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奋力开启都市田园新城建设新征程

2017年12月29日10:38

来源:大河网

  □本报记者杨凌本报通讯员张效强

  不久前,当我们再一次来到中牟的时候,的确是迷失了……曾经走过的路,找不到了;曾经看过的地方,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在阡阡陌陌、纵横交错的公路两旁,在一片鸟语花香中,有美不胜收的占地三千亩的“绿博园”,有穿越时空般的童话世界“方特儿童乐园”,有正在建设的“电影小镇”……

  这是著名作家李佩甫在中牟采风后写下的一段话,他赞叹:“在中原城市群建设的大格局中,一座有着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诗意的、田园化的中牟”正以崭新形象赢得人们更多的目光和赞誉。

  机遇青睐这片热土。身处郑汴一体化中心区、郑州中心城区和航空港辐射带动区,中牟坐拥郑汴港“黄金三角”政策叠加及区位优势,优质资源不断汇聚,发展人气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

  实干成就这片热土。满怀强烈危机意识,抢抓良好发展机遇,中牟干部群众奋力拼搏,苦干实干,海昌极地海洋公园、中国文谷、“只有”主题演艺公园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扎堆入驻,加快建设,中牟知名度、美誉度日益提升。

  成绩点亮这片热土。中牟县前三季度发展报告显示,该县GDP完成221.3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7.6亿元,同比增长17.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2.1亿元,同比增长1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7.9亿元,同比增长11.8%。

  紧紧围绕奋力建设郑州都市区田园新城,打造独具魅力的郑州国家中心城市主体功能区和郑汴一体化核心组团宏伟目标,中牟正大步前行。

  A

  三大产业风生水起经济发展动力澎湃

  过去,提起中牟,人们想到的是西瓜、大蒜……今天,人们再说到中牟,聊起的是绿博园、方特欢乐世界、杉杉奥特莱斯、海马电动汽车……聚焦汽车、文化旅游、都市生态农业三大主导产业,引领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中牟正在实现从传统农业大县到现代产业新城的华丽转身。

  汽车产业正加快转型升级。以郑州比克、河南国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企业已经形成年产10亿安时动力电池生产能力,全年预计达到60亿安时规模;海马上市3款纯电动汽车,累计销售3000辆,全年预计生产7000辆。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预计达到42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预计达到10.09亿元,增速20%。截至10月底,汽车产业集聚区整车产量达到8.5万辆,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8亿元,实现总产值750亿元,预计全年达到1100亿元,从业人员达到4.8万人。规划建设50平方公里的汽车服务业博览园,着力发展汽车文化、汽车金融、汽车赛事等产业,单一的汽车制造拓展为集“研发、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制造、后市场服务”于一体的全链条体系。围绕主导产业成立产业创新联盟,建立2个公共科技研发平台,中牟汽车产业集聚区被认定为郑州市创新型产业集聚区、河南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郑州市唯一取得省级高新区的县(市)。

  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中牟文化创意旅游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以国际化视野规划建设132平方公里的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正成为引领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高地。截至目前,该园区已累计引进项目58个,华强、海昌等全球前十强文化企业相继入驻,中华复兴之路、华谊兄弟电影小镇等46个项目加快建设,新开工中原地区最大的海洋公园郑州海昌海洋公园等项目19个,方特、杉杉奥特莱斯、海宁皮革城等项目建成运营,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40亿元,被评为全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先进县。截至10月底,该园区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0.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42.5亿元。在文创园核心带动下,前三季度中牟县游客总数达到798.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5.2亿元,预计全年全县旅客可望突破1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0亿元。在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带动下,中牟全域旅游大格局初步形成,乡村旅游、休闲体验旅游蓬勃发展。

  都市生态农业特色化规模化发展。瞄准建设“生态高效、现代物流、休闲观光”的复合型都市生态农业的目标,中牟县已规划建设面积为506平方公里的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区,北部旅游观光、南部生态高效两大板块竞相发展,建成9000亩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成为农业种植、休闲、体验、展示的样板。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城建成运营,累计交易农产品6200万吨、交易额3100亿元,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刁家万邦千禾农场探索出“互联网+基地”新模式;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达到45万亩,草莓、大闸蟹等高附加值产品成为中牟农业新名片。

  “今后一段时期,中牟县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以三大产业发展为抓手,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为百姓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中牟县委书记潘开名表示。

  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原则,2018年,中牟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发力,做优都市生态农业、做强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做大时尚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农业领域将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高新科技农业和现代物流农业,着力推进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科技化、智能化升级,加快农业集约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汽车产业领域将加快传统汽车产业提档升级,构筑中部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打造汽车后市场龙头,运用智能网联开启“汽车+”新模式,推动汽车产业全面转型。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领域将以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为载体,着力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群、时尚旅游产业群、高端商务产业群、总部经济产业群和休闲购物产业群,铸就省会郑州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主引擎,建设3000万人次的旅游目的地,打造“东方奥兰多”。

  B

  城乡建设统筹推进百姓生活更加美好

  12月20日,迎接冬日的暖阳,走进中牟县绿博1号社区,浓浓的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一辆轿车驶过大门,电子设备自动扫描车号,抬杆放行,无须刷卡。社区楼前的公告栏里,一张二维码引人注目,居民扫描关注,即可获得各类社区便民服务。走进居民陈大姐家,她一边带着大家参观,一边讲述现在的幸福生活,“两套130平方米衣的房子,自己住一套,出租一套,女儿在杉杉奥特莱斯当售货员,我们就近在社区开了个小超市……”

  在郑庵镇春晖社区,“田园”风光令人惊喜。作为合村并点的社区代表,春晖社区由4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建筑采用低层联排样式,统一装修,整齐美观,自家小院还可种菜种花。社区内设有便民综合服务大厅,4个村的村干部集中在此办公,“以后这里将设置更多服务,派出所服务,办理养老保险、民政事务,寻求法律援助、技术指导等都可在此实现,社区居民不用走出社区,就可以像在城市一样办理各类事务。”郑庵镇园区办负责人格外自豪。

  从农民变市民,从乡村到社区,中牟县的居民正在经历以往祖祖辈辈都想不到的变化和惊喜。

  致力于城乡统筹发展,着力解决历史欠账、提升百姓生活品质,中牟县把社区建设作为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加快提升和改善城乡基础设施,百姓获得感不断增强。

  据悉,今年以来,中牟县实施安置区建设项目28个,在建安置房达1380万平方米,主体封顶795万平方米,所有拆迁群众安置房全部开工,今年将实现3.8万人回迁。同时启动建设了192个社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业设施项目,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目前已有162个项目竣工交付使用。在打造新型社区的同时,中牟立足保护乡村文化,积极开展特色乡村建设,雁鸣湖镇成为全国重点镇、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官渡桥村成为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北三官庙村、十里铺村成为市级自然生态风貌特色村,官渡桥村、朱固村成为市级历史文化风貌特色村。

  为加快提升城市承载功能,中牟县今年投资196亿元,大力推进新G107、新G310、机西高速平安大道东延、广惠街北延等路网工程,总里程203公里,县域路网密度提升至每百平方公里261公里,居全省各县(市)第1位;开工建设中牟县首座黄河大桥,实施跨贾鲁河大桥4座、陇海铁路桥6座、公路互通立交8座,着力打通黄河、贾鲁河、陇海铁路等重要节点,努力构建高效便捷、内畅外联、城乡一体的路网体系。完成中牟县全民健身中心、汽车产业集聚区田径场、中牟县体育场田径场前期手续办理,即将开工建设。投资4600万元,建设完成智慧城市一期工程,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地理空间框架初步构成。

  把民生项目作为提高群众幸福感的重要举措,中牟县坚持以就业、教育、环保等领域为重点,积极推动公共财政向民生领域倾斜,截至10月底,该县民生支出达到25.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9.3%,27项省市重点民生实事和10项县民生实事项目有序推进。数据显示,今年该县全年新增就业人数、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人数、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预计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全县投入资金6.1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6所,新增学位9720个;县域综合医疗改革全国领先,城乡居民健康签约服务签约率达到85%。

  “未来,我们要让中牟县产生更多‘五金’农民,就是要让更多的农民打工赚‘薪金’、房屋出租收‘租金’、经营农家乐饭店赚‘现金’、土地流转后收取‘流转金’、参加各类社会保险发‘保障金’。”中牟一位乡镇干部的话概括出中牟县推进城乡一体化,让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决心。

  C

  田园烂漫如诗如画生态文明润泽中牟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陶渊明、王维诗中描绘的意境,如今在中牟县已成现实。

  以生态廊道绿化、生态林营造、森林公园建设、黄河湿地鸟类保护区为重点,中牟不断加快各项生态工程的建设,营造出“环廊相连、水绿交融、宜居宜游”的一体化生态格局。

  ——生态之“绿”。走在中牟,每隔不远总能见到生态廊道。按照“公交进港湾、行走在中间、辅道在两边、休闲在林间”的要求,今年,中牟县建设生态廊道10条、24.3公里、860.2亩,营造生态林1.5万亩,实现省市下达目标任务的139.7%,在郑州率先超额完成任务,连续三年在全市专项考核中荣获第一名。如今,149条生态廊道遍布中牟城市乡村,“乔冠搭配、针阔混交、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生态廊道景观随处可见,发挥出净化空气、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的重要作用。

  以森林公园、城市公园工程建设带动造林绿化,中牟县生态造林面积稳步提升,全县林地面积增加至4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7.06%。未来五年,中牟县将按照“一环、两带、三网、五区、十园、五基地”的生态建设布局,持续实施“绿地”工程,新建生态廊道19条,总长度280.3公里,绿化总面积40.2万亩;新增造林面积8万亩;改造提升森林公园面积1.5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32%以上,林木覆盖率达37%以上,林网控制率达到97%,湿地保护面积15万亩,为都市型田园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生态支撑。

  ——生态之“水”。在中牟,生态水系与中牟的“绿”一样美得出众,“两核、两带、八脉、十湖”打造出中牟的田园之景,以雁月湖、农业公园和贾鲁河水系为主,“水、城、田、林”融为一体、互相映衬,营造出独具特色的水城景观。夜晚,漫步贾鲁河亲水步道,只见地灯、街灯绚丽多彩,后潘庄桥的“天鹅戏水”、后刘庄桥的“双彩虹影”、十里铺桥的“月影双塔”在夜空下瑰丽无比,桥面上的LED灯颜色变换,岸上的灯光,绿化的树木,加上河旁居民区的万家灯火,与粼粼的河面交相辉映,格外迷人。

  通过贾鲁河综合治理、雁月湖水系治理、中牟国家农业公园水系治理和中小河流治理等生态水系的建设,中牟县县域空气质量得到进一步净化,地下水资源得到补充和循环,人居环境得到大幅改善,塑造出“水清、水活、岸绿、景美”的生态园林城市水系格局。

  ——生态之“防”。针对大气污染防治的严峻形势,中牟县围绕控尘、控车、控煤、控烟、控烧、控污“六控”措施,不断拓展治理范围,深化治理成效。进一步提升细化治理方案,深入做好8个方面24项工作,严格落实“封土行动”,严格查处违法涉气工业企业,严禁销售使用劣质散煤,严格实行机动车限行禁行,严格管控重点区域,严禁外地劣质油流入,严密组织清洁城市、清洁街道、清洁道路,严密监测污染变化情况和气象条件。全面加快水污染防治,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整治和涉水企业监管,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面落实“河长制”,建立县、乡、村三级河长制,扎实开展巡河工作,河段治理稳中有序。

  目前,该县已清理取缔“小散乱污”企业364家,全县186个建筑工地全部落实“七个100%”要求,投资1286.6万元完成所有乡镇及园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点建设并联网运行,实现检测体系全覆盖。截至10月底,中牟县优良天数为193天,在郑州各县(市)排名第二。

  D

  文化自信持续提升惠风和畅满目春光

  12月22日,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现场会上,因文化产业发展成效突出,中牟县代县长楚惠东在会上代表中牟县作典型发言,介绍发展经验。

  “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文化产业发展提出更加明确的要求。

  一手厚植文化底蕴,一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近年来,中牟县始终坚持把文化建设作为提升县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强力推手,下力气健壮文化产业之根,下功夫塑造文化事业之魂,不断向基层延伸文化触角,文化建设成就斐然。

  “这几年是中牟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最集中、投资量最大、水平提升最快的时期。”该县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王成立说,2015、2016两年该县文化事业经费实现了148.8%和65%增幅,均高于县财政收入同期增长幅度。

  在资金的有力支撑下,中牟县把文化设施建设作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以三馆为核心,以乡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主干,以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为网点,加快构建十五分钟公共文化圈,打通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如今,全县建成的216个村级文化大院,274个行政村(社区)共享文化工程“村村通”、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大幅提升,不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群众活跃其间,更提升了中牟美丽乡村的建设内涵,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在晒谷场看戏农民的笑声中,在小区妇女翩翩起舞的倩影里,在图书馆看书学习孩子们专注的神情里,幸福之花处处开放,文化之光普照心田。

  “文化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存得了历史,记得住乡愁。一个找不到历史的地方,是没有文化的地方。”如何把县域的珍贵文化得以传承?中牟以深度挖掘和强力扶持为非遗工作重点,拨出专项资金,对县域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普查、挖掘、整理、扶持。目前,已有《黄河打硪号子》《潘安的传说》《列子传说》《鸭李祖传正骨》4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面塑》《诗竹画》《官渡之战的传说》《中牟西瓜的传说》等18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虎头鞋》《麒麟舞》等62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在第11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中,该县推送的大吕武术夺得4金;在第九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黑陶作品获得银奖、诗竹画作品获得铜奖;在第四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大赛中,黄河打硪号子荣获评委会特别奖……在持续不断的挖掘保护传承中,各类非遗项目已经成为中牟文化的一张特色名片。

  为了加大对非遗的宣传,让散落在民间的这些文化瑰宝活起来、传下去,中牟还在全县深入开展非遗项目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活动50余场,以形式多样的展演活动吸引群众了解非遗文化、关注非遗文化、学习非遗文化。

  最近,中牟县“双优”“双带”文化惠民演出团又来到了青年路街道民主街村,精彩的演出吸引了众多村民前来观看。实施“双优”“双带”文化惠民工程是中牟县继2016年把文艺汇演阵地移至农村基层,开展“文化惠民欢乐万家”文艺汇演进社区活动之后,今年实施的又一项大规模文化民生工程。“我们要用3年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10000场以上。”楚惠东说,“双优”就是优秀传统文化和优秀文化作品,“双带”指的是带动传统文化发掘传承,带动乡风民风改善。通过活动,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传播正能量的同时,使中牟丰富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乡风民风日趋改善,文明素养全面提升。

  据悉,截至目前,“双优”“双带”文化惠民工程已在该县各村(社区)演出150余场,受益群众20余万人次。谈到这一文化工程带来的好处,刁家乡农民深有感触:“村里看戏、看书、打球的人多了,打麻将赌博的少了,那些戏教育大家要尊老爱幼,遵纪守法,勤劳致富,踏踏实实过生活,好处多着哩!”

  为了鼓励更多更好的作品创作产生,中牟县还投入专项资金设立了“潘安文学艺术创作奖”和“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奖”,推动一大批舞台艺术精品在中牟涌现。现代豫剧小品《拆迁之喜》荣获省戏曲小品大赛一等奖;现代豫剧《乡村爱情》获郑州市文华大奖;歌曲《人民公仆》获文明河南作曲大赛一等奖。就在不久前,中牟县文化广电旅游局、中牟县演艺中心创编的大型历史故事剧《中牟令》又喜获“河南省文华优秀剧目奖”。如今,大型现代豫剧焦裕禄》《四喜临门》;大型古装剧《虢都遗恨》《程婴救孤》;折子戏《跪韩铺》《爷俩竞选》等已成为该县送文化下乡的招牌曲目,深受群众喜爱和传唱。

  “为了打造更具有国际视野的文化强县,他们是扎扎实实地在做,他们很有远见卓识,我为他们的气魄所折服!”作家葛一敏点赞中牟说。

  一台台好戏,演绎出中牟大地万种风情;一本本好书,记录着中牟儿女奋力求索的进取精神;一首首好歌,唱响了昂扬向上的时代旋律……文化的力量,让中牟更加自信地奔跑在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大路上。

编辑:林辉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