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档案】 “河南首届两会”回眸之劳模代表盛婉(上) 最丰盛会议餐是10人分吃四碗菜

2018年04月24日14:10

来源:大河网

  核心提示

  一个13岁的童工,跟着老板从黄浦江畔来到黄河岸边,一头扎进贴着“中国纺织基地”标签的郑州城。这一来,再也没离开。这个来自上海的小女生从学徒到技工、到师傅,再到劳模,年仅20岁便名扬河南纺织界,更以创造了“两项全国第一”的工作纪录,在中国纺织史册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号——“盛婉”。出色的成绩,给盛婉带来了太多旁人难以企及的荣誉。她走出工厂,当选人大代表,出任政协委员,从开封到郑州,再到北京;从被省市领导赞赏,到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怀,盛名之下的盛婉,却始终未曾忘记自己是名“纺织女工”。

  □大河报 记者孟冉通讯员杨宝章文记者李康图

  “我这辈子,大会小会开得太多了”

  3月12日上午9点半,省总工会家属院6号楼。敲开五楼一扇房门,盛婉和老伴将记者迎进屋,热情地让座、沏茶倒水。

  这是一套百十平方米的普通单元房,陈设简单,窗明几净。“我俩身体都不好,很少出门,连个水果都没准备。小伙子你随便坐,别客气啊。”说着话,盛婉招呼老伴,让他回卧室继续休息。盛婉老人腿脚不太灵便,说话也不太清楚,“几年前得了脑梗塞,留了后遗症,好多事都记不住了。”她慢慢挪坐在沙发上,说自己原本爱说爱笑,做事干脆,走路风一样又急又快。

  “那一年我去北京开人大会,小组会讨论前,咱河南代表邓大姐叫我走几步,叫大家看看河南女工风采,我立马抬头挺胸走了一圈,一屋子人都拍巴掌叫好。”老人说的“邓大姐”,是邓颖超

  对老人的访谈,从开会聊起。“我这辈子呀,区里的、市里的、省里的、中央的,人大会、政协会、妇女会,大会小会开得太多了。你问去开封那次?我得好好想想——嗯,那是我第一次开省里的大会。”一提到会,老人脸上尽是笑,双眼亮亮的,语速不自觉加快了。

  档案显示,自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盛婉连续当选第一至四届河南省人大代表,参加过第五届全国人大、第六届全国政协会议,还是中共八大、十大、十一大代表。20年前,她从河南省第五届政协副秘书长的职位上退休。

  从风华正茂,到黑发染霜,打捞半个多世纪前的参会往事,让有着几十年“会龄”且记忆纷乱的耄耋老人盛婉,的确颇费心思。

  “10个人吃4碗菜,是最丰盛的会议餐”

  1954年7月底的一天,郑州国棉二厂纺纱工盛婉登上东去的火车,赶往开封。前不久,盛婉接到领导通知,让她放下手头工作,去参加省里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

  拿到代表证,这个22岁的纺织姑娘一宿未眠。

  1954年8月1日至7日举行的河南省首届人大会,共有535名代表出席。据档案记载,郑州市参会代表30人,其中有4个女代表最小,平均年龄22岁,“盛婉,22岁,郑州国棉二厂先进生产者;柴亭芝,21岁,郑州烟厂党组织委员;张丽云,23岁,郑州百货大楼门市部副主任;张桂花,22岁,河南歌舞团演员”。

  除了盛婉,记者此前曾多方寻找另外3名女代表,但没有结果。“我们不在一个系统工作,确实不了解,也没联系过。”采访中,盛婉老人称她对柴亭芝、张丽云、张桂花已毫无印象,自然无从知晓她们的近况。

  时隔多年,盛婉老人对省首届人大会开会地点、代表们的住宿地址一片茫然,但她对会议期间的一些细节记得很清。“如今开会流行送纪念品,前几年听说有的会上送笔记本,我以为是钢笔和写字本,一问才知道是小电脑。还有的单位名义上是开会,实际是请大家到风景区旅游。”老人笑着说,她第一次开省人大会,除了会议资料,连手提袋都不发,更别说纪念品了,“有外地代表想逛开封景点,得自己买门票,根本没人组织参观”。

  会期一周,吃饭是大事。盛婉老人记得,当时代表被分批安排在离住宿较近的几家国营食堂,找块空地摆上桌椅,“早上包子、粥、咸菜,中午和晚上都是4个菜一个汤,两荤两素,用大海碗装着,10个人围坐一圈分吃,吃得干干净净,一点不浪费。桌上没有烟酒,也不备水果。”她说,在当时,这就是会上最丰盛的饭菜了,如果想改改口味,可以去街上买个烧饼夹牛肉。

  首届省人大会,是盛婉平生参加的第一个盛会,她在会上没有发言,也没有参加讨论。“过了几天,我觉着有点闷,老想回郑州上班。”她说,自己当时看来,开会没在车间干活提劲。

  “重回郑州,

  赶上了发展纺织的好时候”

  盛婉和郑州结缘,冥冥之中,似有天意。

  1918年,一个名叫穆藕初的上海商人和几个同仁一起来到郑州,看到当地盛产棉花,交通便利,又有大批闲散劳力,遂集资200多万两银子,于翌年在城南荒地筹建豫丰纱厂。经过数十年发展,豫丰纱厂生意兴隆,名扬中外。1949年7月,又一个来自上海浦东的棉纺老板追随其老乡穆藕初的脚步停驻郑州,租用管城区一地主家大院,成立了郑州利民纱厂。

  藉藉无名的利民纱厂老板没想到,在他从上海带来的120名家乡员工中,出了个河南乃至中国纺织界响当当的人物——盛婉。

  “我13岁进上海利民纱厂,是个童工。那时候就爱出风头,闹罢工,被厂里开除过3次。老板看我机灵能干,临来河南时又带上我了。”盛婉老人忍不住乐,说她第一次到郑州时,也才16岁。干了一年多,纱厂维持不下去,老板跑了,政府接管了企业,给员工发了遣散费。回到上海后,盛婉当过街道妇联主任,又到一些小纱厂打零工。

  转机出现在1951年。当时,经中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批准,郑州市政府将豫丰纱厂改建成郑州第二棉纱织厂,想起遣返上海的一批熟练工人。河南省劳动局给盛婉等人去信,希望她们重回河南,由政府给安排就业。于是,盛婉和家乡11个姐妹坐了20多个小时的火车,从上海再次来到郑州。

  “我们先在失业工人学校学了一年,第二年被分配到豫丰纱厂。”老人回忆,1953年豫丰纱厂复工,后来演变成郑州国棉二厂。盛婉所在的工厂复工时,正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头一年,在毛泽东当年主持召开的全国财经会议上,中央确定在京广线沿线及以西靠近产棉区的北京、西安、郑州、石家庄4个地方同时发展纺织工业,加上原有的邯郸、咸阳两地,郑州由此成为“全国六大纺织基地”之一。

  “政府招工,我重回郑州,赶上了发展纺织的好时候。”盛婉老人感叹,如果当年她错过了机会,可能一切也都错过了。

  “一心只想干活,

  从不知奖金是啥”

  投身郑州纺织工业浪潮,盛婉如鱼得水。

  “从工厂复工那天起,我就没闲住过。天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泡车间。”老人说,1953年整整一年,她月月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当年赢得郑州市特等劳动模范、省劳动模范称号。被工友称作“小上海”的盛婉干活麻利,头脑灵活,热心待人。那时,北京、西安、石家庄等地每建成一家棉纺厂,新工人都要到郑棉二厂培训、实习,工人们把“二棉”戏称为“母鸡厂”,盛婉就是这个“母鸡厂”里带徒弟最多的“母鸡”,仅三四年间,盛婉手把手带出的徒弟,就有600多名。

  “我上进,人缘好,厂里重视,这对我是个很大的激励,活越干越有劲。”盛婉老人说,那时女孩子结婚比较早,像她20岁出头还没对象的姑娘,很少,“我没时间也不想考虑个人问题,成天就知道闷头干活”。从1953年下半年开始,盛婉逐渐形成一套独特的工作方法,并在1956年全国纺织行业比武中,一举成名。档案记载,“盛婉手法娴熟,一气呵成,速度最快,首创‘闪电式细纱接头操作法’;她看管5台机车,掌握2000个纱锭,首创‘细纱高看台操作法’,创造了两项全国第一”。当年,这两项操作法在全国纺织界普遍推广,盛婉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声名鹊起。

  “真不简单,拿了多少奖金?”记者笑问老人。她摆摆手:“就发一张奖状,还不让自己拿着,贴到厂工会俱乐部墙上供大家学习。咱一心只想着干活,从不知道奖金是个啥东西,也没奖金概念。”老人说,“我从一个童工,到22岁当人民代表,想都不敢想的事都成真了,靠的是啥?还不是本本分分干活获得的荣誉。我看重大伙的信任,看重工作,别的都不重要”。

  1956年名扬全国纺织界时,盛婉23岁。她没想到,当年9月,才入党两年的她又当选党的八大代表,去北京开会期间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高层的接见。而13年后,无缘参加中共九大的盛婉,为何引来周恩来的关注与追问?数年后,她又为何踏进中南海西花厅,成了邓颖超的座上客?请继续关注“河南首届两会”回眸之劳模代表盛婉(下)

  原载于《大河报》2013年03月14日A17版

编辑:魏蔚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