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河南”推出第三批6部微视频作品 专家点评:展现出新时代中原大地的精神风貌

2018年05月10日08:22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记者 孙华峰 祝传鹏 何心悦 王双飞

  春心百花共争辉,一期更比一期美。从5月3日起,“老家河南”微视频工程推出第三批6部作品,6部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老家河南”的独特魅力和风土人情。

  “老家河南”微视频工程由河南省委宣传部、省委外宣办组织实施,征集公告自2017年10月发布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参与。

  我家铁树会开花

  “老杨,今年还打铁花不?”每次听到这样的话,“确山铁花”代表性传承人杨建军心里都美滋滋的。今年七十岁的杨建军曾当过工人、种过地、教过书,他最难忘的还是学打铁花的经历。

  “打铁花作为一门中华民族的老手艺,形成于北宋,鼎盛于明清,已有千余年历史,曾一度濒临失传。我小时候见过打铁花,心里总是忘不了。后来,我辗转找到铁花会最后一位会长,拜他为师。”杨建军说,他教我先用沙土练,再用水练,练到星星点点,沾衣不湿,才算练成。

  杨建军说,打铁花要先用木杆子搭一座像葫芦棚一样的花棚,上边铺上新鲜柳枝,柳树枝上布满烟花、鞭炮,旁边“坐”一座熔炉,把废铁化成铁汁,这就做好了打铁花的准备。打铁花开始的时候,十几个光膀子的汉子,头顶着葫芦瓢,把1600℃的铁汁注入柳木花棒,从下方使劲儿击打,把铁汁打向花棚,碰到棚顶的柳枝,迸散出无数的铁花;铁花又点燃烟花鞭炮,在夜空中绽放,铁树银花,万点星辰,流光溢彩,惊艳整片夜空。

  “老话说,铁花有三打,喜庆打,丰年打,盛世打。”杨建军说,现如今,赶上了好时代,铁花要一年打几十场、上百场。

   “非”常少林

  少林功夫吸引无数洋弟子。一群非洲小伙来到少林寺习武修禅,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体验多姿多彩的河南风情,为中非文化交流与合作,留下了非比寻常的足迹。

  “可以说,我在中国学会了很多东西,第一是少林的纪律,第二是中国的哲学思想,第三是功夫的节奏和魅力。”科特迪瓦共和国的阿朱马尼·贝朗热·马提亚勒·库阿伯南说,来少林之后,我知道了功夫也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

  “中国是一个美好的国家,来中国来少林曾经是我的梦想,感谢上帝,我的梦想实现了。”来自乍得共和国的乌斯曼·伊德力斯·巴巴说,我觉得中国是一个很神奇的国家,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元素。所有乍得人都喜欢中国文化。

  少林寺自2013年举办非洲学员培训班至今已有五届,培养非洲20多个国家的少林功夫学员近百人。去年七月,来自多哥、刚果(布)、刚果(金)、科特迪瓦和乍得的五国18名学员正在少林寺进行3个月的培训,习武修禅,感受河南风土人情。

  水袖王

  “唰,(水袖)出去了,看着可漂亮,当时感觉啥都值了。”豫剧演员吴青峰最擅长的就是水袖功。经过刻苦练习,他表演的水袖,时如蛟龙出水,时如长虹贯日,行云流水中挥洒自如,倾倒了无数观众。

  “别人的水袖是三尺到五尺,我的水袖是八米,走的全是技巧,既能翻又能打,有我自己的风格。”吴青峰说,现在,我还想突破一下,把它延长到十米,创下水袖的世界最高纪录。

  据吴青峰介绍,长水袖最难的地方是收,收好就能出好,收不好就出不好。他失败了很多次,怎么都收不回来,无论怎么练就是收不回来,他说,这个时候,他必须返回去练基本功。但是最主要的,还是练手臂,只有手臂力量上去了,水袖才能收好。

  吴青峰开始不分昼夜,刻苦练习,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泡在练功房里,练得膝盖流血结疤,练得浑身上下都是伤,做梦都想着如何让水袖听从自己的使唤。他说,练不成,到练成,这是一个过程,只要把这个坎过去,那就成了。

  “练了这么长时间,我必须要给自己一个交代,我要让所有的人都知道,只有我吴青峰,能耍这么长的水袖。”吴青峰说。

  “蝈”大侠

  秦三杰,秦氏绢艺的第11代传承人,他用轻薄柔软的绢布雕琢的“蝈蝈”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几可乱真。他正在创作一部大作品《喜从天降》——三米高的绢葫芦上镶嵌着56只形态各异的蝈蝈,象征着56个民族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我要把这个作品捐给国家,因为这不仅代表秦氏绢艺,还代表河南,得给后人留点东西呀。”秦三杰说,秦氏绢艺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顾名思义,就是用绢布做的艺术品,花鸟鱼虫什么都可以做成,精致而逼真。因其历史和艺术价值而名扬海内外,被称为华夏一绝。

  秦三杰说,做一只蝈蝈就得118道工序,这118道工序都是由他创作的,有时候想得晚上睡不着觉,最难做的部分就是蝈蝈腿,做不好,这个蝈蝈就失败了,我做活的时候,谁都不能在我跟前,在我跟前就打扰了,脑子有分散力,不集中了就完不成了。

  捶草印花

  一支棒槌、一块白布、一棵草、一朵花,捶出一幅古朴清新的图画,成就一门最原始、最独特的民间印染技艺。

  捶草印花复兴于明清时期,几近失传。以朱秀云为代表的民间艺人潜心试验,使之重现天日,迸发出新的活力。捶草印花与地坑院、虢州澄泥砚一起被誉为“陕州三宝”。

  朱秀云是“捶草印花”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小时候她母亲给她做过捶草印花的衣服,令她念念不忘。对于“捶草印花”,她说,还要从“鹐棒棒草”说起,这是本地人一个方言。这种草长得像一个啄木鸟的头,所以这个草就叫“鹐棒棒草”。用它在白布上捶花,用花的汁、叶捶到上面再进行固色一下,它是不掉色的,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图案就把它摆成什么样,再把它摆起来两层布对折一下就行了。就这样,一件件“捶草印花”作品在棒槌乐感的敲击声中完成了。

  中国民协顾问夏挽群评价“捶草印花”技艺时说,“捶草印花”技艺如果和扎染蜡染与雕版印染来比较的话,它的技法是比较原始,但正是它的原始和简单,正是它的价值所在,在全国是唯一的。

  我在渠首守丹江

  生在丹江边,长在渔船上,听着捕鱼号子长大,风吹雨打中享受水美鱼肥……这是很多淅川渔民的生活写照。但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为了“一湾清水送京津”,16.5万淅川人挥别故土。留下的人,默默地守护这湾清水,渔民王泰政就是其中的一个。

  王泰政说,早些年我们搞网箱捕鱼,收入不错,日子也是越过越好,所以,对这丹江水,我们敬它,也爱它。南水北调,就是把我们这儿的好水,分给北方的兄弟姐妹用。送人的东西,不能马虎!我们撤走了网箱和餐饮船,只在捕鱼期撒网。

  “平时也最看不得水里有垃圾,现在的丹江水,更清更甜了。”王泰政说,这南水北调是个大工程,当年我们县搬迁了16万人,好多人走的时候,还用瓶子装了丹江水,想留个念想。去年,搬走的邻居回来探亲,他们的房屋早就淹没了,但他们的那些银杏、黄连、红枫……被移种在县里的移民生态文化苑,又生了根。哪棵树是谁家的,他们都还认得。

  老人说,摸到老树,闻到鱼腥味,就回到家了。

  专家观点

  展现出新时代中原大地的精神风貌

  □河南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 杨波

  中原地区是中国的缩影,中原文化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薪火相传,自有其存在的积极意义。河南省委宣传部和河南省委外宣办联合推出的“老家河南”微视频工程,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展示了“老家河南”的风土人情和岁月积淀,展现出新时代中原大地的精神风貌。绚烂惊艳的铁树银花,扬名中外的少林功夫,挥洒自如的10米水袖,栩栩如生的“蝈蝈白菜”,印染精美的捶草工艺,无不闪耀着中原人民的勤劳智慧。

  河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琳琅满目,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人文底蕴。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普及和快餐文化的冲击,以非遗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正逐渐成为远离人们日常社会生活的“遗产”,甚至关于非遗是否还有必要加以保护、弘扬和发展的沉重话题也不绝于耳,其保护传承之路可谓“道阻且长”。

  当务之急,需要深入挖掘河南非遗项目的基本文化内涵,充分利用科研院校和文化企业的研发力量,大力推动传统工艺领域和传统表演艺术领域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的研培,从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解决非遗作品创作、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推进文化与其他领域的深度融合,从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编辑:王亚辉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