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二代“焦桐守护人”讲述兰考故事

2017年12月07日22:48

来源:大河网

  冬日暖阳下的"焦桐"

  大河网讯(记者莫韶华)1963年3月,焦裕禄来到朱庄村,带领村民连干两天,在50多亩沙地里栽上了泡桐树。在县城关乡朱庄村头,焦裕禄亲手种下了一棵泡桐树,50年过去了,这棵小树苗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三个成年人张开双臂才能合抱。这是一棵长在兰考人心上的树。

  12月7日下午,"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采访团来到了焦桐下,见到了一位老人,他就是今年75岁的"焦桐守护人"魏善民。其实,每天都会有群众自发来到焦桐广场瞻仰焦桐,怀念焦书记。魏善民老人每天早上都来,不管刮风下雨,他都会在焦桐下扫落叶,为焦桐培土、浇水。

  二代"焦桐守护人"魏善民

  两代"焦桐守护人"

  1963年,魏善民和焦裕禄分在一个组干活,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焦裕禄去世后,魏善民的父亲魏宪堂义务管护这棵"焦桐"8年。1974年,魏善民接过父亲的班,每天守护着"焦桐"。

  "焦书记是好人,这是他留下的根。你是党员,一定把它管护好!"魏善民牢记父亲的嘱托。每逢刮风下雨天,他就挑着箩头、拿着铁锨赶来给"焦桐"培土排水;天旱发现树叶卷黄时,他从家里拉水浇"焦桐",最多一次一天浇了50多桶水。

  2013年,为了方便各地群众参观"焦桐",有关部门硬化了"焦桐"周边的地面。不料,"焦桐"在第二年开花明显减少,魏善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多方咨询,认定是硬化地面影响了"焦桐"根系呼吸与发育。于是,他立即用电钻在树的周边钻了100多个孔,每天向孔里浇水,并建议拆除树周边硬化地面。2016年5月,"焦桐"周边的水泥地面被拆掉,植上了草坪。这样一来,魏善民管护"焦桐"更起劲了!

  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治理风沙

  治理沙丘有"良方":扎针+贴膏药

  焦裕禄1962年12月6日调到兰考任县委书记,那时候是自然灾害最困难的时候,他骑着自行车到处跑,这里最严重的就是沙丘,这是黄河留给我们的唯一的东西,却让大家深受其害。魏善民告诉记者,当时的兰考有大大小小沙丘84座,尤其是春天风沙大,寸草不生。"8月份种小麦,要不就是被沙丘埋住,要不就是太阳太毒旱死,当时一亩地产量40多斤。"

  焦裕禄在前往兰考的第四天就下到老韩陵大队查看灾情,他从老年人那听到一句谚语,"兰考三件宝,泡桐花生和大枣"。三天后,他组织群众座谈会,当天晚上就住进了牛屋里,与70多岁的饲养员聊天,他听说这沙土里能种泡桐,它挡风、压沙、用处大。在经过多次深入调查,经县委研究决定,在兰考种植以泡桐为主要树种的生态防护林。

  "那时候焦书记带领我们治风沙采用两个"药方","扎针和贴膏药"。扎针就是种树,贴膏药就是把底层粘土翻上来盖住沙丘。在焦裕禄的带领下,兰考人民大干苦干,终于治理了风沙,地里长出了庄稼,可是焦裕禄却病倒了。

  "毛主席说过,‘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焦书记就是这样的人。这是他留给我们唯一的东西,我会用命来守护它。如果有一天我病倒了,我会让我的儿子继续来守着它。"魏善民老人深情地说。


编辑:郭同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