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秋展示当年的徽章和纪念章
《苏中友好》杂志
核心提示
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受中国聘请,先后有464名苏联人穿越千山万水,带着不同的才智和相同的使命来到河南,为中原的经济动脉注入一股新鲜血液。
这些苏联“老大哥”分属工业、水利、地质勘探、农业、财贸、军事等领域,其中工业专家最多,有225人;其他专业分别为133人、51人、4人、16人、35人。在他们的援助下,郑州肉类加工厂、郑州火力发电厂、新乡116厂、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洛阳轴承厂、洛阳矿山机械厂、洛阳407厂、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洛阳热电厂等一批现代化厂矿相继建立,为河南的工业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由于三门峡水利工程的落成,大大改变了黄河的面貌,由此带来的黄河勘测设计、地质水文、水土保持、下游河道整治等也取得丰硕成果。
苏联专家在河南的生活和思想状态呈现怎样的面貌?“老大哥”奉命回国前后,中苏友谊给民间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中苏友协:一个曾经红火的组织
王大秋,75岁,郑州国棉三厂退休职工。他的左邻右舍都知道这个向来着装严谨的老人是工厂为数不多的能写会画的文艺人才,却对他的另一个身份鲜有所闻。
1952年至1960年,王大秋曾在河南省委外事部门下属的河南省中苏友好协会(以下简称中苏友协)任职8年,亲身经历了苏联专家在河南的风云际会。
王大秋喜好绘画和摄影。他至今珍存着一册1956年6月出版的《苏中友好》杂志,这本来自苏联莫斯科的中文版月刊有课本大小,当时在中国的售价为0.25元人民币。此期第27页有一幅署名“郑州来稿”的照片——几个姑娘正扎堆阅读《苏中友好》。“照片是我拍的,那时候个人发表作品都不署真名,也没稿费,纯粹是义务行为。”王老先生乐呵呵地说。
中苏友好始于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2日,苏联率先声明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新中国建交。1950年2月24日,中苏两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随后双方各自成立友协。“2·24”,从此也成为两国一个重要的纪念日,直到关系恶化为止。
“协会本着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中苏两国文化、经济各方面联系及合作的宗旨,介绍苏联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经验和科学成就,加强中苏两国在争取世界持久和平的共同斗争的紧密团结……”档案如是记述了中苏友协的章程。
根据这个章程,只要赞成中苏协会宗旨并有两人以上介绍者,都可申请入会。“事实上,协会刚成立时,入会的人非常踊跃,审查也不是很严格。郑州普通市民、工人、知识分子、学生、机关人员纷纷加入,后来所有的成年人几乎都是会员了”。王大秋拿出两枚徽章,圆形的正面刻着“河南省中苏友好协会”,下方是俄文;另一个是“中苏友协会员证章”,状若飘扬的红旗,刻着毛泽东和斯大林头像。“会员证章的样式全国统一。每逢‘2·24’、‘10·1’国庆和‘11·7’十月革命纪念日,人们都会戴着徽章参加集会,个个热情洋溢,极其热闹”。
1954年春,首届苏联经济和文化建设成绩展览在北京举行,22岁的王大秋赴京忙了一个月,“我的任务是接待河南参观团,记得咱省至少去了6批共2000多人,对苏联展出的各类产品羡慕不已。”王大秋说,当时苏联向中国展示了机器制造、煤炭、冶金、木材、纸张、家用电器、食品业以及图书、唱片、雕刻等近百类行业的丰硕成果,这些代表了当时苏联尖端和现代科技水平的领域,让中国人大开眼界。展览结束后,不少产品当作礼物留在了国内,报纸还刊登了礼品清单。
中苏友协是伴随着苏联专家的到来蓬勃发展起来的,虽然是个群众性的组织,但规格很高,当时所有的此类团体都没有中苏友协知名度大。然而,1960年7月,苏联突然撤走了在华全部专家,中苏友协也很快停止了活动。“协会工作人员陆续被安排新的工作,所有档案资料交省委宣传部,红火了10年的中苏友协不复存在了。”王大秋说,1960年8月离开中苏友协后,他被分配到新郑县委,后调入郑州国棉三厂,当了一名普通工人。
王大秋保存的一部分苏联专家在河南工作时的照片和纪念品,是用棉布仔细包好压箱底的宝贝。“当初协会解散时资料特别多,办公室扔得到处都是,唉,我很后悔没收集一些。”老人怅然若失。
待遇优厚:“老大哥”生活条件相当好
在豫10年,464名苏联专家为河南的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档案显示:“据不完全统计,10年来专家共提出建议18362条,绝大部分切合实际……郑州肉类加工厂刚投产时,由于技术水平低,工艺规程不规范,部分产品质量不过关,经工艺专家沙库尔车夫、兽医专家左良耶夫亲自讲课,迅速解决了问题;三门峡工程局技工学会了苏联制造的‘大拌和楼’(一种机械名称)的安装、运转、维修等整套技术,提前一个月完成了安装任务,运转始终正常;在专家帮助下,洛阳各厂培训出了330名技术干部……”
“老大哥”尽心尽责,河南亦没有亏待他们!
三门峡市六峰路28号,有一处名为三门峡宾馆的花园式别墅群,当地市民习惯地把它称做“专家楼”。4月下旬,记者来到这片林木繁盛、牡丹争艳的宁静园林,绿树掩映中,8栋风格各异的两层小楼若隐若现,但见朱门红瓦,窗明几净。“这些别墅就是当年修建三门峡大坝时苏联专家们的家。”随行的三门峡市档案局利用科科长孙宁生笑着说,如果这些别墅上市销售,百十万元一栋也会有人买。
三门峡水利工程苏联专家康年柯夫曾在此居住,当年任混凝土实验室技术员的王立达曾造访过康年柯夫。“一进屋我就震住了,水磨石地面,软布沙发,精巧的茶几上放着茶叶、咖啡,还有一部收音机,灯光特别柔和,里面还有卫生间。”王立达说,和另一个中方专家在小楼里待了半个多小时,他和康年柯夫没说上3句话,“一是对苏联专家特别敬仰,紧张,再就是气派的居室叫我大气都不敢出”。
苏联人的饮食习惯不同于中国人,他们吃西餐、喝咖啡。洛阳一拖曾当过俄文翻译的齐家琴告诉记者,为调剂苏联专家的伙食,洛阳市委专门请来一个归国的王姓厨师,“他面包烤得特别棒,西餐做得很地道,连‘老大哥’都夸赞说饭菜比在苏联时还好吃……”
苏联专家是中央聘请来的,在“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的精神指示下,各级党委始终把专家的生活招待当作一件政治任务来完成。档案记载:根据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做出的《有关外国专家生活待遇友谊交往若干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在专家房间里,应配备毛巾、浴巾、拖鞋、漱口杯、衣刷等;对临时过往专家,则可准备些香皂、卫生皂等日用品。专家办公室备茶水、毛巾、肥皂等;在高温车间、炎热夏季野外工作的,供应清凉饮料”。
苏联人性格直率,活泼好动,《意见》对组织野游和舞会也做了详细标准:“节假日组织野游时,准备烟、茶,如外出人数较多,可把小卖部带出去就地出售食品饮料。野游招待费用由聘请单位支付,一般按每人1.5元~2元为宜。组织周末舞会时,如节日隆重除烟、茶外,还要放些糖、点心和水果……”
“专家看的电影都是苏联原版的,每周固定时间给他们单独放映。在当时,苏联专家能享受到这样的生活待遇,是相当好的。”王大秋说,专家们平均每月能拿300多元人民币,加上苏联国内发放的另一份工资,他们的收入绝对能够保证衣食无忧,“工作中我们尊重‘老大哥’,生活上我们提供最好的条件,所以他们撤离时流露出难舍难分这种人之常情就不难理解了……”
学习苏联:全省各地掀起宣传热潮
在所有苏联援建河南的工程中,中方始终遵守了向专家“勤请教,勤思考”的工作制度。与此同时,各行各业也都以不同方式表达着“学习苏联,共同进步”的良好心愿。
“宣传中苏友好、推动学习苏联是一项经常的重要任务。”1954年12月10日,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下发《通知》,明确了这一思想。
“宣传任务主要是我们执行的。”王大秋说,苏联方面出版有《苏中友好》杂志,河南也编印了《学习苏联》(分城市版、农村版)、《时事学习参考材料》等,“我们的刊物主要介绍苏联先进的生产技术,刊发中苏间的各种友谊活动等等”。王大秋说,到1952年,中苏友协的组织形式发生变化,不再发展会员,转而集中力量宣传苏联,“那时挂在我们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大家都说‘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可谁会想到,后来我们却遭受了‘老大哥’那样的冷遇啊”。
1954年中苏友协、河南邮电管理局联合发行的《中苏友好报》受到了普遍欢迎。这张报纸是一张介绍和宣传苏联的通俗化报纸,读者群定位在工人、农民和青年学生,特点是文章短小、内容丰富、插图较多。《通知》称:“该报主要任务是遵循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介绍苏联工农业生产以及各方面先进经验和苏联人民不断获得的成就,借以鼓舞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劳动热情……”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件事,该报曾登载了一篇《奇妙的刨刀》的文章,郑州纺织机械厂机工段工人阎天恩如获至宝,立即按照文章讲述的方法在全段推广,使生产效率提高了1~4倍。
据王大秋介绍,当时,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对《中苏友好报》的发行非常重视,各级相应单位和友协也都订阅。“各地文化馆(站)经常向我们反馈报纸的宣传情况,从读者的反映看,这张不同于常规党报的报纸还是很叫好的”。
除了刊物,河南每年还要开展中苏友好月活动。“我们的友好月活动规模大、范围广、影响深,可谓前所未有。”王大秋说。记者查阅档案注意到,1953年1月举行的友好月中,“全省城市80%、农村60%以上的人口受到了学习苏联的教育。各县组织了下乡宣传队,如虞城县直接受教育群众达27万多人……访苏归国农民代表宣传团历时两个月,向全省99个市、县、乡做了323场报告……”
友好月活动繁多,最常见和最受青睐的是展演电影。郑州、开封曾在一个多月内放映1026场,100多万群众观看了电影。同时,全省32个流动电影队赴各地巡回放映,档案称“有171万多人通过电影了解了苏联,群众把看电影当作了政治教育”。
线索提供 刘志远河南省档案馆咨询电话0371-65901274河南档案信息网www.hada.gov.cn
原载《大河报》2007年5月18日A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