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7日,央视经济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报道了山西省洪洞县赵城镇村干部收钱帮三维集团工业废料倾倒、污水直排的情况,记者暗访时,洪洞县环保局副局长王新森对此竟声称是“村干部拿了钱,村民活该!”此雷人语句一经曝出,舆论关注逐渐扩散到副局长的这句“活该”上。
近年来,类似舆情时有发生,原本应该聚焦到事件本身上的舆论目光,反而逐渐倾注到官员及其所说的雷人话语上面。甚至后期人们对事件本身的关注已经逐步淡化,而事件中出现的雷人语句却广泛出现在网络社交平台上。“为人民服务不是为公民服务,你不是人民”“你是哪个单位的”等已成为网民用来调侃之辞。
基层公职人员雷人语句能够掀起如此大的舆论波澜,并迅速传播,且让人经久不忘,与其背后的舆论传播规律有关。
官员“雷语”与公职人员身份形成鲜明反差
“公职人员”与其身份不符的“雷语”结合在当今舆论场无疑具有十足的舆情“爆破力”和“传播力”。特别是在全面从严治党,狠抓作风建设的大背景大环境下,人民群众对基层公职人员与其良性互动、为人民服务抱有较高期望和信心。而个别基层公职人员用“雷语”对待人民群众的作风和行为,不仅没有落实中央精神,也大大超过了网民的容忍度。这种和实际情况及为人民服务的身份设定之间出现的巨大反差,引发舆论震惊。线上质疑风暴经过多个传播节点不断放大,也令涉事人员所在部门承受一定舆情压力。
江苏盐城市阜宁县交警大队违章处理中心工作人员焦某某,私自给插队的人办理违章业务,被质疑后怒怼公众“领导有特权,就可以插队,排号是针对老百姓的”。苏州某小区业主控诉无良开发商,上访至市信访局时遭遇阻拦,在与相关领导沟通时被告知“警察不打人,那警察养来干嘛的?”这些“雷语”在网上广泛传播,折损当地政府公信力,并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此外,从多数事件中可看出,“雷语”直接施加对象多为事件诉求百姓和代表公众寻求真相的记者。当诉求得不到解决、真相难以求证,加之官员权威的固化标签和公众一直以来对弱势一方的同情,难免形成舆论对整个基层公职人员队伍的指责。在这种情况下曝出的“雷语”,让人觉得越发刺耳。
“雷语”事关群众利益引发网民代入感
研究显示,舆论对“雷语”事件的关注度也跟自身相关程度成正比。涉及公众日常生活的事件中的雷人语句更易让人印象深刻。比如,四川成都永宁镇民众反映用水问题,天王社区党总支书记周旭的一句“为人民服务不是为公民服务,你不是人民”,在2018年初传遍互联网。再到前几日,在面对孩子家长期望查清孩子是否偷窃时,贵州白云区教育局工作人员的那句“就算老师冤枉他了,又有多大事啊”,也寒了众多家长的心。
用水、教育等民生问题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遇到官员的不走心回复,忽视群众切身诉求,本身就易引发争论。再加上这些“我拉屎要不要通知你”“国家规定就是狗屁”“你们不是在反对我,你们是在反对共产党”带有无理、张狂、蔑视等强烈情绪的话语,更易引发网民不满情绪,进而促使网民持续围观,舆论代入感情绪强烈。
网络社交戏谑心态助推雷语传播
网络社交媒体的崛起,逐渐凸显出网民强调趣味性、以调侃、戏谑的心态围观网络大事的心态。尤其是当下网络丧文化的盛行,“毒鸡汤”泛滥,官员“雷语”中具有丧文化内涵的段子直冲人心。网民心态随着“雷语”曝光时间的长短产生变化,从曝光之初的震惊到后期开始消费、玩味语言本身,“雷语”演化为具有内涵的段子在网络中盛行。通过不同场合不同场景下运用、传播“雷语”,网民在“相视一笑”之中,表达他们同为网络“社会人”的标签,且能通过这种调侃戏谑的方式强调他们对这一事件的深层次不满。这种侧面显示自身立场的表达形式,与网络社会交流方式的隐喻特性相契合,众多网民自觉或不自觉的社交表达使用习惯,助推了“雷语”传播。
网民以戏谑调侃的心态,在社交媒体中运用一些流行语句以表达特殊含义。而这些流行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当年互联网上传播的热点事件中的雷人语句。2013年4月,河北沧县当地河流因严重受污而变红,该县环保局局长邓连军却称:“红色的水不等于不达标的水。比如咱放上一把红小豆,煮出的饭也可能是红的,不等于不达标。”事后,邓连军被免职。但“红色的水不等于不达标”却成当年网络热词,刷遍微博等社交媒体。
互联网时代公职人员需提高媒介素养
全媒体时代,网民对政府工作参与、知情、监督意识不断增强,而且人人均有麦克风,人人都有摄像头。一些涉公职人员“雷语”一旦被曝光,在网民放大镜般的关注下,其信息总量、传播受众、传播范围、传播速度容易呈现几何式爆发增长。媒体的曝光,网民履行舆论监督职责,舆论增加对公职人员“雷语”的关注度,也利于揪出公务员队伍中的“害群之马”。
或许一些情况下的“雷语”与舆论理解有别,或被断章取义,或是因互联网传播导致的过度夸大从而引发舆情危机。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更好的与媒体打交道、提升自身媒介素养,是基层公职人员的必修课。
但在提高媒介素养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基层公职人员的作风建设。洪洞县环保局副局长王新森说被污染是“活该”,这背后或许存在当地执法部门的为难与利益纠葛的复杂局面。不过,环境治理能力不足和治理态度不坚决不可相提并论,这不能成为官员口出“雷语”的借口与托词,为百姓做实事的初心也不能因工作面临的困难而消减。公职人员“雷语”的背后,折射出个别基层领导干部群众意识淡薄,对待群众问题存在“无知又嚣张”的态度与作风。
尽管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公职人员“雷语”现象已大幅减少,但仍有个别人员口出“雷语”。这种用“傲慢与偏见”的“雷语”打发人民群众的行为,不但令寻求帮助的人民群众“扎心了”,也令不少网民感叹“小伙伴们都惊呆了”。不仅泯灭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也会破坏基层干部及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相关主管部门切不可忽视个别基层公职人员“雷语”背后的“黑色幽默”,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作者:杨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