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4位学子被保送清华北大,只因会剖鱼?误会大了!人家是真“学霸”

2018年08月30日10:45

来源:河南日报

  郑州外国语学校学生赛后和指导老师合影。赵军浩摄

  □本报记者周晓荷

  “50名高中生成功解剖鲫鱼,进清华北大”。8月21日,这样一条消息登上了微博热搜榜,刷遍朋友圈。

  原来,这50名高中学生,是第27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前50名金牌获得者,直接拿到了清华、北大的“金钥匙”。“杀一条鱼就能进了清华北大,只是调侃罢了;这些学生都具备非常出色的学科素养和动手能力。”郑州外国语学校生物竞赛辅导老师邹等说。

  回顾

  一条鲫鱼让生物学竞赛成“网红考试”

  本届竞赛有来自全国各地240名选手参加,最终决出金牌72名、银牌72名、铜牌96名。我省8名选手获6金2银,其中郑州外国语学校获6金1银。

  根据教育部门相关规定,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成员具备高校保送资格,而生物学竞赛的前50名选手将进入国家集训队,顺利成为清华北大生。郑外4名学生位列前50名,2人被保送至北京大学,2人被保送至清华大学。

  这场全国中学生生物学最高级别的赛事,因为考试项目之一是解剖鲫鱼,被冠上“成功解剖鲫鱼,进清华北大”这一自带“流量”的标题,迅速蹿红。

  求证

  此“杀”非彼“杀”没那么简单

  据邹等介绍,生物竞赛分理论和实验两部分,各占50%,其中实验部分包括四个大项目,动物生物学只是其中之一,解剖鲫鱼又是动物生物学三道题目之一。

  “虽然占的比重不大,但对顶尖选手来说,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对成绩产生较大影响。”邹等说,“而且以往动物生物学实验所解剖的多是‘不见血’的无脊椎动物,如蜜蜂、田螺等,这次解剖鲫鱼给学生带来一定挑战,给他们的时间最多也就40分钟。”

  “一开始闻到腥味,进考场看到一条鲫鱼摆在桌上。”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二学生孟昱回忆,“一边用所学知识对鱼的结构进行分析,一边观察题目随机应变,题目还要求将鱼类肌肉和所取骨骼完全剥离,跟平时杀鱼肯定不一样,需要很高的解剖素养。”

  这样看是不是有点难?那再看看人家的理论试卷。邹等介绍,理论试题103题,26页,单多选混排,题目主要以SCI论文为背景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综合应用能力,远超普通高中生物课本的范围。

  点评

  名校无捷径学以致用是关键

  “中学生五大学科竞赛是选拔拔尖创新人才特别重要的方式。生物学竞赛培养的是对生物感兴趣,对文化课学习学有余力的优秀生。”邹等说,这些学生既要学好文化课,还要提前学习大学生物学本科主干课程,进行实验能力的培养;他们学科素养高,进入大学后可以直接进入相关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能进名校没有捷径,全凭自己本事。

  “‘解剖鲫鱼’这道题目只是载体。”郑州外国语学校生物竞赛负责人杨德宝说,它考察学生的不是“杀鱼技巧”,而是基于学科素养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观察和动手能力。死记硬背已经难以适应高考和个人长期发展需要,如何学以致用,值得每个老师和学生深思。③8

  网友热议

  网友“溪边小橘”:杀鱼我也会啊,但要挑出肌肉和骨骼就很难了,膜拜大牛们!

  网友“佛系理工男”:戏谑的标题说实话把竞赛生付出的努力忽视了,让不明真相的人认为就是杀杀鲫鱼这么简单。

  网友“逐夢的孩紙”:能代表学校去参加这种比赛也是有上清华北大的实力吧!

编辑:臧小景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