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检方再出重拳打击生态环境犯罪 通过公益诉讼已收回600余亩国有林地

2018年03月27日17:26

来源:大河网

111

  大河网讯(记者宋向乐)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在打击生态环境犯罪方面,河南各级检察机关将如何发力?又如何凸显公益诉讼的作用?3月27日,河南省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通报相关情况。

  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河南省检察院副检察长李自民向媒体记者通报了该院近期出台的《关于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并总结了文件中的“干货”。

  怎么干?瞧瞧副检察长口中的“干货”都有啥

  关键词:公益诉讼

  大河网记者发现,公益诉讼成为《意见》中的重头戏。3月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检察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经历了顶层设计、法律授权、试点先行、立法保障、全面推进五个阶段,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改革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典型样本。

  去年7月以来,全省共收集公益诉讼案件线索501件,其中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291件;共立案380件,办理诉前程序案件356件,其中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186件;直接提起公益诉讼案件14件,其中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11件,占比78.6%。共收回被损毁国有林地603.4亩、集体生态公益林654.82亩,督促地方政府完成林地清收还林任务104.9亩、复垦耕地548.69亩,督促治理恢复被污染的水源地面积5004亩、河道103.9公里、水域面积222.1亩,督促清除处理生产类固体废物10100吨,督促关停和整治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178家、未办理环评企业233家、违法养殖场215 家。

  根据省检察院的相关工作方案,从2018年3月到2019年10月,利用一年半的时间,在全省检察机关部署开展生态领域公益诉讼专项活动,要求各地结合实际,聚焦重点区域,集中办理一批案件,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规模效应,促进“美丽河南”建设。

3

发布会现场

  关键词:协作配合

  生态文明建设是个社会工程、系统工程,仅靠检察机关一家单打独斗显然不够,需要国家的整体规划统筹和社会各方的积极参与配合。

  《意见》对司法办案领域的协作配合作了明确规定,要求要健全完善与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及环保、水务、国土、食药监等相关行政执法机关的联席会议、线索移送、案件通报等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对今年中央重点部署推进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进行了阐述,要求全省检察机关大力支持政府及其指定的部门或机构主张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权利、积极为行政机关提供法律咨询、依法协助行政机关开展调查取证、追缴赔偿费用等。

  在立案监督方面,河南省检察院侦监处处长乔志华告诉大河网记者,2017年,省院共监督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环境犯罪案件100件,监督公安机关立案312件,已提起公诉272件389人,判决265件376人。

  其中,南乐县检察院监督立案的潘习龙等人污染环境案,主犯潘习龙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罚金20万元。该案监督过程中及时移送的民事公益诉讼线索,经民行部门与公益组织积极沟通,促使公益组织提起公益诉讼,检察机关及时跟进支持起诉,最终被告山东聊城东染化工有限公司被判处承担生态环境修复费1491万元。

  关键词:紧贴实际

  在结合《河南省“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相关要求后,《意见》将对“三屏四廊”等方面的生态环境犯罪进行精准打击。

  《意见》强调要加强对伏牛山、桐柏大别山、太行山三大山地生态屏障建设和南水北调中线生态保护带、沿黄生态涵养带、沿淮生态保育带、明清黄河古道生态文化走廊建设的保护,重点服务我省“三屏四廊”生态安全格局建设,充分体现我省地理特点和生态环境形势,增强服务保障的针对性。

  除了强调对“三屏四廊”的生态保护,《意见》还提出更加精细的要求。譬如,围绕保障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对土壤环境质量的保护;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环境治理,加强对城镇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能源清洁化利用、排水防涝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保护。

  河南省检察院公诉一处处长李杨告诉大河网记者,2017年以来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283件421人,提起公诉1577件2428人。

  “这些案件涉及到污染环境、非法占用农业地、非法采矿、盗伐滥伐林木、非法收购、运输、出售野生动物以及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林木。其中,污染环境罪批捕74件145人,起诉117件176人。”

  李杨认为从上述数字来看,我省环境资源犯罪的形势还很严峻,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加强配合形成合力,从严从快惩处破坏环境资源犯罪。

  “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犯罪要以公益保护为核心,加强对环境资源保护领域违法行为的法律监督。同时,积极构建保护、打击、预防、修复为一体的生态检察工作模式,不断推动受损生态环境得到及时有效的修复。”李杨说。(线索提供:赵海波)


编辑:娄恒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