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记者宋向乐)“各位朋友如果爱吃川菜的话一定要找我们啊,我们申庄的花椒特别好。”站在荥阳市刘河镇申庄村的花椒地里,自称半个“村里人”的检察官辛俊峰秒变“推销员”,从引水修路,到引进扶贫项目,再到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对于申庄村这个曾经的省级贫困村来说,检察官们的到来给这个小山村带来哪些变化?6月5日,大河网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见证脱贫攻坚战中的荥阳检察力量。
申庄村的柴鸡基地
村里大喇叭唱响扶贫好声音
“申庄村的父老乡亲,大家好。我是荥阳市人民检察院驻村工作队的政策宣传员......”上午11点半,一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后,村村通无线广播系统开始了新的一天播报,辖区11个村组实现了全覆盖。
驻村工作队员在村组查看时群众反映,广播内容用农家话讲农家事,群众能够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每次市里、乡里组织技术培训、招工、体检、文艺演出等活动,第一时间就可以把消息广播出去,村里喇叭成了与村民交流的“大平台”。
“广播给我们带来了知识、带来了政策,我们吃着饭、干着活就能听到,也不耽误事。”一村民说。
除了扶贫喇叭,荥阳检察院还印了《扶贫政策明白卡》小红本等纸质资料,组织全院干警逐户发放宣讲,选取扶贫政策、法律知识及励志创业致富模范先进事迹,联系专业录音棚,由干警录音,并配上积极向上的音乐,剪辑制作成音频资料,每天定时在村村通无线广播播报。
李新奇捧着自家种的杏子要分给众人
聋哑老人用粉笔在地上写了个“好”
申庄村地处荥阳市西南,自然资源丰富,产的小米和金银花小有名气,但由于土地贫瘠,村民多数外出打工,并没有将村里的资源利用起来。
村里的李新奇两口子都是残疾人,推开这对老夫妻的家门,宽敞的大院里干干净净,院右侧葡萄架上的葡萄像一颗颗绿珍珠。看到穿着蓝制服的人来了,抑制不住激动的李新奇从院外自家杏树上摘了满满一捧杏子要分给大伙。
“李新奇是聋哑人,妻子也身患残疾,前两年家里三个孩子都正上大学,每年负担都很重。”新任的荥阳检察院驻申庄村第一书记王统说,得知这个情况后,检察院决定帮助两口子发展家庭养殖,“当初送的四只小羊羔已经长大下崽,送来的柴鸡也变得越来越多。”
有了检察院送来的羊和鸡,加上自己的木工手艺,李新奇一家于2016年脱了贫。问起检察院的人好不好,李新奇虽然不会说话,但他用粉笔在地上写了个“好”字。
辛俊峰和王统在花椒基地
送钱送物不如送产业,大红袍花椒落户申庄
“给钱给物只能救急解渴,发展产业才是长久之计。”对申庄这个偏僻小村落来说,村民们普遍觉得除了种地,干啥都要承担风险,不愿意去尝试。如何改掉村民等靠要的想法,驻村扶贫工作队的检察官们计上心头。
“我们在申庄村最偏僻的半山处落户了一家藏香猪散养基地。因为藏香猪和普通的家猪、土猪品种不同,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价格自然也比市场上的普通猪肉要高出好多,吸引了很多附近村组的群众来观摩学习。”辛俊峰说,村民们看着街坊邻居靠种植、养殖赚了钱,也开始动了心思。
在调动老百姓积极性的同时,如何利用现有资源为村集体增收?驻村队员们发现申庄村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合种植花椒树。于是很快就诞生了第一个村集体经济,一期从陕西韩城引进大红袍花椒品种种植50亩。
“最近这段时间都在忙着给花椒树除草,正好天气也不错,人的心情也舒畅。”村里的贫困户徐变枝打完春刚刚帮助村里种植完花椒树,这几天又来给花椒树除草了,工资按短工每天50元结算。
“目前村里有什么短期的劳务活,都是优先安排贫困户,让他们在家门口也能挣到钱。”辛俊峰说,马上这50亩土地周围就要装上围网,还要发展林下养殖,产业发展项目已经立项。
据了解,申庄村目前已经摘掉省级贫困村的帽子,村内的贫困户也由2014年的118户降至如今的4户,村民人均收入逐年提高。
荥阳市检察院送法下乡
钱袋满了,脑袋也不能穷,法制扶贫开进村
扶贫不仅仅是物质,也要有精神上的扶贫。申庄村地处深山区,村民对法律政策大多比较缺乏,荥阳检察官们用上了自己的老本行来给村民们普及法律知识。
六一儿童节,检察官们为村里50名小学生发放学习用品,并现场为孩子们表演防治校园欺凌情景剧《大熊成长逆袭记》,教会孩子们自我保护小妙招。
检察官们还为村两委班子成员及部分村组组长送来了《扶贫领域职务犯罪预防典型案例》学习读本,《典型案例》读本是河南省检察院专门对2016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查办的扶贫领域职务犯罪案件进行遴选,选取其中12起典型案例汇编成册,专门为全省贫困村党支部、村委会组织学习讨论之用。
“群众心中有杆秤,我们一直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检察工作好坏的标尺。”荥阳市检察院检察长李国强说,在荥阳市人民检察院,这样的理念已深深地烙在每一名干警的心上。
辛俊峰介绍申庄的瓜果基地
采访临近尾声时,辛俊峰还不忘再嘱托一句:“记得和你们朋友宣传宣传我们的藏香猪和花椒啊,保证好吃还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