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档案】“风雨职称变革”之(上):一波三折映照知识分子命运

2018年04月10日12:35

来源:大河网

  右为职称证,左为聘书,1986年以后,“评(职称)”与“聘(职务)”再次紧密相连。

  阅读提示

  最近,在省内一家杂志社工作的李先生经常接到同学、朋友的电话,请他帮忙发表论文。“每年下半年都为这事弄得焦头烂额,实际上他们发表文章的目的很明确,几乎全都是职称晋升的需要。”李先生说,他供职的杂志属国家建设行业核心期刊,可以为中级职称的晋升创造刊发论文的“硬件”条件,因而受到了众多该行业在职人员的热切关注。

  职称的评定由来已久。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职称,可以追溯到汉代“太学”设立的博士。新中国成立后,职称制度的发展变迁主要经过了三个大的阶段,它的起起伏伏,从某种程度上也映照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波折。

  政府严令

  对知识分子不动用“阶级斗争”

  “不准用检查、坦白、反省等方式,应通过座谈会、谈论会的形式促进他们思想进步。”

  □大河报记者孟冉文记者李康实习生魏志阳图

  1950年,刚刚诞生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各行各业急需建设人才,然而,由于社会动荡,知识分子大量缺失,政府对“读书人”的求贤若渴自然变得顺理成章,表现出的诚挚的关怀之情,在那个特殊背景下,更显珍贵。

  “有点文化的人,不管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旧文人,还是经过战争熔炉成长起来的革命者,都受到了高规格的礼遇。”今年77岁的张老先生说。张是河南省委一名退休干部,从上世纪50年代末起在河南大学任教20多年,上世纪80年代,张老先生曾是我省为数不多的副教授(高级知识分子)之一。

  那时,“读书人”究竟得到了怎样的礼遇?这要从发生在河南及周边省份的几起事件说起——1949年年底到1950年年初,湖南、河南等地相继出现了一些学校教员或被清算,或遭打击的情况。被揭发出来的教员,有的是地主出身,有的被认定思想落后,在很短时间内,他们“被清理出人民队伍”。如在湖南省湘潭县,一次就换掉了11个小学校长,河南洛阳和陈留专署(今开封陈留镇)两地清查了400多名有“地(主)富(农)出身污点”的知识分子。

  “当年,这几件发生在教育界的事社会影响很大,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张老先生回忆,受冲击最大的当然是学校,老师们整天人心惶惶,生怕有一天被检举,砸了饭碗不说,更丢不起脸面,谁还有心思去上课?教学秩序一时陷入混乱,“一般群众中也有同情的,但大部分人拍手叫好,认为挖出了阶级敌人,扑灭了他们破坏人民新政权的嚣张气焰。实际上,老师哪有那种力量呢?说到底,他们的厄运是阶级斗争论的产物……”

  在这场排斥中小学老师的群众运动即将扩大之际,当时管辖中南部各省的中南军政委(类似于今天的人民政府,河南受中南军政委行政领导)发出通报,决定纠正违反知识分子政策的偏向,首条严令即是“不得动用农村阶级斗争方式解决学校中的任何问题”,相关档案还如是显示:“要恢复遭到清洗的教员的工作,安排相应岗位;对被扣押人员,应迅速释放;改造时,不准用检查、坦白、反省等方式,应通过座谈会、谈论会的形式促进他们思想进步……”

  政府对教育和知识分子的宽容,使得学校很快恢复了生机,为各种人才的培养创造了良好条件。

  据张老先生讲,新政府不但重视学校教育,而且对没有职业的知识分子给予了极大的关照。1950年8月,中央贸易部打算在华东、中南14个省设立数百个百货、粮食、花纱布等小型商店,公开面向上海、南京和汉口招考了1000名具有高小文化程度(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学制,等同现今小学六年级)的失业知识分子,接受培训后分配到各商店当干部,享受供给制待遇。

  1952年,河南又首批按计划培训了4万名具有初、高中文化水平的失业知识分子,他们大多被安排了工作。档案记载:“1952年,全省失业知识分子有103549人,经过培训后,有高中水平的知识分子就业问题全部解决,如当时无法分配,可发一个证明文件,随时录用。”

  “读书人”在当时的吃香,可见一斑。

  60年代

  职称由行政领导和党委任命

  那时高校教师职称不是评的,也不是聘的,而是根据国家有关精神,由单位任命的。

  上世纪50年代,随同众多失业的“秀才”,张老先生有幸参加了河南省组织的师资培训,由于成绩优秀,表现突出,1959年,他被选拔到河南大学当了教师。一年后,30岁的张老先生在而立之年晋升为讲师,这是他职业史上收获的第一枚“硕果”。

  但张老先生没想到,从此以后,由讲师到副教授,这一个台阶他迈了整整22年时间!

  这是有历史原因的。据了解,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前,我国的职称制度虽然作过调整,但基本沿用的还是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一套实施体系。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1977年,在邓小平同志的倡导下,我国才重新着手建立技术职称评定制度。

  那么,“文化大革命”前的职称评定是什么样的呢?“上世纪60年代初,大学的学习氛围很浓厚,非常看重学术研究和教师业务能力。”张老先生说,进河大后,他十分珍惜这个难得的求知机会,加上年轻,精力充沛,他全身心都用在了教学上,没有过多考虑自己的职称问题。

  “不考虑”并不意味着没有机会。1960年3月,我国高校教师职务确定和提升办法经国务院发布实施,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形成的高校教师职务条例,标志着我国高校教师职务评审制度的建立。这个办法总共有15条,对高校各级教师职称晋升的条件和批准权限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大学教师的职称名称定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四级。其中,最突出的一条是,高校教师的职称晋级以思想政治条件、学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为主要依据。

  “听说高校教师要对职称定级了,老师们都很高兴,工作劲头更大了。”张老先生说,从建国到1960年前的十年间,国家对知识分子的关怀显而易见,而今又以中央文件的方式提高大家的职务待遇,这无疑是一种更大的鼓励。

  张老先生坦言,当初他也曾暗自思忖,按自己的资历和业绩,能评上助教就满意了,不料学校宣布的结果却是高于助教的讲师,这意味着他的收入将与讲师级别挂钩,工资随之增长。“那时的高校教师职称级别不是评的,也不是聘的,而是根据国家有关精神,由单位行政领导和党委任命的。”他说。

  此次职称评定之后不久,我国遭遇经济困难,需增加工资的职务任命制度陷入停顿。接着来了“文化大革命”,知识分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职称自然无从谈起,这一制度处于无疾而终的状态,直到1978年3月,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恢复和提升教师职务问题的报告,高等学校教师职称才被恢复。

  至此,张老先生终于等来了职称晋升机会。然而不久,这项工作却又因故暂停了……

  “节外生枝”

  两大原因导致职称评审叫停

  此次叫停与文化大革命期间对知识分子的漠视完全不同,是中央根据实际作出的政策调整。

  1982年,当了22年讲师的张老先生被评为副教授,进入高级知识分子行列。此时,52岁的张老先生已过了知天命之年。

  当年,身为河南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长的张老先生不但有党内职务,还担任马列主义课程教研任务。“按照当时的规定,光有官职而不担课,是不能晋升职称的。”他说,1977年到1983年间,“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恢复实行的技术职称评定制度是这样的,参评人的任职材料由评委会审核,人事部门审批,只要评上相应的职称,不需聘任职务,不用履行职责,技术职称实际上成了工作成就、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标志。

  上世纪80年代初,作为我省最高级别的学府,河南大学自身就拥有高级职称的评审资格,“评审时,名义上说是各系推荐,实际上是论资排辈,年轻教师除非特别突出,各种条件必须拔尖才有可能参评,但最后能否晋升教授职称,就很难说了。”据张老先生透露,当年评审副教授时是需要考外语的,但比现在容易得多。“就是把一篇英文文章翻译成中文,可带字典,基本算是开卷考试。我卷子做得还行,得了70分,轻松过关。”说着,他忍不住笑了。

  不料,就在张老先生当上副教授一年后,才进行了6年的职称评审制度,于1983年年底忽然全面停止了。客观地说,此次职称评审叫停,与“文化大革命”期间对知识分子的漠视完全不同,这次是中央根据出现的实际问题作出的政策调整,并利用这段间隙着手研究职称改革方案。

  记者查阅档案发现,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关于改革职称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报告》指出了职称评审叫停的原因:“一是职称既具有称号性质,又具有职务因素,两者混在一起;与职责分离,但又作为工资晋级的依据;而且没有数量限制,一旦授予、终身享有。二是由于多年来工资基本冻结,大家都希望能通过职称评定解决待遇问题,国家财力难以应对。”

  1984年,张老先生离开河大,调到省委。一年后,职称评审重新启动,张老先生被委以河南省社科系列高级职称评委会(以下简称高评委)委员。“通过教育发展和职称变化,我见证了知识分子由受重视,到被轻视,再到受尊重的历程,不能不叫人感慨啊!”张老先生说。

  1986年,以革新面目出世的职称制度进入人们的视野,由此带来的“破冰效应”在社会各界引发了剧烈冲击波……

  职改故事

  档案员评上副高荣耀加身

  同事戏称他是“教授”,领导对他刮目相看,“那种被人重视的感觉非常好”。

  “我当副高那年是1987年,49岁,当时算是很年轻的了。”王得禄说。

  王得禄是河南省档案馆退休干部,今年69岁。1956年,王得禄进入河南省委办公厅秘书处,3年后被调到刚成立的省档案局。1963年,他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毕业后,重回省档案部门工作。“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全国恢复工程技术、农业、编辑、外语、经济、会计等行业职称评定,共有595万人获得各种职称,王得禄就是其中之一,1983年,他评上了中级职称,但当年年底,由于全国职称评定暂停,王得禄继续谋求更高级别职称的愿望落空了。

  好在,王得禄并没有等待太久。

  1985年,我国职称评审制度全面展开。这是一次以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为中心,以职务工资为主要内容的重大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也就是现在通称的“职改”。此次“职改”最受人关注的一项待遇规定是,有资格进入专业技术职务系列的人员,都被视为国家干部。

  这次职改,为王得禄的职称晋升提供了机会。但是,由于当时我省获得档案专业职称的人太少,无法成立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王得禄的高职申报只好交由北京“裁决”。

  “当时有规定,申报高级职务必须要经过省职改办推荐,符合条件后再报给国家档案局组建的高评委。”王得禄透露,1987年,全省档案系统申报了9名高职候选人,结果成功晋级副高的只有两人,他是其中之一。

  档案员“加冕”高级职称!这事很快传遍河南省档案系统,一时间,王得禄成为大家瞩目的焦点人物。同事戏称他是“教授”,领导对他刮目相看。“那种被人重视的感觉非常好,有时做梦都会笑醒。”王得禄笑着说。

  获得副高职称,不仅意味着王得禄的学术水平得到认可,随之而来的工资提升、工作和生活待遇更让同事们羡慕。“有一段时期,我的工资是全档案馆最高的,一位离休老干部感慨地说我赶上了好时候,收入比他都多,国家真是尊重人才了……”

  王得禄的社会地位也随之得到提高。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省成立档案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作为为数不多的副高人员,他被指定为此专业高评委委员。

  1985年实施的职改,从此改变了众多如王得禄一样的知识分子的命运。因为职称,“读书人”所面临的变化,不仅仅包括学术地位、工作和生活待遇,更有被他们看作比生命还要高贵的尊严和社会名声……

  (敬请关注“风雨职称变革”之下)

  原载《大河报》2007年11月6日A12版


编辑:杨剑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