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布票紧张,农村土布很流行,现在还有很多家庭会织土布。
同粮票一样,停止流通后的布票成为人们的收藏品。
□大河报记者孟冉文记者李康实习生魏志阳图
核心提示
与粮票不同的是,除了“军用布票”由国家商业部发行外,各地布票由省(市、自治区)商业部门自主发行,没有全国通用布票。但是,布票与粮票等诸多票证同属“计划供应”,是群众购买生活必需品的凭证。
从1954年9月正式发行,到1983年12月停止使用,中国布票历经30年时代变迁。一寸棉,一尺纱,都影响着人们的冷暖,小小布票映照出中国老百姓非同寻常的“布衣生活”。
酸楚没有布票棉裤“难产”
进入9月份,天气转凉,郑州各大商场已开始推出秋冬时装,纳米的、保暖的、羽绒的,样式新颖,货源充足,高中低档,任由挑选,用一句广告词说,就是“总有一款适合你”。
如此兴旺的购销场景,在40多年前怕是无论如何也想像不到的。“那时候哪有那么多成品衣服呀,即使有,也贵得吓人,一般老百姓都是扯布做衣裳,布也几乎都是棉布,谁要是买点的确良啥的,准是家里要办大事了。”今年68岁的郑州老市民张笑说。
张笑是郑州国棉二厂退休职工,上世纪60年代初,一条棉裤曾让她亲历了一段刻骨记忆。
1959年9月,张笑从江苏来到郑州,经人介绍,在省机械厅一位领导家当保姆。当年,张笑的父亲被打成了“右派”,母亲多病。家庭的变故和艰难,让时年20岁的张笑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和生活压力。1960年1月,天气寒冷,偏碰上领导的女儿生病住院。“我从家里出来时没带棉衣,没想到郑州会这么冷。领导家里有暖气,不出门还好点,可我每天都得去医院给他女儿送饭,穿着薄绒衣跑来跑去,冻得骨头都快酥了。”张笑说,领导的女儿可怜她,向母亲提出为张笑做条棉裤,但女主人不答应。
女主人不同意为保姆做棉裤,并不是张笑不称职,或者是得罪了他们,主要原因是做棉裤需要布料,而布料每个人都是有定量标准的,并且凭票才可以买到。“他们的布票只够自己做棉衣,我是额外的,没有布票,当然做不成棉衣了。”张笑很无奈。
1960年,河南对布票的使用,是有严格要求的,档案记载:“凡经营棉布和凭票供应的针棉织品、布制成品的零售单位,不管归谁领导,从哪里进货,在供应时一律按规定收票标准凭票供应。严禁少收、不收布票,更不得凭白条或口头批准供应。”
后来,张笑按照领导的女儿出的主意,给家人写信要了一些江苏布票。“我母亲直接把布票寄给了女主人,不久,她领着我上街扯了几尺布,我才穿上了棉裤。”张笑说,当时她并不知道外省的布票在河南是否可以使用,也不知道河南的人均布料定量是多少。
对张笑来说,这些问题,至今都是个谜。那么,当年河南是否可以使用外省布票呢?
流通可以调剂但不准买卖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棉花和布料供求关系日趋紧张,作为购布凭证的布票,和粮票一样地位显赫。但不同的是,由于没有全国通用布票,加上衣料匮乏,带着强烈垄断色彩的布衣市场,使得各省自主发行的布票更为珍贵。
据了解,关于布票的印制,依照中央精神,我省是这样规定的,即军用布票由中央商业部统一印制,交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颁发;民用定量布票、临时调剂布票、找零布票、购棉优待布票、工业生产以及公共用布定额购布凭证,均由河南省商业部门统一印制,全省通用。
事实上,和一些急需布票而无法得到的人一样,张笑也有过用钱购买布票的想法,但试了几次没成功。“大家手头的布票都不宽裕呀,很多人还不够用,谁会卖给你?再说了,政府也不准私下买卖布票,一旦被发现是要惹上麻烦的,别的不说,给你戴个投机倒把的帽子,就够丢人的了。”她说。
上述说法在相关档案中得到印证:“本省民用定量布票允许消费者之间互相调剂使用,但不得买卖,其中工业生产和公共用布定额凭证购买的棉布,不得移作个人衣着使用。”
当然,凡事都有变通。张笑的幸运,就得益于变通,也得益于她遇到了掌握一定便利的雇主,帮助自己实现了江苏布票与河南布票的兑换。
“那时人口流动不像现在这样自由,数量也不多,但还是有的。政府也并非没有考虑到这些人的用布。”据河南省商务厅(前身为商业厅)退休干部赵老先生透露,1960年前后,省商业部门曾发布加强布票发放、收回和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外省布票由发行与使用两地县、市商业部门协商,指定若干单位民用布票可互相通用,“比如工作调动、户口迁移我省或有其他原因,必须在我省购布的,经过审查,办理手续,兑换我省布票后才允许使用”。
如此看来,当年张笑的情况属“其他原因”,而省与省之间布票互相通用指定的“若干单位”,也包括省机械厅。
在张笑的印象中,直到上世纪80年代,外省(市)布票才可以在河南彻底通用,“当时我拿着几张保存的江苏布票,在郑州百货商店很容易就买到了布。”她说。记者查阅档案发现,外省布票在河南通用的准确时间是1983年2月24日,其目的是为了“打破封锁,搞活市场,满足群众衣着需要”。
档案这样记载:“即日起,外省布票在我省通用,不再办理盖章或兑换手续,购买凭票纺织、针织品时,不受数量限制。”
60年代配额一律每人2.9尺
经历了30年光景的布票,是在怎样的背景下面世的?河南民众享受了怎样的计划供应?
棉花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河南历来是产棉大省。自1949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棉花生产,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棉花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多次调整了棉花生产和购销政策。
“1954年,我国实行棉纱、棉布统购统销后,供求矛盾一下子变得突出起来,布票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催生出来的。”省供销社一位退休干部告诉记者,1954年9月,国家决定实施凭布票购布后,河南和其他省份一样,立即关闭了棉布、棉花自由市场,由供销社实行棉布、棉花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向群众限量提供棉布。
据了解,当时根据我国南北各地气候、城镇大小以及对于棉布的最低需求量制定了不同的布票定量标准,比如北京市每人每次发放17尺3寸布票,刚够成人做一套蓝布制服。北方冬季漫长又严寒的哈尔滨市,每人每次24尺布票,可做一套棉衣;而南方亚热带地区城镇每人每次7尺4寸布票。
“布票通常一年发放一次,非常珍贵,因此家里并不是按人均分配使用,而是全家人统筹安排,看谁最需要做衣服就集中买布给他做。有时需要量增大,布票不够使用,还要向亲戚朋友东挪西凑。”据淮阳县供销社退休干部孟先生介绍,1960年严重灾害时期,我省布票限量普遍减少到了一半以下,平均每年每人供应的棉布减少为3尺左右。
据了解,从1961年3月起,我国包括毛巾、袜子、背心、棉布等在内的10种布料实行限量使用,甚至对高寒地区的补助以及牧民、军人、劳改犯等人群的供应标准,都一律比原指标削减了50%。据此,河南省商业部门于当年10月也做出了民用棉布定量标准。档案显示的此次标准是:“不分城乡,每人定量布票二市尺九寸;国家正式职工和机关、企业、厂矿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雇用人员以及大专院校学生,每人发布票三市尺。郑州、洛阳、三门峡3个开放城市市区内的15周岁以下儿童和超过15周岁的中等学校学生,每人发布票二市尺。同时,全省开始实行布鞋凭证供应,允许群众每人购买鞋面布1.5市尺,自做自穿……”
“我知道当年山东一些城镇每人只发布票1尺6寸,比咱河南还少。”孟先生说,那时,农村基层供销社的棉布非常紧张,农民去买布都是以寸为单位扯,夏天穿的裤子很短,露着小腿肚,戏称“高调裤”。经济更困难的家庭,用从日本进口的化肥袋子做衣服穿,走起路来哗啦哗啦响。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尽管60年代布料紧张,但对驻我省的外国人员的布料供应,还是相当可观的。据档案记载:“外国使领馆人员、外国专家及其家属凭商业部门发放的临时调剂布票,每人每年可领棉布、针织品100市尺,一般工作人员每人20~30市尺,来我省参观、访问的外宾每人可领20市尺……”
终止叫停前一月刚说要“涨”
纵观布票的发展历程,无论是发行、使用,还是品种、外观,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布票名目繁多,上世纪50年代初称为“棉花购买证”、“购布票”等,上世纪60年代初称“布券”或“布票”,其后统称“布票”。除普通布票外,还有军用布票、特种布票、化纤布票、辅助布票、临时布票、鞋面布票、奖售布票、布絮票等等。
采访中,许多老同志对河南布票的设计印象深刻。据介绍,“文化大革命”前的布票,主要以“工农业生产”、“三面红旗”等为主题,“文化大革命”期间则以“毛主席语录”、“工农兵”等为标志,具有浓郁的政治色彩;“文化大革命”后的布票则没有象征性的文字和图案,比较朴素。
进入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随着物资供应的逐渐丰富,布料市场逐步放开,布票的功能和作用慢慢萎缩了。1983年2月24日,河南宣布外省布票可在本省通用后不久,当年3月19日,河南省商业厅再次发出通知,称各种含棉混纺布以及纯棉中蚊帐布、网眼布、沙发布等,一律免收布票敞开供应。
“那年春天,我们接到省里通知,说可免票处理一部分库存棉制品。农民们高兴坏了,纷纷抢购,不到入夏,我们就卖完了积压的3万多件汗衫、背心。”孟先生说,由于化学纤维、合成纤维材料的迅猛发展,造成了80年代初纺织品产量大幅增长,商业库存量猛升。
布票的终止颇具戏剧性,可用“忽如一夜春风来”来形容。
1983年10月14日,河南省商业厅下发了1984年我省城乡居民布票定量通知,此时每人发给的布票指标已上涨到16市尺。另外,还规定从1984年1月1日起,新生的独生子女每人可享受15市尺的布票补助,晚婚青年每对夫妇也可补助30市尺。
“定量增加了,布票发多了,大家欢欣鼓舞,都鼓足劲准备大买特卖,补补往年缺衣少穿的亏。”省商务厅退休干部叶老先生说,“可是没想到,还不到一个月,我们就又接到国务院的通知,说布票用到1983年12月就停止了,并要求传达到基层供销社,你说笑人不?”
记者查阅档案发现,1983年11月12日,河南省商业厅向各地商业局、供销社、纺织品批发站发出电报通知此事。档案记载:“国务院已批准,从今年(1983年)12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免收布票,明年不发布票……现在,各种针棉织品、含棉混纺布等均已免收或临时免收布票,敞开供应,未发生冲击。估计,全国棉布免票销售问题不大……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省明年(1984年)的布票停止发放,对印好的布票妥为封存。”
自此,风行中国30年的布票,比粮票提前9年取消了,老百姓不再为穿衣发愁。
原载《大河报》2007年9月17日A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