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诗人余光中去世 留下的怀念是永远的“乡愁”

2017年12月15日08:11

来源:大河网

  余光中曾在2014年来到河南 张明灿供图

  □大河报报道 记者张丛博

  核心提示|12月14日上午,著名诗人余光中因病在台湾高雄去世。余光中祖籍福建泉州永春,1928年生于南京,1950年随家人迁居台湾。多年来,余光中先生笔耕不辍,创作了许多经典的诗歌和散文。最知名的要数那首《乡愁》,40多年来,这首诗在海内外华人中广为传诵。直到今天,还有无数两岸儿女为那句“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而动容。

  大陆这头的中原大地也一直是余光中魂牵梦绕之地,2014年5月底至6月初,他专程到访“老家河南”,体验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并点名要去杜甫故里。其间,余光中先生还与河南本土诗人深情交流互动,留下佳话。他去世的消息传来,河南诗人纷纷深情缅怀。

  在杜甫故里用河南话念李白的诗

  “我一定要来杜甫故里看一下,故里和故居不一样,故居只是短暂居住过,而故里是杜甫的根,来这里很有意义,是很难得的机会,来这里向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致敬。”2014年的河南之行,余光中点名要参观河南杜甫故里。

  面对着杜甫像,余光中认真讲述了杜甫的人物生平,他还风趣地用河南话朗诵起了诗仙李白的《静夜思》,带有闽南腔的河南话引来众人的阵阵欢笑。

  在开封清明上河园,86岁高龄的余光中参加了宋韵端午诗会,登台朗诵专门为此次活动所作的新诗《招魂》。

  诗会结束后,余光中在接受大河报记者专访时说:“河南是古代的中原,像开封,多次作为都城,很多中华文化都是通过这里慢慢传播到全国各地的。”

  对于家喻户晓的《乡愁》,余光中谦虚地说,这首诗简短易背,又被语文课本选中,所以才流传了这么多年。他喜欢李白、杜甫和苏轼,尤其推崇陶渊明的诗,认为陶渊明的诗最具意境,耐咀嚼。

  此外,余光中还参观了洛阳的老君山龙门石窟、香山寺等景点,并坦言爱上了河南烩面

  当时,余光中还来到河南省文联就“现代语境下的中国诗歌”同河南本土作家及诗人深入交流。离开河南前,余光中用12个字概括这趟中原诗歌之旅:“历史丰富、传说生动、小麦丰收。”

  对乡愁故园的回望必将不朽

  河南作家中,省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冯杰和余光中有过多次交集。余光中是冯杰少年时代读到的最早台湾诗人之一。2009年,去台北参加梁实秋文学奖颁奖礼的冯杰,见到了从高雄来到台北的余光中先生。冯杰向大河报记者回忆:“余先生儒雅博学、风趣智慧,见我第一句就笑着说‘你不要把台湾的文学奖都得完,得给我们留点’,玩笑里是认可和鼓励。”

  余光中2014年到访河南时,还特意约冯杰在开封见面。余光中称赞中原文化对诗人的滋养。两人还探讨了文人画,当时,冯杰赠送余光中一幅《丹竹图》,余光中补充道“苏东坡最早便是画红竹”。

  余光中2014年的河南行,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张鲜明和他也有过接触。在张鲜明的印象中,余光中清雅健朗,待人和善,和大家交流起来真诚坦率,言语间充满对诗歌的敬畏。

  张鲜明表示,余先生的诗歌在全球华人中都享有崇高的地位,他写乡愁的诗歌影响了几代人,传达的是中华民族内心对家园、故乡的共同情感,因而成为具有永恒价值的经典。

  河南省诗歌学会执行会长、杜甫文学奖获得者吴元成缅怀道:“‘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金句犹在,诗人却离我们而去,但他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对乡愁故园的回望必将不朽。其汪洋恣肆、想象奇诡、明亮通透的诗风,也将继续影响诗歌的今天和未来。”

  链接

  曾为洛阳龙门石窟作长诗《卢舍那》

  □记者李晓波章杰

  2014年5月底,在参观龙门石窟的过程中,余光中曾说,洛阳可写的东西实在太多了,等回去慢慢沉淀后,将这次来洛感受写成诗句,为卢舍那和洛阳多写几首诗。2015年4月,余光中先生创作了长诗《卢舍那》。

  大河报记者了解到,《卢舍那》全诗共127行,1300余字,是余光中创作生涯中比较少见的一首长诗。长诗辞藻华丽,文采飞扬,是写给龙门石窟的,更是写给洛阳的。

  余光中诗作《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