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病妻吸痰、喂饭、按摩 商丘男子用行动诠释相濡以沫的爱恋

2018年02月08日05:35

来源:大河网

郑海涛在照顾妻子

郑海涛在为妻子揉脚

  □大河报记者吕高见文吴国强摄影

  核心提示|“滴滴滴……”门口安装的断电报警器突然响了,刺耳的声音划破空旷的院子,传得很远。“不好,又停电了”,说话间,正在附近忙碌的郑海涛,赶紧放下手里的活儿,跑回了屋里。随后,他把连接监护仪的插头迅速拔掉,插到了自制发电机的逆变器上,监护仪又重新开始了工作。

  临时住处电压不稳,且偶尔停电,商丘80后男子郑海涛,为了照顾患重病的妻子,用电动车电池自制发电机,供监护仪、呼吸机等仪器正常运转,来维持病床上的妻子呼吸。

  “牵了妻子的手,就要守护她一辈子。”他们相濡以沫的爱情打动了很多人,大家纷纷为他们送去祝福。2月6日,大河报记者驱车辗转赶到了商丘,走近郑海涛,倾听他们背后的感人故事。

  现场

  陪在妻子身边,一小时给她吸两次痰

  在宁陵县阳驿乡汤林王村一所废弃小学内,郑海涛一家老小6口人因修国道家被征用,在此临时居住。10多平米的屋里,周围用蓝白绿相间的彩条布遮挡了起来,屋里还有一个取暖的电炉子。

  在郑海涛屋里,靠北侧一张病床上,他的妻子张银娣脖子里插着气管,正安静地躺在床上,上面盖着4层被褥。床东头一侧堆放着一摞一次性吸痰管,足有半米多高。此刻,病床上的张银娣扎着一个羊角辫,仰头望着天花板,大眼睛一眨一眨的。病床南侧有两组电动车电瓶和电池,连接着逆变器,监护仪正在工作。紧挨着妻子的是郑海涛住的地方,一张不大的床上堆放着被褥。

  此刻,郑海涛刚喂完妻子早饭,正在屋里为妻子做按摩。大河报记者注意到,张银娣只要嘴巴稍微一动,一个眼神,郑海涛就会明白其中的意思,快速从旁边取出一次性吸痰管,右手戴上消毒手套,俯身为妻子进行吸痰。采访的几个小时内,郑海涛平均下来每个小时至少要为妻子吸两次痰。

  患病

  妻子瘫痪,被诊断为急性脊髓炎

  郑海涛告诉记者,他今年33岁,妻子张银娣比他小5岁,两人是在外地打工时认识的。结婚后,两人恩爱有加,先后有了两个孩子。但一场噩耗打断了一家人的宁静。

  据郑海涛回忆,2016年5月29日晚上,他们一家人正在吃饭,妻子抱着女儿,突然觉得手臂发麻,当时以为抱孩子抱累了。等母亲接过孩子后过了一会儿,妻子仍然不能正常走路。之后,家人迅速带她到附近诊所看病,医生看妻子病情比较严重,建议转院。

  次日,他们便转到了河南省人民医院。郑海涛提供的该院诊断证明书显示,初步诊断急性脊髓炎,格林巴利,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

  住院治疗了3个多月,张银娣病情有所好转,但高昂的医药费让这个本来就不算富裕的家雪上加霜。医生对他说,他妻子的病可以回家慢慢恢复,为了节省各种开支,当年9月6日,郑海涛把妻子接回了家。

  郑海涛告诉记者,妻子目前不能说话,插着呼吸机,平时都是他一个人照顾。郑海涛在床边给妻子按摩时,记者注意到,张银娣的手和脚已经萎缩。郑海涛说,他妻子除了面部外,其他地方都没有知觉。

  这时,张银娣肚子饿了,郑海涛盛出一碗粥,一手端碗,拿勺子盛出来一勺,放在嘴边吹了吹,感觉不烫后,弯腰俯下身子,缓缓地把饭送到妻子嘴里。

  爱情

  自制发电机,维持患重病妻子呼吸

  “妻子病情比较严重,一刻也离不开人。”郑海涛告诉大河报记者,虽然妻子回家了,但治疗一刻也没有耽误。为了更好照顾妻子,郑海涛把自己的工作辞掉了,在家专心护理妻子。他又花了近五万元购买了呼吸机、监护仪、抽痰机等仪器,辅助妻子治疗。

  郑海涛说,自从妻子生病后,他就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妻子有时一个小时需要抽痰三四次,那时,他就会为自己定一个闹钟,一会儿起来看看,生怕睡着了,耽误照看妻子。

  张银娣的病情也牵挂着村干部的心。考虑到他们家实际情况,村里给找了一处住所,让他们全家免费居住,不收取任何费用。此外,当地政府考虑到郑海涛家庭实际情况,还专门为他们俩申请了补助,每人每月130多元。

  冬季刚过,加上快过年了,到了用电高峰期,学校里面的电压不稳,还偶尔停电。可张银娣一刻也离不开呼吸机,否则就会造成生命危险。为此,郑海涛考虑过购买发电机,但是觉得其噪音太大,影响妻子晚上睡觉。后来,他用家里电动三轮车和两轮电动车里的几组电瓶,并买来了逆变器,制作了发电机。只要停电或者电压不稳时,他就会把各种仪器接到电瓶上,以此来维持病床上妻子的呼吸。郑海涛说,电瓶做的发电机能用一天左右,如果停电时间再久的话,就要向邻居借电瓶才可以。

  感动

  爱心涌动,许多陌生人慕名捐款

  记者注意到,在郑海涛家里,辅助妻子治疗的各种仪器都有,桌子上还有张银娣吃的许多种药,屋里就像一个小型医院一样。不仅如此,郑海涛还学会了打针,配药,消毒等。郑海涛笑着对记者说,他现在就是一个高级护士,有时做的工作甚至比护士还要多。

  近两年来,郑海涛呵护妻子,平凡的举动感动了不少人。很多人知道他们的事后,纷纷捐款献爱心。此前,镇里的爱心人士带着2000多块钱,还有米、油、奶粉等来家里看望张银娣。记者在采访期间,多名村民告诉记者,郑海涛确实是个不错的丈夫,妻子患病后,对其呵护有加。大家都很感动,村里很多村民都给他们家送去了钱。

  如今,在郑海涛家里,精心珍藏着一卷红纸,红纸上清晰地记录着许多陌生人的名字和捐款钱数。郑海涛说,对于好心人的帮助,他永远也不会忘记。等妻子康复后,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张银娣的病情,还受到当地村委会的“特殊待遇”。

  2月6日中午,大河报记者将郑海涛家的实际情况,反映到了汤林王村村民委员会,一名村干部解释,考虑到他们家有一个重病人,村里给他们免费找了住处,并为两人办理了补助,还给他们家一个电炉子,用于取暖。至于他们家用电瓶制作发电机一事,他们并不知情。该干部说,下一步,他们将和电业部门积极协调,给他们家架设一条专线,在断电情况下,也能保证监护仪等仪器的正常运转。

  称赞

  “没有女婿,俺闺女都活不到现在”

  “是一个纯爷们,值得我们大家学习。”有村民表示,为了让躺在病床上的妻子开心快乐,郑海涛还每天给她讲故事,用手机播放影片拿给妻子收看,虽然家庭比较清贫,但一家人过得比较充实。

  “对俺闺女可好了,不然她都活不到现在。”郑海涛的岳父张红杰在接受大河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女儿患病后,感觉整个天都要塌下来了,他们老两口一个患有精神疾病,另一个一条腿股骨头坏死,也无法照料女儿。现在女儿躺在床上不能动,吃喝拉撒都是由女婿一个人照顾。张红杰说,当初女儿的婚事,他还不太乐意,现在看来,真是太不应该了,“这么好的女婿,打着灯笼也难找。”

  再有一周左右就要过年了,郑海涛的大姐,专门给他们家送来了20斤猪肉。如今,过年的氛围越来越浓,张银娣看上去,也似乎比以前精神了许多。

  “希望妻子早日好起来,这是我最大的愿望。”采访结束,郑海涛告诉记者,等过完年,他准备给妻子办理残疾证,每个月还有补助。郑海涛说,他妻子把后半生的生命交付给他,他就要把全部的爱给妻子,让妻子生活在充满爱的家庭里。

  还有一个喜讯,郑海涛说要和大家一起分享。他家在本村新盖的房子目前已经竣工,正在进行简单的装修,等结束后,他们一家就可以住进新房了。

  记者离开时,问躺在病床上的张银娣,“丈夫对你好吗,如果好,请点点头,不好,摇摇头。”张银娣望着记者,勉强张了张嘴,并微微点点头,脸上绽放出了甜蜜的笑容。

编辑:张馨予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