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河南博物院三件入选宝物都了解吗?记者探班《国家宝藏》河南篇

2017年12月06日09:33

来源:大河网

  河南博物院"2017年新闻宣传项目评审会"

  大河网讯(记者莫韶华)12月3日晚,央视综艺频道推出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首播,节目一播出就火了!有人直呼,博物馆也进军"综艺界"了!沉睡千年的文物终于活过来了!

  其实,这是一种新的创新和探索,不同于以往一本正经讲文物的文博节目,《国家宝藏》是一场关于9大博物馆、27件镇馆之宝的恢弘"特展"。包括故宫博物院在内的9个博物馆,每个博物馆推荐3件镇馆之宝,交予民众甄选。其中,令中原人翘首以待的是河南博物院入选的3件宝贝会怎样展出呢?这些宝物的"护宝人"又是谁呢?大河网记者采访了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带大家探班《国家宝藏》河南篇的情况。

  资料图

  让文物"活起来" 河南博物院3件镇院之宝入选《国家宝藏》

  据马萧林介绍,本次河南博物院推荐了3件镇院之宝,分别是贾湖骨笛、妇好鸮尊、云纹铜禁,至于具体播出时间将在本月下旬与观众见面。届时,不仅有化身"国宝守护人"的明星,穿越千年讲述文物的"前世传奇";另有素人以不同的方式讲述自己与国宝之间的缘分和故事;还有与文物有着深厚情缘的九大馆长讲述他们与国宝的"今生故事",解读中华文化的历史密码。

  据悉,首批展示的27件国宝是在各大博物馆的馆长、专家推荐宝藏的基础上,节目组综合考量了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人文价值以及它给人们今天生活带来的影响等因素最终选定。

  作为一档致力于展现国家文物背后故事的文化综艺节目,《国家宝藏》融合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戏剧等多种艺术形态,首创"纪录式综艺语态",以综艺为外壳、文化为内核,用真人演绎历史故事的形式讲述国宝"传奇的前世今生",并以此激活深沉古老的历史,让国宝"活起来",最终展现出它们承载的历史记忆、人文精神和大国气象。

  河南博物院

  让文物"接地气" "综艺+故事"揭开文物高冷面纱

  在首期节目中的现场的小剧场环节,王凯化身乾隆皇帝,"情景再现"了宝藏"瓷母"的前世传奇。网友们看了这段表演简直笑岔气!大河网友"CH飞"说,原来乾隆这么自信又可爱,有点心疼呢?新浪网友"乐陶陶"说,看完真是又燃又感动!就连王凯本人也评价乾隆真是"迷之自信"!甚至有的网友还做了乾隆表情包。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但真正了解中国文化以及宝藏历史的却并不是很多,《国家宝藏》为人们打开了了解历史的新大门。谈及用"综艺节目+故事演绎"的方式来带领大家走进文物的方式,马萧林院长说,"相对于表达方式,如何将故事讲的更充分,如何让公众更好的理解和欣赏文物,从而喜欢上传统文化更重要。"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个节目的就是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认识、喜欢文物,通过‘护宝人’的讲述带动年轻认认识中华优秀传统。这不仅是一种文化的熏陶,对文物的传播更起到普及的作用。"

  河南博物院这三件入选宝物,你都了解吗?

  贾湖骨笛

  贾湖骨笛1987年出土于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所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长23.1厘米、七孔,是我国目前出土的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被称为"中华第一笛"。它的出土,改写了先秦音乐史乃至整部中国音乐史,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妇好鸮尊

  妇好鸮尊1976年出土于安阳殷墟妇好墓,所处时代为商代晚期,通高45.9厘米,口径16.4厘米。就妇好鸮尊的造型、纹饰而言,它是妇好墓所出468件青铜器中的精品。它造型新颖,各部位纹饰和谐,头部羽纹动感尤烈,予观者以扶摇直上八万里的艺术感染力,无愧于战神之美誉。

  云纹铜禁

  云纹铜禁1978年出土于河南省淅川下寺2号楚墓,所处时代为春秋时期,通高28.8厘米,长103厘米,宽46厘米,庄严瑰丽,造型奇妙,铸艺巧夺天工,霸气自然天成,是河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此禁整体用失蜡法铸就。因失蜡法文献所见较晚,学界一般认为中国失蜡法工艺源自印度。云纹铜禁的出土,将中国失蜡法铸造工艺的历史向前推进1100年。此禁铸造年代,不晚于公元前552年。

  最后,奉上《国家宝藏》"国宝"票选,欢迎大家为自己喜欢的文物投票!http://vote.weibo.cn/poll/138539346?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编辑:魏蔚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