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么看表演 看韩熙载家的“晚会节目单”

2018年02月03日08:59

来源:大河网

  □记者游晓鹏

  古时候,年三十是一个庄严的日子,家家户户该拜神拜神,该敬祖敬祖,该熬福熬福,想看春晚,对不起没有。艺人这天也要回家过年,而且也没有人突发奇想搞一个拼盘晚会去挥霍这个一年中最严肃的时刻,不管你是大户人家还是小老百姓,否则会显得无比另类。

  但是,古代春节基本上官员们都是放假的,中国在秦汉甚至更早已经有了公假规定,一直到清代、民国,在春节前后都大体设置有立春、元正(元旦)、正月岁首、元宵等节庆假期,老百姓这些天也会放下手里的活计,只要营生还过得好,也一定会热热闹闹地过节,讨个吉利。

  虽然年三十没有春晚,但进入腊月开始,古人就安排了很多“节目”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孔子的弟子子贡曾经观看过腊八节祭祀的场面,“一国之人皆若狂”的大众狂欢把他震惊得有些怀疑人生,孔子倒是看得开,说这是“百日之劳,一日之乐”,大家忙了一年,应该尽情放松一下。当时,齐国的狂欢盛会办得格外火爆,引得天下男女往而观之,其中包括邻国的鲁庄公,他不顾君主的身份也要淘票一张,最后在史书上落下了“非礼”之名。这倒不是鲁庄公在派对上的非礼美女,而是跨越国境去干这个事,实在不成体统。

  那时候这种场面会有什么节目呢?主要是乐舞。8000年前,中国人就制作出了精良的古笛,人们对音律已经认识很深,乐舞发展起来后,几乎每个时代都有代表作,传说中黄帝时有《云门》,唐尧时有《咸池》,夏禹时有《大夏》,这些多为群舞,现场仿效山林谷溪之声歌唱,敲打以鹿皮蒙面的缶,击打清脆的石磬,弹奏有十五根弦的瑟,舞队则会扮成百兽纷纷起舞,场面震撼而隆重。

  这些光听描述相当简陋,无法跟今天晚会的声光电相比,但随着社会发展,人们不仅会第一时间把各种先进工艺、技术运用到刀枪剑戟这些军事项目上,也会用到娱乐事业上,改善各种乐器。先秦时期,中国诞生了较早的艺人,包括享誉后世的鼓琴高手伯牙、韩国歌者韩娥、秦国的男高音秦青等。

  韩娥曾应邀到齐国开过一场演唱会,她的代表作是《曼声哀哭》,大约是今天杨宗纬的风格,能把全场老幼弄得垂涕相对。假如那时有春晚,这个节目一定会被导演PASS掉。对了,余音绕梁这个词也是从韩娥这来的。还有声振林木的秦青等,他不仅唱得好,还是一位知名导师。其中,有位学员叫薛谭,学了一段觉得可以了想走,导师没说什么,临别时突然引吭高歌,响遏行云,薛谭闻之大惊,回敬了导师一个转身,继续深造。当然,还有闻名乐坛的“郑卫之音”,当时豫中豫北一带堪称流行音乐之都,所以才有韩娥这样的歌星能出国走穴,直到汉朝,“郑声”都是娱乐圈里最流行、卖相最好的唱法,并屡屡引发一些艺术保守派的攻击。

  秦汉及以后,乐舞百戏、弦管歌舞大约都是宫廷里和有钱人家自家包场子欣赏的常见项目,娱乐事业极度发达,节目不光有乐舞,还有了杂技、幻术、角抵(相扑)等节目,这些杂技的精彩程度或许不亚于今天,在数目庞大的汉画像石中,它们是画师表现的重点之一。那时候,如同今天的春晚一样,各种节目拼盘组合的盛大演出,老百姓还是很少有机会看的,但是贵族们屡见不鲜,为了讨巧,节目也在不断创新,所以即使是以享尽人间之乐闻名的秦二世,也常常沉溺于宫里的这些表演,那看得真是心无旁骛,李斯有急事来商量他都不搭理,护着遥控器不撒手。

  如今,人们习惯除夕夜一边吃饭一边看春晚,在古代,这是相当高端的室内活动,有能力把宴饮和节目结合起来的只可能是达官贵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有吃有玩有看的夜宴或许能从史书或者章回小说里找出来一些,但留下画面的似乎只有韩熙载家的那一次。

  韩熙载给南唐后主李煜打工,南阳人,曾隐居嵩山,南渡后当了中书舍人,但他一点都不像他的老板一样“爱上层楼”,因为他真的是“愁”,北方强邻赵匡胤咄咄逼人,李煜想提拔韩熙载为宰相,韩熙载完全没兴趣。为啥?曾经他也屡献国策,但频遭冷遇,战机早已贻误,自知回天无力但又不敢违抗君命,只好彻夜宴饮排遣忧愤。李煜也有意思,听说之后就找了画家顾闳中跑到韩家“窃观”,偷偷看完凭着记忆画下了长长的《韩熙载夜宴图》。李煜随后把这组证据如山的狗仔照扔到了韩熙载面前,试图劝诫,不料韩熙载“视之安然”。

  这是一个不太正能量的故事,却让我们知道了当时的一场歌舞夜宴大体是什么样子。画卷共分五部分,包括听乐、观舞、歇息、清吹和送客全过程。演出开始,韩熙载坐在榻上,桌上摆着菜肴,八九位宾客和陪侍包括伴奏围拢着听一位女子弹琵琶,旁边还坐着整场演出的导演——一位教坊副使,教坊是当时的官方娱乐机构,下一个要表演绿腰舞的小姑娘王屋山也立在身后,等待上场。随着晚会进行,韩熙载亢奋起来,脱了袍子给王屋山伴鼓,不知道韩老爷有没有大喊大家high起来,总之,晚宴的气氛达到高潮。之后大家都有点累了,韩熙载穿上外衣回到榻上,又恢复了满面愁云,心不在焉,火烛已经燃了一半,预示着夜宴已经差不多了。此时,茶点被端上来,六位女子开始吹奏舒缓的箫乐,直至曲终人散。韩熙载穿上便服,起身与宾客挥手告别,几位宾客还与女演员们依依不舍,不知是不是索要签名。

  说这是一段录像都不为过。不过至少画家是厚道的,主角韩熙载无奈多于荒废,完美演绎了你不是真正的快乐,你的笑只是你穿的保护色。公元970年韩熙载去世,强大的北宋在几年后就统一南北。这幅《韩熙载夜宴图》却成为记录古代娱乐宴饮的经典,宋摹本流传至今,带着它曾经的故事在故宫博物院供人唏嘘。

编辑:魏蔚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