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起孩子们走出大山的希望——探访伏牛山里好老师张玉滚

2018年09月06日07:33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在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伏牛山区,有一位普通的小学校长,坚守大山深处17年,只为干好一件事——挑起山村孩子走出大山的希望。他就是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80后”教师张玉滚。

  “都走了,孩子们咋办?”

  从镇平县城出发,向西北沿着盘山公路到达海拔1600多米的尖顶山头,向下望去,山谷里的一片平地上,一面五星红旗高高飘扬,那里就是张玉滚所在的黑虎庙小学。

  作为一名“80后”,张玉滚显得沧桑许多。一米六几的个头,穿着一件皱巴巴的黑色西装,风华正茂的年纪鬓角却已斑白。尽管眼角布满皱纹,可只要提起孩子,提起学校,他的眼中总是充满了光亮。

  黑虎庙村是镇平县的深度贫困村,这里位置偏僻,直到2017年冬天才通了不定时的公交车,许多老师都不愿到这里任教。

  “外面的老师进不来,咱自己培养的学生留不下,都走了,山里的孩子咋办?”老校长吴龙奇的一番话让张玉滚陷入了深思。于是,从南阳第二师范学校毕业后,他说服了父母,留在了黑虎庙小学。

  面对微薄的工资、艰苦的环境,张玉滚也曾犹豫过。“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孩子。都走了,孩子们咋办?”如今,家长们提起他,总会激动地说:“玉滚来了,我们的孩子就有希望了。”

  “看着学生走出大山,值!”

  2001年到2006年的5年间,靠着一根从老校长手中接过的扁担,张玉滚从大山外为孩子们挑来学习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们走出大山的希望。

  有年冬天,山路湿滑难行。眼看就要开学了,孩子们的书本还在高丘镇。于是,张玉滚和另一名老师扛上扁担凌晨出发,一步一滑地赶到镇上。稍作休息,他俩又赶紧挑着几十公斤重的教材、作业本往回走。到学校时,两人几乎成了“泥人”,书本却被保护得干干净净。

  2006年,山里通了水泥路,孩子们的课本、生活用品便由张玉滚骑摩托车带回来。多年来,他骑坏了4辆摩托车,轮胎更换的次数更是数不清。

  山里的孩子,父母外出打工者居多,张玉滚把学生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接送留守学生也成了家常便饭。“多年来,我们村没有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家距学校较远的学生,他就说服学生家长,让学生和他同吃同住。并用自己微薄的收入,资助了300余名学生。”黑虎庙村党支部书记韩新焕说。

  “看着自己教的学生走出大山,我就觉得值。”这是支撑张玉滚坚持下来的信念,张玉滚任教前,黑虎庙村只有一个大学生,如今已有16名大学生。

  “只要孩子在,学校就在。”

  由于学校师资力量不足,张玉滚便把自己磨炼成了“全能型”教师。学校现有75名学生,张玉滚既是校长,同时还担任着数学、英语、品德社会、科学四门学科的教学工作。

  “千方百计上好每一节课。”这是张玉滚给自己定下的铁的纪律。数学课上,他和孩子们一起制作教具;语文教学中,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思考和练习;科学课上,他培养他们好奇、探究和充满想象力的心……

  17年的艰苦磨炼,练就了张玉滚“过硬”的技能:手持教鞭能上课,拿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

  受张玉滚的影响和感召,4名退休教师决定返回山里继续教书,张玉滚曾经的学生张磊也在外出上学毕业后回到黑虎庙小学,并选择留了下来。

  “只要孩子在,学校就在。”这是采访中,老师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在偏远的山村,每一所学校、每一个老师,都像星星之火。记者回程途中,在山顶俯瞰,山谷中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仿佛跳动的火焰,在风中永不熄灭……

  (据新华社郑州9月5日电)


编辑:史海山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