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血透中心:超负荷“运转”书写人间“大爱”

2018年01月17日19: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西宁1月17日电 题:探访血透中心:超负荷“运转”书写人间“大爱”

  作者 王运卓 张添福

  清晨7点30分,在青海省人民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护士长苟晶绮带领6名护理人员,开始了一天“马不停蹄”的日常。

  待血液净化中心43台血透机自检结束,护理人员则分组行动,逐一给患者们穿刺上机。

图为责任护师做内瘘评估。 孙莹 摄 图为责任护师做内瘘评估。 孙莹 摄

  主管护师刘凤英已经在医院工作了三十个年头,经验丰富。“血透患者平时被限制饮食,过年过节时,依从性差一些,出现并发症的机会也就更多,这就得需要我们护士急诊加班透析。”

  “有没有节假日,都一样,已经习惯了。”刘凤英说。

  苟晶绮介绍,按照标准,每名责任护士管理5名透析患者,但是近几个月,几名护士病假,在岗的护士不得不超负荷运转,但大家都毫无怨言。

  每天7:30分、13:30分和18:30分,三批患者依次透析,最晚一批患者下机后,护理人员还得清洁整理,备好次日使用的物品,等忙完也到次日00:30分,披星戴月回家已是家常便饭。

  中新网记者注意到,按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要求,护理团队还建立了4个微信“爱肾天使”护患沟通群,一些健康宣教及患者的治疗需求,都能在这里及时发布和回应。

图为青海省人民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 孙莹 摄 图为青海省人民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 孙莹 摄

  “@秀?你好!这会儿胃疼好点了吧?到家后注意保暖,合理饮食!”这是护士发给一位病患的一段微信。

  苟晶绮告诉记者,患者安全到家告知护理人员后,才代表着一天工作的结束,没有家属接送的患者,责任护士得通过微信、电话或短信来具体落实。

图为接诊患者。 孙莹 摄 图为接诊患者。 孙莹 摄

  2014年1月,病患黄翠萍来到血液净化中心做透析,起初总会出现导管感染的现象,而通过排查操作过程中的风险点,找到了感染原因,借助国外先进经验,护理团队反复试验,改良了护理操作,使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明显下降。

  四年过去了,黄翠萍的治疗情况稳定。她总说:“去血液透析中心比去亲戚家还勤,护士们一声声的‘阿姨’,让我在这有家一样的感觉。”

  肾内科主任胡文博介绍,目前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拥有透析机43台,230名患者在这里接受治疗,截至目前,在此就诊的患者人数占青海全省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总人数的23.1%。

  “不少患者家离医院仅车程就得三四个小时,每次来院透析,不仅要花交通费、餐费,有的还需要一晚的住宿费。”胡文博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对那些经济条件本就不好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负责人王维恩算了一笔账,2015年县医院没有血液透析服务,当地患者只能去省城大医院,每个月仅交通费和餐费就要多花1500元。

  青海省血液净化质控中心挂靠在青海省人民医院肾内科,负责青海全省血液净化质控工作,自2012年起,在青海13个地区开设血液透析中心,而借助医联体建设,目前,青海全省有21家医疗机构具备血液透析能力,当地患者少了路途劳顿,节约了开支,在家门口就能完成治疗。

  胡文博说,青海地广人稀,医疗服务半径大,通过医联体建设,依托青海省血液净化质控中心的架构,逐步实现了医疗人才技术双下沉,使优质的医疗服务惠及更多高原患者。(完)

编辑:史海山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