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物种现身河南,来看世界上最小的鸭类棉凫高清美图

2018年07月01日17:44

来源:大河网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慧 文/图

  记者7月1日获悉,在我省淮滨淮南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6月23日欣喜地监测到一种罕见水鸟——棉凫。

  河南省鸟类专家、郑州师范学院教授李长看介绍,棉凫在我国数量稀少,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据资料记载,这种濒危鸟类在河南分布广泛,但确实比较罕见,黄河流域有零星记录。

  棉凫属于鸭科中体长最瘦小的水鸭,被称为世界上最小的鸭类。这种水鸟较为胆小,常成对或成几只至二十多只的小群活动。受惊时能立刻从水上冲出飞起,起飞快而灵活。

  它主要以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的嫩芽、嫩叶、根等为食,也吃水生昆虫、蠕虫、蜗牛、软体动物、甲壳类和小鱼等。觅食活动在白天,常在水面和岸边浅水处觅食,很少潜水捕食。

  棉凫在淮滨属于夏候鸟,对水质要求比较高。淮滨县林业局局长彭大国介绍,此次在保护区共监测到4只棉凫,刷新了淮滨淮南湿地鸟类种群分布记录。

  淮滨淮南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淮河中上游,淮滨县南部,主要包括淮河及其支流白露河、乌龙河、兔子湖、方家湖、祁湖、红旗水库等水域及其沿线低洼滩涂地、草甸地。保护区又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具有多方交汇、南北兼容并存的特色,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中华秋沙鸭曾在保护区出现。

  彭大国说,秋冬季候鸟迁徙时,冬候鸟像大雁、天鹅等由北方往南迁来这里,夏季时又迎来从南方飞来的水雉等夏候鸟。“通过建立保护站,植树种草,治污拆违,保护区这几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鸟儿更是越聚越多,光我拍到的鸟儿种类就达181种,吸引了很多影友、鸟友、游人前来。”


编辑:贺心群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

推荐阅读

服务器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