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获取从任命演变为评审、评聘,眼下为考评结合。
阅读提示
1978年3月,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开幕,神州大地迎来了“科学的春天”。那一句振聋发聩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令历经十年浩劫的千千万万知识分子欣喜若狂!
这两个“尊重”,绝非一句空泛的口号。几十年来,从知识分子待遇的提高,到职称改革方案的重新调整,其间虽有波折、困惑,甚至遗憾,但每向前一步,都体现了国家对各类人才的关怀与厚爱。
当前,职称改革的步伐仍在继续。
职改前奏从提高知识分子待遇开始
□大河报记者孟冉文记者李康实习生魏志阳图
“他们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因此也可以说,已经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他们与体力劳动者的区别,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1978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对知识分子的这段评价,激起了几千名与会代表的强烈共鸣。从那时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响亮口号,逐渐将聚在中国千千万万知识分子心头的乌云驱除殆尽。
事实上,早在1984年1月,中央就已着手制定政策,考虑提高一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的生活待遇,这为两年后的全国职称改革做了铺垫。
当年10月9日,河南省委、省政府批准正式成立河南省科学技术干部局(以下简称“科干局”),该局最重要的职能就是“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下设职称管理处,负责全省各领域高级职称评委会的组建和审报。
据了解,河南省从1984年12月开始落实中央“提高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生活待遇”的政策。档案显示,他们受到的待遇包括:“可越级提升薪资,月基本工资不超过120元;解决夫妻分居问题,安排配偶工作,农村户口的可迁入城市,子女随迁;不轻视知识分子,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放手,选拔有组织管理能力的到各级领导岗位任职;对申请入党的知识分子,不得以任何借口歧视、阻拦;重奖有突出贡献者,成果奖金的70%以上发给项目主要完成人,暂不征个人所得税;高、中级职称人员住房面积不得低于本单位党政领导住房标准,每年可分别享受20天、15天休假,工资照发……”
河南省档案馆退休干部王得禄1983年评上了中级职称,他的住房面积是120平方米,跟单位“一把手”的一样,出差可乘飞机、坐软卧和二等舱,“没任何后顾之忧,非常满足”。
在当时,“尊重人才”不单单体现在改善知识分子的生活待遇上。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发生在1985年的两件事。第一件是我省著名食道癌专家邵令方出国访问归来后,其主管部门以他违反了外事纪律和有经济问题为由,免去其行政和学术职务,使其身心备受打击。省科干局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查,澄清了事实,在省委的重视下,邵的问题不久就得到了彻底纠正。
另一件事是,平顶山有一位助理工程师被判刑四年,当事人另有隐情,多次申诉却没有结果,省科干局获知后专程赶赴当地,经过有关部门的复查,这位工程师最终被宣布无罪释放,他流着眼泪说:“组织上帮我恢复了名誉,落实了政策,我一定在一年内拿出成果,报答党对我的关怀。”
“随着广大知识分子待遇的提高,对职称晋升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涨。”王得禄说,1985年1月,经过中央书记处三次专题讨论和研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国职称改革终于迈出了试探性的脚步。
职改起步“都想挤第一班车会把车挤坏”
1984年,曾在河南大学任教的张老先生调任省委后,主抓单位的职称评审工作,直到1988年,他才评上研究员(正高职称)。“我获得的是社科领域的高级职称,按说1985年我的学术成就就具备了评审条件,但因当时国家只规定了三个领域可以参评,不含社科,所以推迟了。”
1985年5月,按照国家职称改革工作的统一部署,河南省对职称评审制定了“规定动作”,“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成为职改关键词,与先前的最大区别在于,改革后的职称不同于一次获得而终身拥有的学位等称号,有一定的任期,一般不超过5年。
“应该说,这次职称改革对担任高、中、初级职务的要求条件还是比较宽松的。”张老先生说,规定相应的职称应具备大学本
科、大专、中专学历,但缺乏规定学历而确有真才实学,贡献突出者,也可聘任相应的技术职务。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1986年3月,全省17个市地相继成立了职改领导机构;4月,我省组建高教、科研和卫生三个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这正是国家严格控制的三个领域。
一方面是广大知识分子对职称的渴求,另一方面是评审范围的严格控制,中央作出的职称评审控制原则在学术界引起了波动。为此,1986年8月,中央职改领导小组在厦门召开会议,要求各省职改领导机构“顾全大局,做好解释工作,坚定职改方向不动摇”。
省职改办领导成员孟昭信参加了那次会议。据他回忆,当时职称评审涉及全国1640万名专业技术人员,几百个行业,但财政承受能力有限,无法支撑所有行业推行职称评审。“中央领导说,大家都想挤第一班车,容易把车挤坏,要知道后面还有车,还有很多机会,中央文件是管事的。职改涉及面广,历史遗留问题太多,只能按步骤进行。”孟昭信透露,截至1986年7月,全国已有包括河南在内的27个省、市、自治区和67个部委进行了职改试点,试点单位达323个。档案记载:“当年,河南高校系统中有13所大专院校,卫生系统包括省直卫生单位,科研系统有省科学院、省农科院等单位完成职改……到1986年11月,已有22个单位完成各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涉及14368人,高聘2269人,中聘5905人,初聘5700人……”
指标分配配额制下“跑指标”风行一时
职改试行初期,由于各领域拟订的职称结构比例很不平衡,客观上造成实际聘任结果也不平衡。尤其是提高高级职称比例后,许多地方和单位之间出现了攀比现象。于是,如同进口物资配额一样,职称指标分配应运而生了。
“比如说我们档案系列,本来专业就比较冷,但又想多评上几个高级职称,一则体现领导对大家的关心,二则提高单位的社会声望。可指标一年最多也不过一两个,咋办?只好另辟蹊径。”省档案馆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馆有一位老同志具备高级职称评审资格,按规定申报材料须经省职改办同意,但省里不给指标,便直接报到国家档案局,批下来后拿到省里,省里却不承认,说违反了规定,“没办法,我们三番五次找省职改办领导做工作,谈困难,拖了好几年才解决”。
为了争取指标,一些负责本单位职称评审工作的领导“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采访中,一位退休老干部直言,他所在的单位需要增加高职人员,但缺少指标。“正好当时我和省职改办某领导住一个院,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去他家,名义上是聊天,实际是争取指标。”他说,虽然干的都是光明正大的事情,但目的是为了得到指标,总感觉自己“像个地下工作者”。“当然,不光我一个人去跑指标,凡是热门行业如卫生、教育等,要评高职的人太多,你不争取,指标就落到别的行业别的单位了,到时同事埋怨你,你自己也觉得没能耐,脸面上挂不住。”
找领导争指标,乍一听有“走后门”之嫌,但仔细推敲,实属无奈之举。其实,正是“厦门会议”定下的职称指标以具体数额下达的基调,使得这一现象的发生“无可避免”。
档案中关于“厦门会议”的记录显示:“由于全国各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统计口径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因此事业单位的高、中级职务宏观控制指标不以比例形式下达,而以具体数额下达,为避免互相攀比,以致造成失控,将作为绝密文件分别下达……同时,要着重考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不同特点,前者要从严,后者适当放宽。”
记者没有从档案中找到这份“绝密文件”,但注意到“厦门会议”记录除了披露一些鲜为人知的职改操作情况外,还对知识分子在职改中可能出现的情绪波动进行了“预防”,如规定实行有任期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但老科学家、老教授、老专家在退休后工资不减,并保留原称号;在人才集中地设置“待聘高级职务”等,这些都体现了对知识分子的关怀。因此,中央认为,“职改方案是目前所能设想的最佳方案”。
与时俱进职称改革迈入科学发展轨道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实施职称改革以来,总共设计了29个专业技术职务系列,涉及工科、农科、林科、医科、师范、文科、理科、财经、政法、体育、艺术和党政管理12个大类学科700多个专业。直到今天,这29个系列仍然能够涵盖所有的职称评审范围。按需设置岗位,规定职责,由单位聘任,与分配制度挂钩。显然,与之前的职称评定制度相比,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显然更关注“使每一个专业技术人员都能在与本人的知识、能力和客观需要相适应的工作岗位上工作”。
“无疑,职称制度的确立体现了个人价值,对专业人才来说,这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省人事厅职称管理部门有关负责人认为,不断调整职称改革,仍是当前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以构建“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注重社会和业内认可,科学、客观、公正的人才评价机制”。
据了解,当前,研究制定科学评价工农业第一线专业技术人员的政策措施,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倾斜的政策力度,疏通非国有单位人员职称申报渠道,已成为当前我省职称改革的重中之重。
今年10月25日,河南省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的一组数据表明,职称改革正迈入科学发展轨道:当年,全省仅卫生、农业、计划生育三个系列,就有3636人通过了河南省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业务考试。2006年,河南省共有22518名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评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经过评审,有17663人通过了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
职称改革,仍在与时俱进……
原载《大河报》2007年11月7日A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