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县王称堌镇:“水经济”引领“潮流”

2018年08月14日04:45

来源:大河网

  收获鱼儿,更是收获美好的未来

  大河网讯(河南日报记者王映本报通讯员张晓静程正锋)

  8月12日清晨5时,濮阳县王称堌镇辛庄村的农田里,人未动,鱼先醒。

  纵横交错的田垄在大地上“画”出整齐的“方块”,“填充”的是一片片晶莹明澈的鱼塘。肥美的鱼回鱼、鲤鱼、草鱼、鸭嘴鲟欢快地游弋其中,有些心急的早早在水面探头探脑,等待“开饭”。

  “‘种’鱼,俺之前想都没想过!”村民王聚山说,他家有5亩地,打他记事起就一直种的是小麦、大豆;现在,他将土地流转出去,自己则从农民“变身”为饲养员。

  “水经济”,引领王称堌镇当下的“潮流”。去年3月起,王称堌镇高标准打造万亩水产养殖示范园项目,从北京聘请专家编制总体规划,先后引进郑州、江苏等地的专业水产养殖公司,一期投资7000余万元建成水产种养面积2000余亩,已成为豫北最大的水产养殖基地,预计年产值8000多万元,净利润1000多万元。通过该项目示范影响,可带动全镇7500余亩村周边废弃坑塘高效利用,进而引领全镇水产主导产业发展,真正发挥黄河水资源优势,创建黄河水产品牌。

  “早先村里说要建鱼塘,俺根本不看好。之前也流转过土地,但每亩只能拿300块钱,甚至80块钱。”王聚山的“悲观”,根源在盐碱地的贫瘠。王称堌镇地处黄河滩区,东北部地势低洼,废弃坑塘遍布。“咱这地太差,得看天吃饭。种小麦一年收个六七百斤算好的,也就挣1000多块钱。最怕忙活大半年,一场大雨过来,淹得不剩啥。”王聚山说。

  可让他意外的是,这次流转的土地,每亩居然能拿到800元。盐碱地咋恁值钱?“建鱼塘时,地挖了没多深,水就冒出来。如鱼得水,给我们节省不少成本。”吕士军是养殖公司派驻的负责人,有丰富经验的他一眼就相中王称堌镇的背河洼地,“在这里建鱼塘不仅不怕渗水,还能引黄河水。更重要的是,郑州、开封等沿黄河地带的水产养殖已经很成熟,濮阳却是亟待开发的空白市场,潜力巨大。”

  “种啥啥不行”的荒地、洼地,如今也为当地群众添了“用武之地”。

  “一到月底就有2000多块钱的工资,心里挺得劲!”辛庄村贫困户王电峰当饲养员才两个月,已把鱼苗们看成“自家娃”,“每天早中晚固定时间喂三顿饭,每顿得往机器里添两回料;这个鱼塘里是小鱼,一天吃240斤料;那边的鱼大,一顿吃160斤料……”

  王电峰的老伴因病常年需要人照顾,不能外出务工的他过去只能靠几亩地和打零工维持生计。“说是饲养员,也就是搬搬饲料,把饲料放喂食的机器里。”有了固定工作,王电峰的生活也有了盼头,“这活简单好上手,俺能干,更能干好!”

  像王电峰这样的受益贫困户还有很多。据王称堌镇党委书记王相卿介绍,除土地流转、就业等带贫模式外,王称堌镇“水经济”还带动720户贫困户,每户投入到户增收资金8000元作股金,从今年起的3年内每年保底分红3000元。同时,随着废弃坑塘改造进程的推进,“党建+扶贫+水产”的带贫模式崭露头角。

  “这个坑大概12亩,按每平方米下175尾到200尾鱼计算,平均一亩地就产鱼5000斤!”贫困户陈钦力高兴地算起“脱贫账”:由党组织带领贫困户承包改造后的坑塘,金融扶贫贷款和到户增收资金可用于投资鱼苗及饲料,龙头公司还提供精准的技术指导,脱贫致富有盼头了。

  “‘鱼生财,水转运’,老话说得一点不错!到时候,鱼‘游’到全国各地,咱贫困户却在家门口就能当老板!”关于未来,陈钦力信心满满。

编辑:臧小景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