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剧也能长知识:清宫大戏火爆 追剧攻略奉上

2018年09月18日07:39

来源:大河网

点翠饰品

壁瓶

清代外销瓷碗欧洲后加铜饰改制香薰

清代压襟故宫博物院藏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王惟一(图片来自网络)

  近段时间,《延禧攻略》《如懿传》等宫廷剧火爆荧屏,引发一股追剧热。“大猪蹄子”乾隆,“白月光”皇后娘娘,怼天怼地的“社会你魏姐”,都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剧中的道具陈设、服装首饰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点翠、压襟、壁瓶……这些带有时代特色的物品,件件都有讲究,来看看吧——

  点翠:纯净之蓝

  《如懿传》的宣传海报上,周迅饰演的如懿戴着一套点翠的头饰和耳饰,纯净的蓝色美得令人惊叹,秒杀“蒂芙尼蓝”。

  点翠是一种传统的首饰制作工艺,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发展到了顶峰。“翠”是指翠鸟的羽毛,“点翠”的大致流程是先用金属制成底托,再把翠鸟的羽毛用骨胶等粘贴在金属底托上,最后在周围镶嵌宝石,便完成了一件点翠首饰。翠羽根据部位和工艺的不同,可以呈现出蕉月、湖色、深藏青等不同色彩,加之鸟羽的自然纹理和光泽,使整件首饰美丽而灵动。

  点翠在清代一度是宫廷贵族专属的饰品,到了清末民初,民间富家小姐的嫁妆里也开始出现点翠。

  压襟:我不是手串

  前段时间追《延禧攻略》时,记者看到一条弹幕:“魏璎珞不好好戴手串,挂在胸口干啥?怪怪的。”其实,这不是手串,而叫“压襟”,是古代女性挂在胸前的配饰,既可装饰,又能固定衣襟。

  压襟据说在唐代就已出现,明清时期最为流行,材质丰富,有水晶、碧玺、翡翠、白玉、珍珠、黄金等。慈禧太后留下的很多照片里都戴着压襟;清孝贞显皇后的画像里,也有压襟的身影。

  壁瓶:天生只有一半

  后妃们喜欢在装饰上下功夫,身为“盖章狂魔·弹幕教主·皇家文物局管理员·小吃冠名专业户·赝品收藏家”的乾隆则喜欢玩各种瓷器。

  在《延禧攻略》的很多场景中,都可以看到墙上挂着一种有趣的瓷器——壁瓶,也叫“轿瓶”,靠墙的一面是平的,看起来像是完整的瓶子被砍掉了一半。这种瓶子出现于明代,颇受乾隆喜爱,故宫养心殿三希堂的墙上就挂了14只壁瓶。

  外销瓷:剧里的小BUG

  眼尖的观众在《如懿传》发现,皇宫里竟然摆着一些明显是外销瓷风格的瓷器,绘有西洋风格纹饰,有的还经过改造增加了黄铜配件。那么问题来了——清代皇宫会使用这些外销瓷吗?

  明清时期是中国瓷器出口的黄金期,外销瓷产量非常大。以“广彩”、青花、粉彩等品种为主。这些出口外销的瓷器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画面繁复、满,颜色浓烈鲜艳,器型上则追求大件,如法国凡尔赛宫陈列的高达1米的康熙五彩花觚;有些外国人还会自己改造瓷器,加上西式黄铜底座、包边等,使之显得更华贵。“中西合璧”的外销瓷见证着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外销瓷一般由民窑烧造,风格与清代宫廷使用的官窑瓷器大不相同,因此在乾隆时期的皇宫见到这些外销瓷几乎是不可能的,算是剧里的一个小bug吧!

编辑:张馨予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