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时间】全国人大代表赵国祥:打造“一省一标杆”师范院校 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2018年03月07日18:52

来源:大河网

  全国人大代表赵国祥(右)、裴春亮合影

  大河网讯(记者 张楠)正所谓“兴国必先强师”,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接受大河网记者采访,他表示,师范教育是教师队伍的“工作母机”,必须大力支持师范院校强基固本、提质增效,从而更好地发挥师范院校强师兴国的主体作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现状|师范教育呈现逐渐削弱趋势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兴国必先强师”,要“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

  赵国祥说,我国举办师范教育的历史已超过100年,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相对先进的教育理念、完备的课程体系、成熟的培养模式和充足的实习实践基地,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各级各类优秀教育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独特贡献。然而,自上个世纪九十代末以来,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师范教育呈现出令人担忧的逐渐削弱趋势。

  原因|“去师范化”现象严重 学生从教意愿不强

  “部分高水平师范大学走上了综合化办学的道路,非师范专业和招生数量远远超过师范专业,成为‘非师范’师范大学。”赵国祥表示,目前高校“去师范化”现象严重,教师教育总体萎缩,一些地方师范院校借合并、升格和转型之机变成综合性高校,不再以“师范”命名。统计资料显示,1990年,我国共有公立本科师范院校257所,到2018年,我国师范类本科院校已锐减至124所。

  由于政府的政策倾斜力度不够,办学经费严重短缺,培养模式改革滞后,不能满足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需要。近年来,许多师范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4+2”“2+2”“3+1”等模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改革的力度、成效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在市场经济崇尚实用的大环境下,教师职业的吸引力非常有限,普遍偏低待遇致使毕业生从教意愿不够强烈。受历史发展、自然条件、地方财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广大农村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教师,工资待遇和生活工作条件相对更差,直接影响了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地区从教的意愿。

  建议|吸引优质生源 着力打造“一省一标杆师范院校”

  为了切实解决以上师范院校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发挥师范院校在强师兴国中的主体地位,振兴教师教育,培养造就一大批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大国良师。赵国祥建议,加大经费投入,保障改革发展;提高薪资待遇,吸引优质生源。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吸引更多高质量生源选择教师职业。

  同时,着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解决师范生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把握教师成长规律,完善教师培养体系,形成教师职前培养、新入职培训、职后继续教育完整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体系,努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人才。

  赵国祥认为,着力打造“一省一标杆师范院校”,给予标杆院校足够的办学自主权,努力把标杆院校建设成为高水平师范大学,辐射和引领其它师范院校整体提高办学水平。在此基础上,建立高端机构,成立中国教育科学院,从全国遴选教育家级的院士,给予最高荣誉,加强对教师教育的科学研究和顶层设计。


编辑:张馨予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