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79岁退休教师迷上写村志 15年写了约500万字

2018年04月12日08:16

来源:大河网

  一本本村志、镇志和家谱,是杨老师15年的心血。

  □大河报 记者周广现文张琮摄影

  核心提示|“我们村子拆了,但我们村的来历,还有先人是如何在这里生活的,这些故事不能丢。”为了传承好村庄的“故事”,79岁的郑州市金水区退休教师杨文森,从2003年开始迷上了写“村志”,他独自一人写了金水区杨槐村的村志和杨氏族谱,并参与了《关虎屯村志》《陈寨村志》和《柳林镇志》等村、镇志的写作,15年来,他写了约500万字的村志、镇志和家谱。

  79岁退休教师15年写了约500万字村志

  昨天,大河报记者来到郑州市惠济区花园口社区,因为杨槐村于2012年拆迁,目前还未回迁,杨文森暂住在花园口社区里。记者赶到他家时,他正在对杨氏族谱进行最后的修改。

  “《杨槐村志》共138万字,完全是我一个人写的,《关虎屯村志》是我和郭增磊共同主编完成的,其他村、镇志,我是参与了编纂工作。”杨文森说,他今年79岁,退休前是金水区的一名教师,从2003年开始,他“迷上”了村志、镇志的写作工作,15年来,单是他自己亲自写的村、镇志和杨氏族谱就有约500万字。

  “我们村子已经拆了,大河村遗址是我们村的村民首先发现的,这些故事不能丢了。”杨文森说,单是写《杨槐村志》就耗费了他5年多时间,他走访过的人有600多人,他还先后到山西、山东、云南等地搜集材料。

  在此之前,他还参与了《关虎屯村志》《陈砦村志》等村志的写作,如今这些村志都已经出版发行,他感觉自己真的做了一件“很快乐的事”。

  “《杨槐村志》是杨槐村历史上第一本村志,杨文森耗费5年时光记录了杨槐村的变迁和众多历史故事,村志出版了,他却没让村委会报销过一分钱费用,村民为此都是称赞不已。”金水区杨槐村委会负责人杨海州说。

  “村里故事多,村志就如同一幅历史画卷”

  杨文森说,通过写村志,他也了解了很多“活生生的故事”。

  杨文森说,以前他只知道大河村遗址在他们村,但当时究竟是怎么发现的?在杨槐村的土地上,为什么叫大河村遗址?写村志时,通过走访当事人,他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原来,1964年秋,杨槐村村民杨树森等6个人在村里挖红薯窖时,发现一道砖墙,顺着墙挖,最后才知道是个“券堂墓”。村民杨海潮进去后,发现墓室中有两具尸骨,尸骨上各放一个护心铜镜,尸骨中间还有一把一尺多长的剑,还放有6个灰色陶罐。

  村民挖出了老物件后,有村民说:“文物对咱可能用处不大,但对国家来说可是宝贝,应该把这些东西尽快交给有关部门。”后来,村民通过柳林公社总机给郑州市博物馆打通电话,报告了发现古物的详细情况,后来,博物馆派人来把古物带走研究,并通过进一步挖掘开发,最终认定这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后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后经走访大河村遗址博物馆第一任馆长李昌韬,他才知道,遗址名字本应该是“杨槐村遗址”,因为这个遗址就是在杨槐村的土地上发现的,但根据考古界惯例和遗址有古河流穿过,特别是北望黄河,所以被命名为“大河村遗址”。

  还有,他小的时候,就知道村子周围有一圈水坑,但这个水坑是怎么形成的,他并不清楚,后经走访一些老人和查阅历史资料才知道,这个水坑原先是一圈水寨。原来,在清朝末年,为了抵挡匪寇的骚扰,当时村民在村子周围挖了一圈水道,并把贾鲁河的水引过来,一圈水道包围着村子,如果遇到危险情况,他们把吊桥收起来,外人就很难进入村子里。

  “村里故事多,村志就如同一幅历史画卷,它真实地记载了一代代人的生活。”杨文森说。


编辑:魏蔚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