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新时代 春意满中原】T15版|百姓生活更美好

2018年03月17日08:33

来源:大河网

  河南省青少年少林足球训练基地落户登封市少林塔沟武校,现代足球与传统功夫深度融合,迸发新活力。⑨6高山岳冯威锋摄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牢记总书记嘱托,河南在教育、健康、就业、社会保障以及环境治理等方面,成绩显著,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新闻故事

  大专家和他的小患者

  先心病患儿就诊路

  3月13日下午,郑州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儿童心脏中心一病区,明亮舒适的病房内,10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小宇(化名),正在奶奶的陪同下阅读课外书。

  根据手术安排,小宇将于近期实施经皮肺动脉带瓣支架植入术,为他实施手术的专家,是由北京阜外医院张戈军教授和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范太兵主任率领的专家团队。这是继两个月前,该院成功实施华中地区首例无需开胸、无需体外循环的微创介入新技术之后,将要实施的第二例手术。

  “孩子终于有救了,真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做上这手术。”病床旁边,小宇的妈妈正在整理孩子的病例信息。从儿子八个月大查出患有严重的小儿先心病“法洛氏四联症”,到孩子近两年出现的严重肺动脉瓣返流等术后并发症,每一次的彩超和病例资料,妈妈都精心保存着。为了这次手术,一家人耐心等待了4年。

  河南是人口大省,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省份。由于优质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疑难重症病人的省外转诊率较高。去年12月,备受关注的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在郑州建成开诊,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华中分中心同时挂牌启用。它的到来,让我省众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国内知名专家“把脉”问诊。

  回想起这些年带孩子看病的经历,小宇妈妈感慨良多。她清楚地记得,2013年夏天,她和丈夫还在上海打工,6岁的小宇因为在学校上体育课活动量大,课后出现了反复咳嗽的症状。“那是他小时候做完手术很长一段时间后,第一次咳嗽咳得厉害,他总是说胸口闷、不舒服。”想到孩子有过先心病手术的经历,当时的症状让妈妈觉得“情况似乎不太对劲儿”。

  在当地一家医院,小宇被确诊患上严重的肺动脉瓣返流,并伴有心功能不全。这是复杂的小儿先心病手术后,随着孩子成长发育出现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这种症状长期持续下去,患者心肺功能将受到影响,最终造成心衰,危及生命。

  通过多方咨询,小宇的妈妈了解到,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再次实施手术,置换肺动脉瓣。为了给孩子寻找手术的机会,从那一年起,小宇便在家人的陪伴下,辗转北京、上海等多地就医。即便医院给出了“具备手术机会”的答复,可是“没有确切时间点”的漫长等待,让一家人备受煎熬。

  家门口看好疑难病

  直到2017年8月,通过微信群里患儿家长的推荐,小宇回到了家乡,找到了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科研与学科建设部主任、河南省儿童心脏中心主任范太兵诊治,这让全家人激动不已。

  更令他们感动的是,刚入院的第一天,医护人员就主动帮他们申请了红十字会阳光天使基金。“这些年给孩子看病,家里东拼西凑花了近10万元,没想到这次回来,家乡有这么好的医院和大夫,帮我们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小宇妈妈不禁潸然泪下。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把国内外先进的诊疗技术引入河南,让很多像小宇这样的疑难重症患者切实受益,结束了辗转省外就医的奔波劳碌。

  从去年12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开诊至今,已有多台高难度手术在这里实现“零的突破”。范太兵清楚地记得20年前刚刚博士毕业回到家乡工作时的情景。“那个时候,河南的先心病治疗技术还是短板,不少患者到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就医,一大圈子折腾下来,交通、住宿都是笔不小的花费,很多孩子往往在辗转途中病情加重,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范太兵说,让患者在“家门口”看好病,不但是千家万户迫切的心愿,同样也是医生的责任与担当。

  在导师的帮助下,范太兵牵头成立了我省首家小儿先心病诊疗中心,从此翻开了河南先心病诊疗技术的新篇章。近年来,他带领团队不断在微创、小切口、3D打印技术等先进技术领域努力探索,创造出了一个个“河南首例”。

  如今,来自北京阜外医院的知名专家会定期来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坐诊;依托医院成立的心血管病专科联盟,常态化的手术带教、医师培训,将更多先进的诊疗技术传授给基层医生;病区智能化护理信息管理系统,将“阜外”品牌逐步引入全院,同质化的管理模式让患者看病就医更加智能化、舒适化;挂牌启用的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华中分中心,将“催生”更多高技术含量的科研成果,再生医学、人工智能心脏等前沿技术,对河南老百姓来说将不再是陌生遥远的名词……“医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对外开放,医学也是一门时间科学。随着国家六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的纷纷落地,会有更多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引入河南,造福中原百姓。”范太兵说。③7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本报记者逯彦萃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绝不是仅仅满足温饱、小康的基本需求,获取一个“及格分”,而是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上不封顶”的永恒目标。

  牢记嘱托,在春天播下追梦筑梦的颗颗种子;不负使命,在中原结出为民惠民的累累硕果。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为了让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河南连续四年把农村中小学“全面改薄”列入重点民生实事,截至2017年,河南改善贫困地区7822所薄弱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更多农村孩子与城里孩子一样拥有了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去年9月,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双进入“双一流”榜单。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讲到教育时特别提到,“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失业率控制在3%;鼓励支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新办31.4万个实体企业,带动463.4万人就业;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创造了职业技能培训的“河南经验”;大力推动大众创业,河南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总量居全国第一……

  腰包鼓起来,让百姓在高质量发展中享受更多获得感。过去的四年,河南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发展,全省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5%,跑赢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居民可支配收入从1.3万元提高到2万元。

  社会保障更可靠,让人民幸福更有底气。1.14亿人次参保,860万困难群众享受“特惠制”大礼包;全省4502家医疗机构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大病补充医疗保险“一站式”即时结算,老百姓住院报销更加便捷;连续三年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累计为企业减负33.6亿元……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为了让百姓享受更好的医疗,全省新农合参合率达99.1%,全国领先;组建医联体364个;为乡镇卫生院招聘954名医学毕业生,完成三年3000人派遣计划;完成14万名适龄妇女两癌筛选。

  居者有其屋,天下苍生有房住。为了让老百姓住得更好,过去的四年,河南先后启动实施煤矿棚户区、城市棚户区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截至2017年,全省累计分配保障性住房90.2万套,改造农村危房85.9万户。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为使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环境更美,2016年河南出台“史上最严”的“1+6+7”治霾令;2017年全省全面实施机动车限行。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加快完善,优良天数增多,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稳定达标。

  民有所盼,必有所应。经济发展促进人民群众获得感提升,民生获得感的增强反过来给经济发展注入更强大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不忘初心,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美好。③7

编辑:魏蔚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