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板路”变“加速带” 息县交通振兴让旧谣换新谚

2018年05月10日16:17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见习记者 臧小景)“进了息县坡,道路像鸡窝,搓板路坑牛能卧,小坑还没大坑多。”这是不少外地人对息县道路的评价。近两年来,息县把建设“四好”农村路作为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先手棋”,“四好农村路”开始成为息县农民致富增收的“加速带”,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有力保障。息县旧谣换新谚,“搓板路”变成了“加速带”。

  以前的泥土路

  现在的水泥路

  2年建成农村公路1971公里,解决"搓板路"

  息县位于信阳市东北部,地处淮河滩区,易遭受洪涝重灾,是集“老区、山区、农区、旱涝区、贫困区”于一体的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和“三山一滩”脱贫攻坚重点区域。

  “原来我们的花生、水稻等农副产品拉不出去,化肥、种子等生产资料运不进来,现在随时一个电话收购的就开车过来拉走了,一个电话化肥、种子就开车送过来了。”刘寨村一位村民说。

  2016年以来,息县把3.31亿元用于通村通组道路建设和改造提升。到2017年年底,全县共建成农村通村通组道路1971公里。目前,交错纵横、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渗透到农村的各个角落,为民众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息县的“搓板路”变成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加速带”。

  公路建好了,还需要路肩陪护,息县共出动挖掘机械636台,投入劳动力18.1万余人次,运输土房车辆2000余辆,陪护路肩3580公里。息县把路肩培护环境整治作为“四好农村路”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不断提升农村公路路况水平和服务功能,实现农村公路“通行畅、绿化美、出行安、一眼净”的效果。

  有了"加速带"才有“出路”,许多有志之士返乡创业

  “16年的这里,荒草漫山坡,泥泞的田埂连老百姓都不愿进来耕种。没有路,企业就不会存在。也是看到要修路了,我们才愿意进来。”在息县八里岔乡张岗村的生态园经理说起修路给企业带来的支持时感慨道:“只有路通,才有出路。”

  65岁的张久华老汉一辈子都在张岗村种地,自从村里建起了生态园,他不仅能继续照看田地,还学会了园林养护的新本领,有了一份额外的收入。“连人都进不来,庄稼人都是打赤脚,靠肩挑背扛过日子。”他说起以前的农村路无比感慨:“村里人出不去,外面人进不来。”

  在道路修建的同时,息县实施“公路+多彩田园”工程,吸引了全县一大批有志之士回乡创业,建立扶贫车间和生产车间,供港蔬菜、火龙果、油用牡丹、莲藕、畜禽养殖等基地纷纷落户农村,“四好农村路”成为群众的致富金桥。

  养护公路解决了一大批劳动力就业问题

  息县对1120公里无树空白路肩按照属地原则,将种植树木、林业管理、道路卫生、道路基本养护由所在村管理,通过设立公益性岗位,定人、定岗、定路段,安排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形成路肩林带管理和农村公路日常管护长效机制,这些公益性岗位解决了一大批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问题。

  息县副县长李学超表示,下一步,息县将继续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交通振兴工程这一目标,切实解决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切实打赢交通脱贫攻坚战,为全县脱贫摘帽打下坚实的基础。


编辑:杨剑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