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更多人才心无旁骛地投身科学

2018年07月18日09:10

来源:人民网

原标题:吸引更多人才心无旁骛地投身科学

  胡宇齐

  今天的中国,缺少科学家吗?答案也许是不。历经数十年辛勤耕耘、猛追苦赶,我们已在世界主要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并在部分领域成为“领跑者”。然而,若转换观察标尺,就会领会大师之问的另一重深意。相较于世界一流的创新强国,我们还有不少短板。特别是在核心技术攻坚上,受制于人的状况大量存在。

  “是不是有这个现象?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到底重要不重要,值不值得去研究?”在日前清华大学物理系“拔尖人才培养论坛”上,96岁的杨振宁院士就“中国培养一流科学家不太成功”的问题连发三问,引人深思。

  在此之前,就有著名的钱学森之问。2005年,缠绵病榻的钱老对中央领导同志恳切直言,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将影响中国长远发展。这份担忧被归纳成振聋发聩的一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一位是“抵得上5个师兵力”的“中国导弹之父”,一位是年纪轻轻就拿下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人翘楚,相去十余年,两位大师之问却异曲同工,聚焦中国顶尖人才的培养,其重要性与紧迫性不言而喻。

  今天的中国,缺少科学家吗?答案也许是不。这十余年间,中国科技领域的亮眼成绩为世界瞩目:“天眼”探空、神舟飞天、墨子“传信”、北斗组网、超算“发威”……不久前发布的“2018自然指数年度榜单”显示,中国在高质量科研产出方面保持快速上升势头。历经数十年辛勤耕耘、猛追苦赶,我们已在世界主要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并在部分领域成为“领跑者”。科技创新盛果期的到来,不可能离开庞大的科技人才队伍,不可能离开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重视投入。单以累累硕果来看,中国恐怕并不缺少包括科学家在内的顶尖人才。

  然而,若转换观察标尺,就会领会大师之问的另一重深意。中国如今的科技成就与人才储备,较之往昔确实发生天翻地覆之变;但相较于世界一流的创新强国,我们还有不少短板。特别是在核心技术攻坚上,受制于人的状况大量存在。近期备受关注的“中芯”之困充分说明,卡脖子的危险尚未离我们远去,与弯道超车的紧迫任务相比,与重回世界舞台中央的大国地位相比,与走向民族复兴的百年宏愿相比,我们还需要更多一流科学家夯实创新型国家的底座。只有培养更多杰出人才,在被卡脖子的地方下功夫、在关键领域啃硬骨头,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赢得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在这个意义上,两位大师穿越时空、前后相续的发问值得深思。

  如何培养一流科学家?关键是要提供有利于人才成长的阳光雨露。钱老此前曾感叹,我们国家“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多年来,循着钱老的思考,我们在涵养人才成长环境方面坚定探索,剑指科研领域突出问题,从顶层设计绘制科技体制改革蓝图,于细微处消解让科研人员挠头的“糟心事”,将实际红利放到科研人员手心里,科研生态日益向好。面对“把科学家逼成会计”的“报销难”,科研经费管理不断“松绑”;着眼“青椒”难获项目资助的困境,优质资源不断倾斜;直面研究成果被“束之高阁”的情况,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面向未来,科研体制仍需持续优化,与时俱进,砍掉繁文缛节、扫除创新障碍,方能吸引更多人才心无旁骛地投身科学、以此为乐。

  从更深层次审视,一流科学家往往成长于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这些领域的人才储备是否厚实,直接决定着国家原始创新的动力和活力。纵观历史,许多世界级大师,都在基础学科方面有着深厚功力;而许多颠覆性的技术创新,都来源于基础学科的重大突破。但事实上,这片至关重要的领域,也是最难攻克的领域。投身于此,不仅意味着旷日持久的艰苦付出,更意味着难以短时取得成果的现实考验。有学者观察到,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人类基础科学研究鲜有喝彩和掌声,科技人员的关注点多在基于以往基础科学研究成果的技术应用和开发。当此之时,更需要大力投入基础科学,去关心那些“坐冷板凳”的人,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支持他们“十年磨剑”。

  古语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一流科学家更非朝夕之功。在这个知识当道、科技争锋的时代,在这个各学科大厦已然成型、研究空白渐少的年代,诞生一流科学家的难度其实在增大。面对这项艰难且持久的课题,尤其急不得、也急不来。默默耕耘,静待花开,不断夯实基础科学研究的“土壤”,不断优化科研攻关的环境,我们脚下这块充满生机活力的“希望之地”,一定会成长出更多的一流科学家,支撑起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编辑:林辉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