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让文物活起来,故宫这样做

2018年04月11日09:33

来源:大河网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段伟朵 周世龙 文图

  有一个人,看他的演讲可能要几十遍才过瘾,他真正做到让文物"说话",让文物和时代有一场共"对话",他就是故宫博物馆掌门人单霁翔。去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大河报记者现场提问单霁翔,谈工匠精神藏在五千年文化中。一年过去了,单院长"粉丝"又涨了不少,他再次来到博鳌亚洲论坛,联合国家一级演员张国立等人,上演"文化之夜"。

  "我是一个现代人,我在故宫看门,除了珍宝,故宫还有什么?这是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四合院。"单霁翔这样介绍故宫,它有将近600年的历史,收藏着中国也是世界上最丰富的中国文物的宝藏。但是故宫人也有苦恼,如今文化+旅游关注度极高,在过去的十几年,故宫的观众从700万增长到了1700万,而世界上第二名的博物馆只有870万。服务好这么多观众,故宫博物院开始"想招"。故宫实行全网购票,人们可以在路上买票在家里买票,经过了四年的努力,目前60%多的观众采取了在家里预约买票,到了门前拿出手机,支付宝微信进行买票。

  "我们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文物医院,汇聚了200名的文物医生。"单霁翔说,他们一半以上都是从事分析,检测,出治疗方案的科学家,而这所医院是对外开放的一个平台,观众可以预约参观。比如一幅唐卡,过去用的什么技艺,什么染料,只有在修的时候,才知道它的身上有25层的堆绣,使用了各种的燃料。这些图像经过放大20倍以后,人物的鼻子,眉毛眼睛清晰呈现,身上串联了682颗小珍珠,这些珍珠是怎么串联的,放大了100倍以后我们可以了解到,这才是一种科学的保护。

  "我们要继续努力,把每一个古建筑群合理定位。"单霁翔说,紫禁城里面有一个非常另类的建筑,是末代皇后请德国人设计的一个西洋建筑,要设计成一个水族馆,1909年开工,却成为了北京最老的"烂尾楼"。但在故宫里,这个特殊的存在也是一种文物形式,如何让它活起来?故宫博物院就利用这个环境办外国文物馆,拿出一些外国的文物请外宾欣赏,不失成为一种特色。

  用互联网技术传播故宫文化,已成为优秀文创的标本。比如紫禁城的初雪,高达1425万的点击量,而故宫的红月亮也拥有2000万的点击量。

  "我们努力做掌上的故宫博物馆,建设了故宫社区,积极参与微信的人,就可以在紫禁城里获得一块地,不断的积分以后,可以在地上盖房子,不用花一分钱,可以在北京获得珍贵的土地和珍贵的建筑。"单霁翔说,利用技术,故宫建设了世界上最好的数字博物馆。不做简单的复制,而是根据人民的生活需要去做,比如研发了400多种的手机壳、做了"正大光明"的充电器、朝珠耳机。"注重实用性和趣味性的结合,商店不是充满着商业气氛,而是充满着文化的气息。总之我们要努力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让文物都活起来!"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