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行计划创始人郝景芳:人工智能引领教育走向彼岸

2017年12月04日15:32

来源:环球网

【Global tech 2017蓄势待发从这里看见未来】 “人工智能在未来将怎样影响我们的教育系统?我其实对于人工智能未来替代教师这一角色充满乐观。”童行计划创始人、雨果奖得主郝景芳在2017年11月30日由环球网科技举办的Global Tech 2017环球·智能世界大会上提到,未来很多人的职业可能都会被取代,这就给我们的教育系统一个很大的挑战。

童行计划创始人、雨果奖得主郝景芳

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再由需要什么样的人推回到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郝景芳认为,未来的教育,与其说是我们需要某种学校,设想一个很完美的学校,不如说我们需要一个教育的生态系统,我自己觉得未来会是一个所有人教育所有人的时代。

郝景芳表示,大数据深度学习、强化学习是我们现在常常听到的这一轮人工智能技术关键词,机器人研发更新在这两年也有了很多新的进展。从坏的方面讲,这些技术的发展,有可能替代很多职业和就业,给我们现有的教育系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但从好的方面讲,这些技术赋予了人工智能参与教育的机会。

“我对于人工智能未来充当教师的角色充满了乐观,例如大数据可以给学生进行智能测评,从一上来就知道学生认知水平在哪里,技能水平在哪里,人群中的分布怎么样,通过深度学习,人工智能老师未来也可以给这个孩子推送资料,学习资料库里面,人工智能技术知道哪些资料更适合推荐给孩子,人工智能客服能够处理很多简单的答问,学习系统中也有相当多的场景,相当多的标准性的问题,可以由智能系统跟孩子一对一答问。”郝景芳解释道,在这样一个标准化时代将要过去的时候,我们很多的重复性标准化工作都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时候,我们就去想我们的工作要想哪里来?

首先我们需要那些真正设计这些任务,设计这些人工智能的设计师,他们首先需要有一些比较超于人工智能的能力。

其次我们需要什么呢?我们需要这些人工智能,这些重复性标准化的工作所不能够Cover到的那些领域。包括什么呢?包括创造性、情感交流、审美、艺术能力,还有我们的综合理解能力,我们把很多碎片连成一个故事这样的讲述能力,我们的知觉。所有这些在我们看来非常不可靠的东西,其实往往是人类这个智能非常独特的系统。现在人工智能在很多地方的识别不如一个直接性很强的小孩子。

所以我们其实要从人工智能的发展去反推有哪些是我们人类最独特的地方,艺术创造、情感交流,这些是我们目前的教育系统里面并不重视的东西,但是在我看来会是未来整个市场上面最需要的一些东西。所以我们会需要一个真正的人的教育机构,艺术教育、创造力教育、综合能力的教育,通识教育、情感教育,这种必须是很普通的。

未来的教育我们会需要什么呢?我们会需要每一个人为了自己,可能自己给自己制定一套培养方案。这个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现在所有人都要从一个小学,按照教学大纲,中学按照教学大纲,大学选了一个专业的方向,就在这一个非常小的领域里面按照教学大纲去做。

在未来的时代,很可能看到真正的学校是不能满足我们的教育需求的,因为学校中培养的人只能培养你20岁,我们需要不断的发展,需要不断去学习去完善自己。在我们父母的那个年代,大家会觉得我们大学学了一个专业真的就能够用一辈子,用到五六十岁毕业,我们就可以指望这个去吃饭一辈子。

作为童行计划的发起人,郝景芳曾在童行计划的公众号发布《郝景芳:我很感激,能汇集最优秀的你们,为孩子做件事》的文章。她曾写到一个故事:帮助一个差点被送到城里当保姆的农村女孩获得读书的机会,最终那个女孩通过努力成为当地一所中学的班主任。虽然郝景芳改变了这个姑娘的命运,但是,还有好多像这个姑娘一样的孩子,被迫走上了打工的道路,未能改变命运。郝景芳坚信:她们的命运,都需要被改变,而且可以改变。

“我们现在做的童行计划其实是面向未来教育的一个常识,借助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力量将我们头脑中设想的未来教育场景付出实践,让更多人参与教育。在未来的互联网时代,不能忽略掉的恰恰是教师的作用,如何把教师的作用突显出来,让所有人都能够看到这个免费的内容。这个时候谁能够提供更好的教师的服务,其实才是真正未来教育所需要的。”郝景芳表示。

据郝景芳透露,童行计划已经在创设“童行平台”,鼓励达人父母,把自己的教育经验和智慧分享出来,希望父母相互赋能,也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和社会精英能参与到这场共享教育中来。因为她相信,未来是一个“所有人教育所有人”的时代,只有“共享教育”才能让最优质的教育内容实现普惠共享。

“技术给了我们无限的可能性,让我们能够以更好的姿态面对未来,童行计划很希望用科技的力量改变教育、改变未来,改变我们整个社会。人在此岸,人工智能在彼岸,我们通过对人工智能的了解,通过对于彼岸的观望,对此岸有更深的了解,更多的期待。”郝景芳说。

编辑:郭同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