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郑东新区便民中心“大发展” 服务群众“零距离”

2017年12月06日09:28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去生鲜超市买菜,到幼教中心接送孩子上辅导班,顺便再去门诊开点药……走进位于郑东新区榆林北路与康平路交会处的体育公园便民服务中心,服务大厅、农贸市场、社区医院等12项便民业态一应俱全,在家门口享受这样的"一站式"生活服务,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

  连日来,记者从郑东新区了解到,郑东新区积极推进"三级三类"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着力构建与国际商都和"两个国际化"相适应的行政、教育、卫生、养老、就业等社会服务体系,取得了初步成效。

  统筹规划理念 提升服务品质

  统筹功能定位。郑东新区以"便民、利民、惠民"为宗旨,引入互联网+,借助终端智能平台,打造集行政服务、社会事务服务、生活服务为一体的"一站式"便民服务平台、创新创业平台、就业发展平台,方便居民的衣食住行,提高城市的宜居宜业程度和居民生活幸福感指数。

  统筹规划布局。为完善提升服务设施和功能,加快打造15分钟生活服务圈,郑东新区根据现状进行了便民服务中心的全域规划。

  根据居民社区及产业园区分布情况,按照居住区3至6万人、产业区5至9万人建设1处便民服务中心进行规划,融合现有便民服务设施,合理布局统一规划建设便民服务中心31个。按照分期实施的原则,一期确定在已经建成区的祭城、如意湖、商都路、龙子湖、博学路、白沙镇及安置回迁区的龙湖、龙源、豫兴路9个办事处(镇)建设15处便民服务中心。为了与郑东新区现有的建筑相适应,打造经典,规划部门邀请了国内30多家著名设计公司,对每一个便民服务中心的方案精心设计,一处一特色,一个一景点。

  统筹规模内容。郑东新区每个便民服务中心计划建设规模为1.2万平方米,其中政务服务类1000平方米(包括办理水、电、气、宽带、有线电视缴费等非行政审批类及计生、社保、民政、工商、税务、民警驻点等政务服务);社会事务服务类6000平方米(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托老所、文化活动中心、综合健身馆等);生活服务类5000平方米(包括菜市场、小型超市、餐饮、银行、邮政通讯服务网点及洗衣、美发、药店、维修等)。根据各项目位置及地块分布情况,部分便民服务中心将合并建设地下公共停车场、创新创业综合体等内容。

  截至目前,郑东新区便民服务中心一期15个已全部开工建设,投入使用两个,6处开业筹备,二期16个已完成选址规划。

  创新建设理念 多种模式驱动

  创新建设理念。郑东新区党工委提出"政府主导、公司运作、滚动发展、自求平衡"的便民服务中心建管新理念,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投入和管理,"政府搭好台、企业唱好戏、居民得实惠",实现公共服务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双重效益。

  创新建设模式。将便民服务中心的土地协议出让给拥有较强项目建设和运作能力的国有平台公司,并由该公司承担所有便民服务中心的项目建设、融资、招商、运营及管理任务。

  创新招商模式。在规划设计之初,就着手组建便民服务中心专业招商团队,组织人员进行市场调查,提前到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进行精准对接、一对一招商,确保招商与建设同步。

  创新运营模式 。借助郑东新区便民服务中心网点多的规模优势,医疗养老、生鲜超市、创业服务、商业服务等各业态组建专项公司运营,引入信息通联技术以及及智能终端,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

  便民服务中心涵盖行政、社会事务等公共服务和生活类商业服务,具有功能多样化、复合化特点。

  创新服务载体。东区便民服务中心把便民菜市场、超市作为重点民生工程,为了保证菜品的质量和价格,把材料供应源头、物流成本、经营管理等重要环节作为招商的重要参考标准,产地直采,压缩流通环节,限价经营,发挥平抑物价的作用,保障民生;设置农产品检疫和品质追溯机制,保障食品安全。

  采用"医养结合"的新型社会服务模式。便民服务中心在"医养结合"的新型社会服务模式中不断探索,致力于将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和托老服务有机融合。

  丰富居民文化娱乐生活。文体活动中心免费为周边居民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文娱天地,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此外,便民服务中心还做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平台;"接地气,惠民生",中心同时引入少儿培训、早教、银行、维修、洗衣店、老年理发、养生配餐等小微便民业态,与项目整体功能充分结合。


编辑: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