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以全域旅游重新定义城市旅游

2018年05月28日16:33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实践中得到成功运用,对共享经济时代如何发展优质旅游同样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5月28日上午,在2018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的“一带一路”旅游城市市长峰会上,中国旅游研究员院院长戴斌分析了共享旅游时代的游客需求以及如何发展全域旅游。

timg

▲郑州健康路夜市

  城市旅游应以全域旅游重新定位 满足多重需求

  城市日益成为本地市民和外来人口共享的空间,市民对这块空间有就业、消费和休闲的需求,企业有生产、物流和盈利的需求,游客有欣赏美丽风景和分享美好生活的需求。这么多需求汇聚到一起,就导致政府在提供相应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时,必然会产生矛盾和冲突。

  郑州国棉一厂、健康路、丰庆路的小吃物美价廉,是市民纳凉的好去处。经过一些热门服务类APP推荐后,游客蜂拥而至,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物价上涨、环境整治、社会治安等问题,低收入阶层还会产生“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弱参与感。

  戴斌认为,这种现象在景区建设、主题街区开发和城市形象提升,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旅游城市发展中普遍存在。甚至是香港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也会存在到访游客越来越多,消费越来越高,但是社区居民特别是草根阶层却越来越无感的现象。

  这就要求城市旅游发展的战略决策、项目投资、业态布局和产品创新进行全域旅游新定位。城市旅游已从早期的景区、酒店和旅行社为主的封闭世界,走向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紧密互动的开放体系。

timg (1)

香港中环中心大厦(图片来源网络)

  多元化发展 让城市更有气质

  戴斌认为,共享经济和全域旅游时代,发展优质旅游需要共建共行。

  今天的旅游绝不是跟着导游的小旗子逛景区、听讲解,更取决于城市的文明程度,网络推荐。很多游客选择一个城市可能因为《卡萨布兰卡》和《成都》等流行歌曲。游客更愿意感受到的城市品质已不再是精美绝伦的大场面,不是微笑的服务,而是来自移民局官员发自内心的微笑和真诚的欢迎,来自共享汽车司机的安全感,来自共享住宿平台的诚信和互动。这样的城市形象和游客感知,是城市整体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气质,它只能由行政主体与市场主体、社会机构和社区居民共同建设。

timg (2)

香港的贫民住宅(图片来源网络)

  城市旅游与经济社会发展诸要多素理当共融共生。旅游与文化、科技、教育、制造、金融、农业农村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可以概括为"旅游+"。游客在欣赏美丽风景和分享美好生活的同时,也以多元的视角打量本地生活,以多样的动力与本地居民共同推进动城市文明的演化。学会倾听游客的声音,让城市成为多元文化与共同价值协调发展的新空间,无疑是明智的选择。

u=3208961524,1932834651&fm=27&gp=0

情迷意大利,街头的艺人(图片来源网络)

  你心中的旅游城市是什么样子?

  那么,你心目中理想的旅游城市应该是什么样子呢?戴斌举例为证。

  有句话这样说,"街道就是一切"。在共享经济和智慧旅游时代,城市的商业环境越完善,越是国际或区域性的消费中心,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就越高。因此,旅游城市要善待投资者、运营商和创新创业者。

  城市应该是善意、平等、包容的。城市要给涂鸦艺术家、街头演出等留下一丝空间,不要以城市发展、举行大活动的名义来毁灭城市草根的生活空间。能包容城市低端人士的城市相信也能为游客带来更人性化的体验。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