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共议“面向未来的课堂” 中芬课程创新及主题式教学实践论坛在郑举行

2018年04月21日23:17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记者张楠)如何减少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如何让教育变得更有意思、更好玩?4月20日,中芬课程创新及主题式教学实践论坛在郑州航空港育人国际学校举行,作为全球基础教育翘楚的芬兰,“现象教学”或“主题教学”是芬兰基础教育的核心内容。通过此次中芬教育交流,学习转化芬兰先进的课程和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实现我国课程教学实践创新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地。

20180421092158_IMG_3792

  专家对话|中芬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国家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副司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郑增仪表示,芬兰十分重视教育,教师学历均需在硕士以上,专业性很强,且以小班额进行开课,教育针对性强,利于创新性和特色化课程的开展,这些做法值得我国教育改革借鉴和学习。

  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张黎明,基于教师培训的实践经验,重点阐述了探究式学习方式的科学合理设计与在课堂中的有效使用,对学科融合式学习的价值;郑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河南省中小学教育教学专家陈国维,从小学全科教师的能力要求、培养方向和策略,本校的实际探索等方面阐释了小学全科教师对学科整合式教学的人才准备意义;中国教科院中芬教育创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康建朝博士,从芬兰基础教育特点、芬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原因、芬兰课程改革的核心议题和课堂实践等方面做了主题报告。

IMG_20180420_184202

  国家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副司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郑增仪

  此外,芬兰皮尔卡行政区坦佩雷市教育与文化委员会副主席,芬兰教师工会皮尔卡行政区主席,坦佩雷市议员马蒂▪赫利莫先生(MattiHelimo),以及芬兰坦佩雷市匹斯帕兰小学资深班主任皮尔约▪帕洛兰皮(PirjoPalolampi)女士分别做了主题报告,主要介绍了芬兰的主题式教学理念和他们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  

  做法|取长补短 兼重国际教育经验的本土化

  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要明确世界的教育发展趋势,要兼重国际教育经验的本土化和本土教育经验的国际传播。中芬两国教育既有差异又有共性,两国加强交流合作很有价值和意义。

  目前,我国新高考政策改革正在进行,颇为关注的是学习评价机制需要创新,学生测评方式要综合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改革都要逐步改善和提升。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芬教育创新研究中心特聘客座研究员、中国课改前沿校企合作组织永久主席彭昌盛表示,芬兰的基础教育被公认为代表着世界领先水平,他们鼓励突破课程间的学科界限,在孩子创造力的培养方面给予最大化的支持,而中芬两国学生学习创造力的最大差异在于学习自控力的不同。

  育人|面向未来的教育 是今天的教育能够满足明天的需求

     开展中芬创新主题课程实验中,郑州航空港育人国际学校通过调整学科课时结构、增强孩子的自主自立学习、丰富主题社团等途径,在突破学科中心、教学中心和教材中心,给孩子创造有趣的学习环境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郑州航空港育人国际学校中学部德育校长张源东表示,教育的着重点在于育人,要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使今天的教育能够满足明天的需求。

  秉承 “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的育人理念,郑州航空港育人国际学校既吸取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同时又兼顾国内的应试教育现实,针对青少年时期男女学生生理特点、心理发育、发展差异,按男女性别分班,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实现了有效管理。


编辑:贺心群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