。

  第三,它是动态开放性课程,强调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选择并确定活动主题,鼓励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对活动过程进行调整和改进,实现活动目的。课程实施不以教材为主要载体,不是按照相对固定的内容体系进行教学。在这一点上,与学科课程也有显著差别。

  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课程总目标是让学生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以小组合作方式为主

  综合实践活动以小组合作方式为主,也可以个人单独进行。小组合作范围可以从班级内部,逐步走向跨班级、跨年级、跨学校和跨区域等。

  评价不能简化为分数或等级

  杜绝随意打分排名要避免评价过程中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现象。要对学生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杜绝对学生的作品随意打分和简单排名等功利主义做法。

  【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有哪些

  1)考察探究

  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观察、记录和思考中,主动获取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如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研学旅行等,它注重运用实地观察、访谈、实验等方法,获取材料,形成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2)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会活动,以自己的劳动满足社会组织或他人的需要,如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俭学等,它强调学生在满足被服务者需要的过程中,获得自身发展,促进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提升实践能力,成为履职尽责、敢于担当的人。

  3)设计制作

  设计制作指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工艺(包括信息技术)进行设计,并动手操作,将自己的创意、方案付诸现实,转化为物品或作品的过程,如动漫制作、编程、陶艺创作等,它注重提高学生的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动手操作能力等。在活动过程中,鼓励学生手脑并用,灵活掌握、融会贯通各类知识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技术操作水平、知识迁移水平,体验工匠精神等。

  4)职业体验

  职业体验指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或模拟情境中见习、实习、体认职业角色的过程,如军训、学工、学农等,它注重让学生获得对职业生活的真切理解,发现自己的专长,培养职业兴趣,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提升生涯规划能力。

  特别提示:

  综合实践活动除了以上活动方式外,还有党团队教育活动、博物馆参观等。综合实践活动方式的划分是相对的。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新一轮课改所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课程,都要引导学生采取研究性学习方式进行,强化主动探究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指导纲要》中所强调的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研学旅行等,都是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形式,其他几种活动方式,也都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精神。如设计制作不是机械的动手操作,而要有创见,提高创意实现能力。

  一群小学生用大数据分析苏东坡

  清华附小2012级4班的学生,凭借“当小学生遇上苏轼”系列研究论文刷屏朋友圈。据了解,因为适逢苏轼诞辰980周年,清华附小开展了一系列致敬苏轼的活动。

  也正是由于在活动中对苏轼的了解不断加深,4班的孩子们产生了很多疑问,他们自发组成研究小组、利用假期展开了多个小课题研究。除了网络刷屏的名篇《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外,4班的44名同学共提交了《唯美景与美食不可辜负》《苏轼的朋友圈》《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等23份课题研究报告,从不同角度讨论了苏轼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2012级4班的5名小学生在父母的帮助下,运用高频词、字分析软件,对苏轼的3458首诗词进行分词研究,并通过作诗年份和高频词出现的时间,还原苏轼当年的经历。他们发现,苏轼每次被贬后,诗中“归来”一词出现的次数都会增加,这一发现将苏轼的“归来”诗与他跌宕起伏的一生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这一研究成果也让网友叹为观止。

  4班另外两位同学梅楚轩和孙天宁则带来了“人杰地灵——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分析”的研究论文。苏轼一生去过很多地方,也用诗词赞美过很多美景,这些美景后来很多成为了风景名胜,苏轼也成为它们最好的“代言人”。

  还有的孩子研究了《苏轼的社交圈》,揭秘苏轼不同时期的朋友。

  这类研究在该校并不是头一例。“今年给学生定的题目是研究苏轼,因为今年是苏轼诞辰980年。去年是鲁迅逝世80周年,所以清华附小的高年级孩子们研究主题是鲁迅。其实去年研究鲁迅也很火,但只在教育圈内流传。学生们研究鲁迅为什么留一字须、头发为什么是硬的、为什么喜欢看电影、为什么爱吃辣椒……这样鲁迅在孩子们心中就立体活跃起来。”

  据了解,7年前,清华附小开展课程改革,探索了在新时代的学习方法。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分年段开展“小课题”学习。从测量大树、教学楼高度到主题式研究,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们的研究能力。

  像“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这类研究,叫做项目式学习法。

  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执行项目的教学和学习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一定的时间内,学生选择、计划、提出一个项目构思,通过展示等多种形式解决实际问题。

  新华社曾以《美国小学生“研究报告”堪比大学生论文》为题报道过美国小学生所写的“研究报告”:一位在美国读五年级的华裔小学生,用两个月完成了英语阅读与写作课的作业——一篇题为《水》的论文。论文有厚厚的34页,从他感兴趣的水的历史、水的技术、和水有关的极端天气以及水上娱乐四个方面来介绍“水”,论文丰富的文字内容中间还穿插有若干幅相关图片和图表。

  留美学者薛涌在《我儿子在美国小学是这样被人教育的》中坦言,美国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所思考的正是一些极具想象力的“二战问题”,比如“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

  如果了解国外的小学生在思考什么问题,那我们才能意识到清华附小的教学探索的可贵。

  【项目式学习法能取代应试教育吗

  清华附小的研究报告之所以能够引来一片赞誉,关键是孩子们的学习过程中体现出强烈的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已经成为我们时代需要迫切回应的教育问题。探究性学习实践,一定意义上是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取得成功的一个“缩影”。因此,清华附小的探索至少传递了一种强大的信号: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转向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改革之路,基础教育才能真正回应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深读365》栏目简介

  “大河网·深读365专栏”是大河网在2015年9月重磅推出的全新栏目,第三十四届河南新闻奖一等奖栏目。《深读365》以互联网的多媒体表现形式,原创或整合媒体相关深度报道,以全新的视角给予热点新闻深层解读。该栏目自开设以来,已经发出500多篇包括民生、教育、法律、金融、生态环保等领域的新闻,以往只在传统媒体发表的深度解读新闻突破文字报道壁垒,补充互联网的各种表现元素,给网友带来全新感受。


编辑: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