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扶贫系列之卢氏篇:卢氏扶贫“出新招”,全国首创金融扶贫大数据平台

2018年06月21日18:10

来源:大河网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周世龙 实习生 刘赟

  群山环绕下的卢氏县看起来美丽又宁静,然而平静之下全国的目光都在这里汇聚,卢氏县也不断带来诸多惊喜:全国首创金融扶贫大数据平台,特惠金融到普惠金融的率先转变,首单政银保落地……金融扶贫正在这片土地上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科技助力扶贫 金融扶贫大数据平台全国首创

  金融扶贫方面卢氏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这次又全国首创金融扶贫大数据平台,其中包括金融服务、信用评价、风险防控、产业支撑四大科技系统。

  大屏幕上,蓝色的星空背景,精致的页面,一个个跳动的数据对卢氏金融扶贫状况进行了直观展现。

  据了解,通过该套科技系统可以对金融扶贫工作起到多方促进作用。如网上申请,避免农户多家银行申请贷款资源浪费;实现扶贫信息统计和查询,提高申贷效率,保证农户四个工作日以内贷到款;实现无纸化办公,推进金融扶贫信息化建设等。

  据卢氏扶贫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该系统对农户进行全方位信息采集,建立覆盖全县的信用信息大数据库,采集农户8.87万户,采集率96.5%(贫困户2.36万户,采集率达96.8%),系统评级为A级及以上农户7.51万户,有信率达84.58%(其中贫困户授信2.05万户,有信率为86.65%),并对信息实行及时更新、定期更新和全面更新,使其准确可信。

  为每个农户建立信用档案,根据不同的分值划分为4个等级,分别给予5万至20万元纯信用额度。

  此外全面开展中小企业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评级授信工作,截止目前共完成评审686家,其中企业75家,合作社611家。根据不同的分值划分为3个等级,分别给予100万至1000万元以上授信额度。

  从特惠到普惠 首单政银保项目落地

  卢氏长期与各类金融机构进行深化合作,对金融扶贫的操作理念进行了精准应用。

  在银行方面,农商、邮储率先办理扶贫贷款业务,村镇、农行、中原银行踊跃加入,工行、建行、中行也在积极跟进。其中2017年卢氏农商行扶贫贷款占全县总额的90%,其投放增速也从全省的百名之后跃升至第五名,跻身全省农信社系统两家扶贫先进单位行列。

  另外卢氏县政府积极与国开行等政策性银行深度合作,融资超过30亿元;与中原农险开展特色农业互助保险;与湘财证券合作,引进培育上市企业;引入国投创益等各类基金投入脱贫产业,已落地3.65亿元。

  据了解,2017年至今,卢氏全县新增扶贫贷款12.1亿元,是2016年底8818万元的13.7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799户、贷款41519万元,贫困户户贷率54.4%;合作社124家、贷款40239万元;龙头企业23家、贷款39230万元。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共带动贫困户7458户。

  5月24日,卢氏县政府与中国人保财险合作的首单政银保项目落地,这是卢氏县金融扶贫创新的再次展现。

  据中国人保财险卢氏支公司总经理陈林介绍,在2016年开始加入金融扶贫的大潮中时,政融保为主要推行模式,保险公司直接面对客户使用自有资金进行,这种模式由于需要保险公司风险自担,风险系数较高,实际上保险机构对此热情不高。

  而政银保模式则是政府出资为农户贷款购买保险,保险公司提供担保,银行发放贷款,如果产生违约行为,由政府、银行、保险三方按照2:3:5的比例共担风险。这样的模式能够有效降低三方风险,提高银行放款积极性。

  此外政银保项目落地,对于贫困户和非贫困户消除政策差异,也意味着卢氏突破性地由特惠金融向普惠金融转变。

  而在保险扶贫方面,2016年9月以后由政府出资为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统一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一旦发生意外,能够对信贷资金进行有效补充。

  另外保险公司针对农业细化发展了养殖业保险及种植业保险,无论贫困户还是非贫困户均由政府统一引导购买且财政补贴80%,切实发挥保险的造血功能。

  150家企业考察对接 小小香菇撬动万人脱贫

  卢氏县是一个农业县,产业基础特别是工业基础非常薄弱,根据卢氏县经济发展基础和区域地理环境,政府明确了“果、牧、菜、菌、药” 和“旅游业”六个重点发展产业。

  因此卢氏县致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结合,提升产业水平,产业投资主体快速增加。金融扶贫呈现了强劲的撬动、放大与聚合效应,各地150余家企业纷纷到卢氏考察对接,已有20家落地建设,总投资额超过50亿元。

  卢氏德海菌业(以下简称:德海菌业)总经理张海庆口音里有抹不去的东北味儿,他从东北来,带着专业的香菇种植技术。

  “我们的菌棒是靠技术,普通农户的菌棒靠天气,我们的菌棒要在菌棒工厂培育好,然后放到生菇基地等待出菇,我们把菌棒先赊给农户,等他们种出来我们回收,去掉成本钱,再去掉给他们一棒一块钱的工钱,纯利润我们五五分成。一般来说包一个我们的大棚一年净利润可以拿到20000元左右。”

  这家企业趁的是“政银企”模式的金融扶贫便利,政府出资900万德海菌业出资2100万作为风险补偿金,按照1:7的比例放大,最终获得2.1亿元贷款注入。

  有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德海菌业带贫更是尽心尽力,现有的菌棒工厂已经带动50个贫困户脱贫,生菇基地已带动300多位。东明镇、范里镇、朱阳关镇等还有菌棒工厂在建,生菇基地在卢氏县17个乡镇全部覆盖,目前已有9个投入生产。

  张海庆乐观估计,所有工厂及基地建好以后,明年年底就能初步带动5000户贫困户走上脱贫之路,三年以内最终目标可以带贫10000户。

编辑:张馨予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