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的生猪就是从这里“走上”供港快车的
为了更好地服务供港快车,有关部门专门为其设立了服务站
核心提示
跨越45年,3000万吨鲜活物资,安全运行320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跑了800圈——这一连串数字承载着河南与香港之间的兄弟友情,味道甘醇,浓烈馥郁。
这些数字的缔造者,是发自郑州的一趟供港快车,这趟名为755次(后改为81755次)的快运列车是从1962年开始中国内地“供应港澳鲜活冷冻商品三趟快运货物列车”中的一趟。它满载着鲜蛋、生猪、活牛以及大量其他新鲜农副产品,带着河南人民的美好祝福和关切之情,直抵东方之珠。45年来,它昼夜兼程,风雨无阻,直到今天,它的步履仍未停止。
大河报记者孟冉文李康图
这些天来,随着香港回归10周年纪念日的临近,退休前担任郑州火车北站副总工程师的赵连鹏天天往北站跑,就想看看他的“老朋友”755次供港快车,“我赶上了好时运,给香港送了那么多年的鲜货,又亲历了香港回归,太知足了”。
1988年,47岁的赵连鹏接管起供港物资的组织和列车运行协调工作,开始与755次的“亲密接触”,这一干就是10年。
“755次列车每天都开行一趟,运往香港的主要是生猪、活牛、水果蔬菜,还有少量面粉。”当时,赵连鹏的任务是负责挂车皮、装货物。据他回忆,活牲畜运到车站后,立即集中到牲畜栏里,洗澡消毒,吃饱喝足,然后被顺着专用通道赶进车厢,随后列车启程。车厢内配备了饲料和水,不够的话沿途到固定站点还可以及时补充。路上,供货方配备的随车押运员会按照牲畜的进食习惯和时间给他们供水喂料,以保证它们“活蹦乱跳地到达香港”。
列车抵达深圳北站后换车头,列车到香港九龙何文田车站卸交。包括赵连鹏在内的随车人员到深圳就算完成任务立即返回,并不进港。
当时列车尚未提速,供港快车名称里有“快”,但实际运行中从郑州到达目的地需要70多个小时。车上的大量活牲畜受得了这样的长途跋涉吗?
“车厢都经过了改造,里面的装卸台都设置了百叶箱式的板壁,车厢内壁一侧还有石槽,配有处理粪便的装置,方便牲畜吃喝拉撒。”赵连鹏说,供港快车实行定点、定线、定编组的“三定”通行原则,沿途过站一路畅通,除了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不受人为干扰,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列车平稳运行。
赵连鹏回忆,负责供港快车运行10年间,自己没有出过一次差错。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中央政府在北京举行“三趟快车”表彰会,赵连鹏的名字出现在先进工作者之列,可惜当时他非常忙碌,没能赴京受奖。
“服务供港快车这么多年,您进过香港吗?”记者问。
“一次都没进去过。咱有规定,不允许进港。”赵连鹏脸上闪过一丝遗憾,随即,他又笑了:“我现在退休了,时间多,去香港有机会。我闺女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读博士,最近叫我过去看看,我打算先到香港转一圈再转飞机去美国。”
从郑州火车北站出发的755次供港快车,其实是中国内地“供应港澳鲜活冷冻商品三趟快运货物列车”中的一趟,与另外两趟火车一起被人们习惯称为“三趟快车”。那么,“三趟快车”是怎样诞生的呢?
开行快车:“不能亏待港澳同胞”
“开这三趟快车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列车开行是中央特批的,说无论如何不能亏待了港澳同胞。”赵连鹏感慨。
事实上,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中央政府就把对港澳地区的物资供应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1954年,国家对外贸易部召开第一次扩大对港澳出口工作会议。档案显示,这次会议“强调要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对港澳地区长期稳定供应的政策,要如同保证内地大城市的供应一样,保证对港澳地区的供应,积极扩大对港澳出口及经港澳转口东南亚的出口”。
1960年前后,中国处于三年困难时期,对港澳的鲜活冷冻商品的供应也相当紧张,由于当时出口没有专门的运输设备,供应时多时少,经常不能按时按量运往香港,运送过程中残损严重,有时经过长途运输,鲜活商品尚未到深圳就已全部死光。
为改变这种局面,1962年,国家外贸部和铁道部联合开行了“三趟快车”。档案记载:“1962年3月20日,首先从湖北江岸站开行了第一趟供港澳鲜活冷冻商品列车——751次列车;同年12月11日又增开了由上海新龙华站始发的753次和由郑州火车北站始发的755次快运列车……这是中国外贸和铁路职工共同创造的一种特殊的外贸陆运运输方式。”
45年过去,经过数次车次的变更,当年的755次列车如今已经更改为81755次,而作为“三趟快车”之一的这趟列车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郑州火车北站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现在的运送方式和渠道多了,市场货源也比以往丰富,周转也很灵活,多少影响了755次的运行。目前,这趟列车虽然每天仍有发车,但只是运一些冷冻食品,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热闹的装货场面如今已经看不到了。”
但是,45年来,755次列车为香港物资供应所作出的贡献却没有被人们遗忘。郑州火车北站提供的最新资料显示:截至目前,这趟列车共开行16267列,计482381车,为香港市场提供生猪24071车,活牛23095车;累计安全运行3200万公里,相当于绕着地球跑了800圈。香港回归10年来,该列车向香港开行了3600多列,共18万余车,计1000多万吨,运去活牛8600多车,生猪6000多车,以及大量的鲜活水产、速冻食品、瓜果蔬菜等。
困难时期:收一斤鲜蛋奖励两盒纸烟
上世纪60年代初,河南与全国各地一样,陷入了物资奇缺的困境,在如此艰难的年景,755次列车能保证对香港物资的充足供应吗?
在赵连鹏的印象中,1962年年底,刚刚开行的755次供港快车每天都满载鲜活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香港。“三年自然灾害并没有影响河南对香港的物资供应,主要原因是国家的调控政策在我省落实得很好。”他说。
1962年4月12日,河南省人民委员会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全省各公署(我国原在省﹑自治区下的专区设立的派出机关)、市、县要加强对鲜蛋的收购,并组织商业部、供销社、外贸部等部门成立了鲜蛋收购领导小组,强调“完成鲜蛋收购计划对保证出口、争取外汇和安排城市副食品供应都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那时候普通老百姓并不清楚国家收购鲜蛋的目的,实际上除满足内地市场需求外,相当一部分是为香港准备的。”河南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有关负责人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多数郑州市民都知道有个“三趟快车”,但农村群众并不太清楚“三趟快车”是做什么的,但他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向遍布乡村的供销社门市部交售鸡蛋。“鲜蛋收购领导小组专门负责解决收购、交接、调运、加工等各个环节的具体问题……”
据记载,“各地要迅速完成国家派购任务”成为1962年春河南省鲜蛋收购的指导精神。档案显示:“所有的基层供销社的供应门市部和收购站,都要行动起来,凡是国营商业机构,不论是经营工业品还是副食品的门市部,也要积极开展收购;商业部门要做好包装,交通部门要安排好运输,以应出口、外调急需。”为提高群众销售和收购鲜蛋积极性,省人民委员会规定,“每收一市斤奖励两盒纸烟或一盒烟二两粮票和一盒火柴,对群众不打白条,供销社负责干部和村大队支部负责检查和监督奖品落实情况”。
根据中央分配的计划指标,河南对1962~1963年度主要农副产品收购任务进行了调整,档案如是记载了河南当年的统购和派购计划:“粮食:征购32.0530亿斤;棉花:统购皮棉1.4亿斤;油脂:统购6000万斤;烟叶:派购7000万斤;茶叶:派购50万斤;生猪:1962年4至12月派购54.03万头,其中上调26万头;鲜蛋:1962~1963年度派购2000.14万斤,其中上调1355万斤。”收购政策规定,“凡生产队和社员向国家交售毛重120市斤的肉猪,可获得40斤粮食和一条棉布口袋(或一双胶鞋,或一条卷烟)的奖励”。
而河南完成指标情况如何?1963年4月,国家商业部召开了由河南、湖南、湖北、江苏、安徽、山东、上海和天津六省二市参加的“生猪、鲜蛋收购座谈会”,认为“河南超过了原定计划”供应。
物资供应问题解决了,运输有了755次列车,还应有人负责把这些鲜活农副产品装车运到香港。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是由谁完成的呢?
河南粮油:国家指定的“垄断者”
“如今,755次列车运的货少多了,在站里装不上几节车。”赵连鹏
说,由于货物比较少,有时会把其他比较要紧的货物挂靠在755次列车上组成混编列车,以提高机车的利用率。但是,上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的情况可不是这样。“那个时候生猪、活牛多得一趟车都运不完,火车从站里开出时都是满满的,沿途根本没法挂靠新车。当时公路少,火车皮很紧张,很多人为了一节车皮到处求人。”他说。
赵连鹏说的“多得一趟车都运不完的生猪、活牛”,基本上全出自河南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河南粮油)。
“我们从没为火车皮发过愁,很多年来,755次成为我们的专列。”隶属河南粮油的河南粮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新奇说。
作为承担河南省供港鲜活牲畜工作的主管部门,河南粮油从1962年郑州开行供港快车起便被国家外贸部指定为全省唯一的供货“货主”。至今,河南粮油对香港供应生猪的“霸主”地位仍无人能够撼动。
综观45年发展历程,河南供港物资主要是鲜活牲畜,这种供应大致分3个阶段:
1962年~1984年,在中央财政和国家外贸部的资金及政策扶持下,河南在潢川、西平、扶沟、沈丘等11个县建立了生猪基地,通过种猪繁育机构进行品种改良后,由各地外贸机构收购商品猪,平均每年有45万头生猪加工后进入香港市场,河南由此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生猪供港省,供港数量在全国排第三;
1984年~1995年,河南粮油进入全面发展时期,通过贴息贷款等方式和农业、粮食等部门合作,建立了104个大型生猪规模化养殖基地,产品数量和质量在全国10多个出口口岸中名列前茅;
1995年至今的12年间,河南粮油陆续投资2亿元,发展直属企业建设,特别是2005年成立了河南粮油豫鸣实业发展公司,建立了8个商品猪生产和油脂加工基地,大大提升了供港生猪的品质,每年输送数量保持在12万头左右。
“除了生猪基地,普通老百姓饲养的猪你们要吗?”记者问。
“不要。”李新奇解释,他们供港的生猪全部按照欧盟标准饲养,包括药物的限(禁)用、消毒清洁、品种质量、饲料选用等,都有严格规定。“从1998年开始,中央政府和香港政府协商,对供港生猪实施了注册备案制度,只有取得注册资格的供货商我们才将其列入收购范畴。”他透露,目前,河南共有46家供港注册猪场,年出栏商品猪总量60万头。
45年来,河南粮油与郑州火车北站已结下“兄弟般的手足之情”。“河南粮油是‘大货主’,我们是运输商,必须确保把供港货物保质保量安全送达目的地。”赵连鹏说。
快车“特权”:洪水过后我先行
今天,随着中国铁路大提速,供港快车发车的时间调整为每日0点30分,约35个小时后到达深圳,行驶时间比以往缩短一半。数据显示,45年间,供港快车开行率100%,正点率99.3%。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后,我们完善了车站相关硬件设施,整修了牲畜上水管线,维修了水房,为供港牲畜提供良好的装车环境。”郑州火车北站新闻中心负责人介绍,1997年,该站重新修订了《755次供港快运货物列车管理办法》,对运送香港地区的鲜活物资实施优先安排运输计划、优先进货装车、优先取送、优先挂运的“四优先”原则。
“开行前,大家就研究列车什么时候到香港合适,然后一个站一个站地往前推算,一直推到在郑州几点发车。每次发车前,都特意用白粉笔在车上标明记号。”原郑州火车北站总工程师李智严说。如今,虽然供港物资比前几年少了许多,但郑州铁路部门依然将这趟列车的组织工作放在首位,用赵连鹏的话说,“它是我们的窗口,是我们的脸面”。
郑州火车北站提供的运行档案显示:“1975年河南地区、199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
特大洪水灾害,铁路被冲断,线路抢险修通后,第一趟通过的就是755次快运列车……”
赵连鹏记忆中供港快车仅有的一次中断,是一年夏天香港的隧道出了事故,755次列车被迫停运。那两天,铁道部每天打十几个电话过问此事,隧道刚修复,其他列车还在待命,供港快车就出发了。“大家都很羡慕我们,说755次不是一般的牛。”
2003年春夏非典疫情发生时期,河南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对香港的生猪供应,对生产和品质没造成影响。李新奇说,这得益于他们始终与国家进出口检验检疫部门密切合作,除了日常对生猪的严格监管外,每月还对即将出栏的生猪抽检尿样、药物残留等。在进入香港之前,还要对每头生猪进行生理化验,全部合格才可以申报海关出口。
“河南制造”:物美价廉港民青睐
在香港居民眼里,供港列车运过去的“河南制造”受欢迎吗?
“我常到香港,多次听到当地居民夸赞河南产品质量过关、价格适中,始终对河南供港物资有着很高的信任度。”李新奇说,多年来,河南粮油与香港肉食协会有着非常好的合作关系,对方经常来河南,对河南的产品相当熟悉。
李新奇还透露,就价格而言,一般情况下,销售到香港地区的产品比内地市场稍高,遇到特殊时期,豫港两地价格基本持平。比如,去年上半年内地市场生猪价格是每公斤9元,运到香港卖9.5元。“目前,河南粮油的生猪市场收购价为每公斤12.5元,给香港的基本也是这个价。”
现在,河南粮油每天向香港供应600头生猪。李新奇说,河南每天供港的生猪量经过了科学论证,既能均衡香港肉食市场,也不会影响河南市场对猪肉的需求,“河南的生猪数量多,质量优,发展势头很好,比河北、山西等周边一些省份超前3到5年“。
意义重大:供港快车不会停运
“最近几年,高速公路越来越发达,不少外贸公司还在广东建了食品基地,用火车从河南往香港运送鲜货的也相应减少了。”郑州火车北站公布的数据,印证了赵连鹏的话:据统计,2003年,在郑州火车北站上车的生猪为345车,活牛327车,2004年为115车和120车,但到2005年,分别下降到了40车和69车了。
而自2000年以来,755次供港列车的供港物资结构逐渐由农副产品的生猪、活牛逐渐转变为精装速冻食品、优质粮油等。
尽管运送数量上减少了,有着特殊意义的供港快车并不会停开。“我们用于供港物资的集结、停留而专设的编组道会一直保留下去。”郑州火车北站有关负责人说,目前,755次列车已不单单运输“河南制造”,山西、河北、天津等地的物资也搭上了供港快车。
1974年,国家外贸部下达意见,决定从1975年起改进对港澳地区的出口经营体制。相关档案显示:“凡具备条件的省、市、自治区,经过报批,可以根据统一计划,按成交合同,办理直接对港澳地区的陆运交货、结汇,出口任务归交省、市、自治区。”
1997年5月,距离香港回归还有两个月,中国外经贸部对外公布,香港回归后供应港澳鲜活冷冻商品的三趟快运货物列车将继续开行,并改进各个环节,以确保对港澳地区的物资供应。5月20日,外经贸部、铁道部还联合在北京举行供应港澳“三趟快车”开行35周年纪念表彰大会。
根据郑州火车北站保存的档案,那次大会认为:“三趟快车自1962年3月开行以来,克服重重困难,始终保持畅通无阻,35年来共向港澳运送了数亿吨的鲜活冷冻商品,满足了港澳同胞日常生活的需要,为保持港澳市场的繁荣与维护港澳社会的稳定作出了贡献……即使在港澳回归后,对港澳地区也仍然需要长期、稳定供应鲜活商品。三趟快车开行将是长期的任务。”
赵连鹏说,755次列车始终按照国家的工作要求,实践“认真周到,定点、定线、定编”的运行准则,“开好供港快车是我们对香港的承诺,也是我们的光荣职责。”
原载《大河报》2007年6月30日A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