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宝|河南博物院里鲜为人知的九大珍宝,你记得几件?

2018年03月10日11:03

来源:文博河南微信公众号

  摘要:凡博物馆皆有自已引以为豪的藏品中的精华,如罗浮宫之《梦娜丽莎》、荷兰国家历史博物馆之《夜巡》、中国国家博物馆之司(后)母戊鼎、故宫博物院之《清明上河图》等等,河南博物院也不例外。

  河工大设计艺术学院羽林溯金实践小分队

  ▼

  相信经常参观河南博物院的朋友们大都会知道“九大镇院之宝”:贾湖骨笛;杜岭方鼎;妇好鸮尊;玉柄铁剑;莲鹤方壶;云纹铜禁;四神云气图;武则天金简;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

  “九大镇院之宝”中,先秦时期的青铜器占据五件,那么,这些青铜器又有哪些特征呢?在高校学子眼中又是怎样的呢?以下由“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羽林溯金实践小分队”对青铜文化的探索,推荐细看哦!

  河南博物院

  青铜器是由青铜合金(红铜与锡的合金)制成的器具,诞生于人类文明时期的青铜时代。

  这是官方对于青铜器的解释。

  解释是:“火与金属的交融,艺术与生活的打磨。”

  任何器物的诞生都是顺应时代的发展。中国的青铜艺术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都能称得上是浓重的一笔,青铜器的发展离不开技术、文化、制度、军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河南地处中原地区,曾是多朝都城的定都地,有着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曾出土过很多具有深厚文化价值的文物,这其中不得不提的也是青铜器。

  河南博物院是一所国家级的重点博物院,这便注定了它丰富的内涵,博物院的九大镇馆之宝中有五件属青铜器,由此也见青铜器的重要。

  青铜器的发展不只体现工艺的发展,更是映射了一个时期文化的发展,对于青铜器的研究,一定程度上也能加深对于历史文化的了解,对于学习或是研究都能起到正面的影响。

  选择青铜器的学习与深究也是深受中国工艺美术史这一学科的影响。

  既然研究,那么就研究典型,再去了解各个出土地各个文物的不同形态和背景。所以,首先来到河南博物院,这个与青铜器有着密切联系的博物馆。

  这次给大家介绍的一共有四件文物,都是河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分别是妇好鴞尊,云纹铜禁,莲鹤方壶和杜岭方鼎。

  希望大家通过浅显的语言,能够对他们有所了解,同样对他们产生一些兴趣。

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妇好鸮尊

  妇好鸮尊

  首先从妇好鸮尊开始。

  妇好鸮尊,属商代晚期(公元前11世纪)的青铜器,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通高45.9厘米,口长16.4厘米,出土时为两件,成对,一只藏于河南博物院,另一只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形体呈猫头鹰状,昂首、圆目、宽喙、小耳、高冠,双翅并拢,双足与垂尾共为三点支撑,后颈有口,上有盖,内壁铸“妇好”二字铭文。背有兽首弓形鋬。器身满布缛丽的纹饰,造型典雅凝重。纹饰样式为蝉纹,是商周时期典型的动物纹饰之一。

  虽被称为尊,但并不用于生活饮酒,而是用于祭祀。

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云纹铜禁  

       云纹铜禁

  云纹铜禁,1978年在河南淅川县下寺的春秋霸主楚庄王子庚之墓中被发现。

  它是中国最早采用失蜡法制作的青铜器物,也是我国科学发掘出的第一件禁类器物。

  在先秦各区域文化当中,楚文化可以称得上是精彩绝艳,诙诡谲怪了,青铜铸造技术则是楚文化中最独特的一部分,而云纹铜禁则可以说是楚国青铜器的巅峰之作。

  “禁”字,有禁戒饮酒之意。

  由于周朝人亲眼目睹了商王朝的灭亡,他们认为夏、商两代灭亡的原因之一在于嗜酒无度,因而将承放酒杯的案台称为“禁”。

  周朝还发布了中国最早的禁酒令——《酒诰》。可以这么说,云纹铜禁见证了我国第一个禁酒时代。

  禁酒的意义让我们后人肃然起敬:前世之不忘后事之师——如果不做真正有利于国家百姓的事,亡国不过是迟早的事!

  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莲鹤方壶

  莲鹤方壶

       于1923年在河南新郑李家楼春秋郑国国君大墓出土。现一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青铜馆,一收藏于河南博物院。

  莲鹤方壶为一对两件,只是在高度上有细微的差别。故宫藏高125.7厘米,称莲鹤方壶“立鹤方壶”,河南博物院藏高126.5厘米,称“莲鹤方壶”。

  两件方壶的重量相同,均为64.28公斤,口为方形,长30.5厘米,宽54厘米。

  一朵莲,一只鹤,组成了它的名字——莲鹤方壶。

  仙鹤展翅,溅起的水波,惊动了莲花绽放的花瓣,也惊动了千年时光的碧波。莲鹤方壶造型巧妙,铸造工致,壶上物象众多,却杂而不乱。这实属是“青铜时代的绝唱”。

  郭沫若先生曾以极富赞美的语言,对其称道:“此鹤突破上古时代之鸿蒙,正踌躇满志,睥视一切,践踏传统于其脚下,而欲作更高更远的飞翔”。

  在中华灿烂的青铜文明里,莲鹤方壶是巅峰之作,毫不过誉。它被公认为河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实至名归!

  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饕餮乳钉纹方鼎

       杜岭方鼎

  相传禹铸九鼎,三代奉为传国之征。

  鼎作为炊煮的食器,演变为王权的象征,体现了华夏文明的民本意识,而中原既是鼎的发源地,更是鼎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地区。

  1974年出土于河南郑州杜岭街道办张寨前街的杜岭方鼎,共两件。一件高1米,重86.4千克,方形,深腹,双耳四足,腹上部饰兽面纹,两侧及下部饰乳丁纹,形体质朴庄重,后被调往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另一件较小,高 0.87米,重64.25千克,藏于河南博物院,现为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之一。

  杜岭方鼎年代要早于我们熟知的安阳殷墟出土的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形体要小于司母戊大方鼎)。

  1959年郭沫若先生猜测“郑州商城”有可能是商代都城后,杜岭方鼎于地下沉睡3000多年后重见天日,不期而遇地与当代考古学家乃至科学家的相见,郑州商城遗址逐渐由“混沌”走向“清晰”。

  郑州商城,一座3600年前营建的当时世界规模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商王朝的心脏与王都。

  有了郑州商城的存在,因“断代”而看似年轻的郑州,一跃而成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挺进中国大古都俱乐部。

  杜岭方鼎不只是早商的一件青铜重器,更是中国乃至世界于人类的青铜时代,所创造的第一座青铜文明纪念碑——杜岭方鼎是目前人类所能认知的年代最早、体量最大、铸造最为完美、保存最为完整的青铜重器。


编辑:张馨予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