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原阳、陕州、登封!实地探访河南金融扶贫,看这四地怎么干

2018年06月22日10:02

来源:大河网

  中国实施的精准扶贫,是“造血式”的扶贫,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河南金融扶贫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各地是怎样结合自身实际特点创新模式引领脱贫的?脱贫成效又如何呢?

  |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周世龙实习生刘赟

  为了解河南各地金融扶贫工作进展,调研各地脱贫成效,6月11日~6月13日,省金融办、省联社与河南日报、大河报·大河财立方、河南省广播电台三家媒体记者一行,辗转数个特色扶贫工作开展地点,深入基层一线,倾听金融扶贫故事。

  本期推出卢氏、原阳、陕州、登封四地扶贫典型案例,带你真实感受扶贫工作中那些笑、眼泪和感动。

  

卢氏篇

卢氏扶贫“出新招”全国首创金融扶贫大数据平台

  群山环绕下的卢氏县看起来美丽又宁静,平静之下,卢氏县也不断带来惊喜,全国首创金融扶贫大数据平台、特惠金融到普惠金融的率先转变、首单政银保落地……金融扶贫正在这片土地上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科技助力扶贫,金融扶贫大数据平台全国首创

  

  在金融扶贫方面,卢氏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这次又在全国首创金融扶贫大数据平台,包括金融服务、信用评价、风险防控、产业支撑等四大科技系统。

  通过该套科技系统可以对金融扶贫工作起到多方促进作用。如网上申请,避免农户多家银行申请贷款资源浪费;实现扶贫信息统计和查询,提高申贷效率,保证农户四个工作日以内贷到款;实现无纸化办公,推进金融扶贫信息化建设等。

  据县金融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该系统对农户进行全方位信息采集,建立覆盖全县的信用信息大数据库,采集农户8.87万户,采集率96.5%(贫困户2.36万户,采集率达96.8%),系统评级为A级及以上农户7.51万户,有信率达84.58%(其中贫困户授信2.05万户,有信率为86.65%),并对信息实行及时更新、定期更新和全面更新,使其准确可信。

  为每个农户建立信用档案,根据不同的分值划分为4个等级,分别给予5万至20万元纯信用额度。

  此外,全面开展中小企业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评级授信工作,截至目前共完成评审686家,其中企业75家,合作社611家。根据不同的分值划分为3个等级,分别给予100万至1000万元以上授信额度。

  

从特惠到普惠,首单政银保项目落地

  卢氏长期与各类金融机构进行深化合作,对金融扶贫的操作理念进行了精准应用。

  在银行方面,农商、邮储率先办理扶贫贷款业务,村镇、农行、中原银行踊跃加入,工行、建行、中行也在积极跟进。2017年,卢氏农商行扶贫贷款占全县总额的90%,其投放增速也从全省的百名之后跃升至第五名,跻身全省农信社系统两家扶贫先进单位行列。

  另外,卢氏县政府积极与国开行等政策性银行深度合作,融资超过30亿元;与中原农险开展特色农业互助保险;与湘财证券合作,引进培育上市企业;引入国投创益等各类基金投入脱贫产业,已落地3.65亿元。

  据了解,2017年至今,卢氏全县新增扶贫贷款12.1亿元,是2016年底8818万元的13.7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799户、贷款41519万元,贫困户户贷率54.4%;合作社124家、贷款40239万元;龙头企业23家、贷款39230万元。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共带动贫困户7458户。

  5月24日,卢氏县政府与中国人保财险合作的首单政银保项目落地,这是卢氏县金融扶贫创新的再次展现。

  政银保模式则是政府出资为农户贷款购买保险,保险公司提供担保,银行发放贷款,如果产生违约行为,由政府、银行、保险公司三方按照2∶3∶5的比例共担风险。这样的模式能够有效降低三方风险,提高银行放款积极性。

  政银保项目落地,对于贫困户和非贫困户消除政策差异,也意味着卢氏突破性地由特惠金融向普惠金融转变。

  在保险扶贫方面,2016年9月以后,由政府出资为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统一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一旦发生意外,能够对信贷资金进行有效补充。

  另外,保险公司针对农业细化发展了养殖业保险及种植业保险,无论贫困户还是非贫困户均由政府统一引导购买且财政补贴80%,切实发挥保险的造血功能。

  卢氏县致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结合,提升产业水平,产业投资主体快速增加。金融扶贫呈现了强劲的撬动、放大与聚合效应,各地150余家企业纷纷到卢氏考察对接,已有20家落地建设,总投资额超过50亿元。

  

原阳篇

银行与新三板企业联手发力300个贫困户实现创收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原阳县扶贫工作的开展理念,作为省级贫困县,原阳县通过政银企全面协作,让数位贫困户在工作岗位上通过劳动实现价值,在“百企万户”产业扶贫工程扶贫思路引导下,原阳县实现了万户增收的扶贫成绩。

  

一家新三板企业帮助300个贫困户创收
进入新三板挂牌企业、河南中瀛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瀛包装”)的厂区,抬眼看去最醒目的是“原阳县产业扶贫基地”几个大字。

  

  “我在这里干装卸工,计件的,多劳多得,最多的时候一个月能拿3000多元呢!”中瀛包装职工、50岁的朱玉红看起来有些瘦削,但精气神很好。

  朱玉红的家中,上有年迈病弱的老母,下有三个尚在稚龄的孩子,最大的孩子今年才刚刚十岁,生活负担颇重。朱玉红想外出打工补贴家用,却没有办法离家太远,几年前一度举步维艰。

  不过,自从两年前在中瀛包装工作以后,朱玉红的生活难题都迎刃而解了——不仅工资可观、足够花销,还能够留在家中照顾老母亲和孩子。“我准备在这里一直干下去,攒攒钱盖个房子。”朱玉红说。

  在中瀛包装,目前有大约300个和朱玉红类似的贫困户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

  扶贫带贫从来不是“赔本赚吆喝”,有效合作对于带贫企业和贫困户来说是一件双赢之举。

  中瀛包装总经理助理张志华说:“依托国家金融扶贫政策,以及原阳县‘百企万户’产业扶贫工程的平台政策,每个贫困户有5万的贷款额度。我们去年带贫200户,通过原阳农商银行享受了政府贴息贷款1000万,有了这1000万,我们企业添置新设备扩大产能,提高销售产量,今年就新带动100户贫困户脱贫。贫困户们除了劳动所得,我们还给每人每月提供300元公益岗位工资,100元叠加金融扶贫专项岗位工资,让贫困户直接受益。”

  如今,“百企万户”产业扶贫工程的成效在原阳县已经初步显现。

  

创新“扶贫再贷款+银行+企业+贫困户”模式

  据了解,截至2018年5月底,原阳县金融扶贫贷款余额26093.4万元,其中今年新增16287.6万元,带动贫困户6542户,获贷率为80.36%。

  其中,原阳农商银行各项扶贫贷款余额15064万元,带动3015户,11235名贫困户增加收入,逐步脱贫,两年来累放21306万元,为县域金融扶贫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金融扶贫主力军,原阳农商银行不仅是贷款额度提升,在审批效率上也极为注重为带贫企业节约时间成本。

  “我们现在是效率提高,利率降低;额度提高,门槛降低。所有涉及扶贫的项目只要资料齐全立即开会绝不过夜,以往贷款仅评估都需要一个月,现在十天就可以让企业拿到贷款。”原阳农商银行行长张光伟对目前的扶贫贷款审批状态进行了详细介绍。

  原阳农商银行董事长陶涛说,“目前,我们研发有脱贫助力贷、金燕扶贫贷、产业扶贫贷等金融精准扶贫信贷产品,探索出‘扶贫再贷款+农商银行+扶贫企业+贫困户’的‘3+1’金融帮扶模式,下一步,我们计划再拿出5000万元扶贫贷款资金,让更多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致富。”

陕州篇 先富带后富“1+1”扶贫模式创新怎样结合自身实际特点创新模式引领脱贫,是许多地区需要面对的问题,而在陕州,就有一种新的扶贫模式生根发芽,结出扶贫之花。先富带后富,“1+1”扶贫模式细化帮扶“我们陕州区是一个非贫困区,在卢氏学习回来以后,结合自己情况进行了扶贫模式创新,现在重点推广‘1+1’扶贫模式,让先富带后富。”陕州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解释了扶贫模式创新的初衷。“1+1”扶贫模式,是指实施非贫困户带贫,非贫困户变成了贷款主体,享受区财政贴息扶持相关政策,带动一个贫困户增加收入、增强致富能力。陕州区主要通过乡村党组织“牵线搭桥”、自由结合等方式,引导非贫困户与贫困户强弱搭配共同发展。具体实行两种不同帮扶模式和收益模式:一种是深度贫困有分红。对丧失劳动能力的深度贫困户,实行“分红制”,致富带头人按照每年不低于贷款总额4%的标准向所带贫困户分红。目前参与分红的有1307户,年固定分红2000元以上。另一种是针对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行“打工赚钱制”。致富带头人至少带动贫困户中一名劳动力就业,所带贫困户年累计打工不低于四个月,年保底收入不低于7000元,并根据贷款数额、务工时间不同,多劳多得。据统计,目前陕州打工赚钱的贫困户有1582户。张汴乡西王村村民王海蛟和阴陶然就是“1+1”扶贫模式下的典型例子。王海蛟有两个果蔬大棚,一般只要不是农忙的时候,阴陶然就在果蔬大棚给王海蛟打工。当然,“1+1”扶贫模式对于带贫人来说,也有诸多益处。王海蛟通过带贫获得了为期三年的5万免息贷款,原来他只有一个果蔬大棚,净利润两三万,一年下来很难有结余,贷款以后王海蛟新建了一个大棚,净利润也翻了番,自己的小日子也更加红火起来。只需一张表,三个工作日完成贷款审批许多贫困户对贷款误解颇深,不愿意贷款,害怕越贷越贫,因此,陕州农商银行担起了宣传的重任。“每个乡我们都至少选两个村进行现场讲解,推行两三个月才完成这项工作。现在我们在每个村都配有一个客户经理,每周至少一个村去两次,及时解答农户疑惑,及时提供贷款服务。”陕州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不仅宣传到位,让农户们对扶贫贷款政策深入理解,打从心底接受使用,陕州农商银行办理贷款的效率也非常高。针对农户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低、贷款资料填写不便等问题,陕州农商银行率先进行了工作方法改进,将五张审批表压缩为一张,所有扶贫贷款资料全部简化,大大提高办贷效率,三个工作日就能完成贷款审批。之后,该扶贫贷款资料采集模式成为陕州全区金融扶贫统一标准。得益于此,截至目前,陕州区非贫困户与贫困户共结对2889对,累计办理贷款1.54亿元。而有了金融扶贫政策的支持,一大批产业项目纷纷落地。截至目前,新发展果树1.2万亩,中药材3万亩,蔬菜大棚1510个,食用菌大棚425个,养殖家畜26000余头、家禽20余万只,一村一品或多村一品,产业连接成片规模可观。登封篇挑大梁走前头登封市农商银行打造“母牛银行”特色扶贫

  6月的晌午太阳正毒,烈日之下登封市农商银行行长秦静向贫困户细细询问着家中近况,关心着扶贫进展。

  “我告诉我们行里的人,要带着感情去扶贫,我们农商行在金融扶贫工作中就是六个字,挑大梁、走前头!”这位女行长,带领着登封农商行全员,在脱贫攻坚战中奔忙在田间地头,言谈中透着对扶贫的认真劲儿。

  

特色“母牛银行”“富牛贷”精准惠及贫困户

  登封农商银行石道乡支行门口挂着一个“石道乡精准产业扶贫母牛银行”的牌子,这是登封市政府和农商行不遗余力全员投身扶贫的见证。

  石道乡是登封市昔日出名的贫困乡,分布着全登封市三分之一的贫困户,为解决石道乡脱贫难题,当地政府依据石道乡传统肉牛养殖及加工优势发展养牛产业,与农商银行合作建立“母牛银行”。

  农商银行根据养牛户需求精心设计“富牛贷”产品,为贫困户提供扶贫贷款,政府全额贴息。此外,乡政府投入400万风险担保基金,循环使用,集中采购优质种牛,避免了农户自行购买买到劣质牛造成损失。据了解,目前已通过此种模式成功运作三批母牛,获得贫困户们交口称赞。

  据了解,截至2018年5月底,登封市共发放金融扶贫贷款9975.32万元、带动贫困户2158户,累计扶贫小额信贷覆盖率达29.63%,全部由登封农商银行发放。

  

金融支持龙头企业,创新模式带动产业扶贫

  银行提供资金、贫困户参与生产、企业负责技术和销售,这一扶贫合作模式在登封开花结果。

  河南三木绿源畜牧养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木公司”)成立于2002年,位于登封市大金店镇龙尾沟村,主要经营种植,羊养殖,羊肉、预包装食品的销售。2007年至今,一直被评定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2014 年被河南省政府列为全省重点发展的五家肉羊产业集群之一。

  通过前期调查,登封市农商银行确定了与三木公司深入合作“企业+贫困户+银行”三位一体的扶贫模式。即通过与贫困户、乡扶贫办签订带贫协议,以资金入股、带动就业的方式带动贫困户脱贫。

  截至目前,登封市农商银行向其发放产业扶贫贷款1000万元,带动贫困户200户,带动贫困人口630人。

  登封市农商银行对三木公司提供大力支持、助力其发挥扶贫效益的行动不止于此。

  “我们三木公司因为制作饲料需求,每年都会收购农户的玉米秸秆、花生秧等季节性农作物废弃物约5万吨,因此短期内会需要大量资金,登封农商行了解到情况以后,为我们量身打造了季节性收储贷款,让我们的收购可以顺利进行,更重要的是能够惠及农户,最终能使农户增收951万元。”三木公司副总经理杨亚东对此深有体会。

  现如今,登封市农商银行与三木公司合作继续深化,双方经过4个月反复商讨,探索打造“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新型扶贫形式,前期产业扶贫贷款也将于近期投放。

  杨亚东对此做了详细介绍,农户自发组建合作社,之后由三木公司为其统一提供担保,登封市农商银行按照基准利率上浮10%发放贷款,合作社拿到贷款后,向三木公司购买优质种羊以及租赁专业化羊舍进行生产,三木公司则免费提供养殖技术指导和防疫服务,待羔羊达到公司要求后,三木企业以高于市场价5%~10%回收,据粗略估算,10~15人的合作社通过该种模式一年净利润可达10万~15万,即为人均每年约1万元的收益。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